返回旧版

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共性关系

  田志光2023-11-08

  一、黄河文化的概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相互作用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地的地域文化。黄河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后孕育了诸子百家学、两汉经学、玄学、佛学、宋明理学等,在不同的地域建立了不同的文化。如甘肃河湟文化、山西三晋文化、陕西关中文化、河南河洛文化、山东齐鲁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作为国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具有主体性、连续性、包容性、和谐性的特征。

  二、黄河文化的定位

  从根上讲,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作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的历史活动舞台在黄河流域;夏代之前的万邦时代,颛顼、尧舜禹的邦国联盟,也形成于黄河流域。夏、商、西周三代王朝国家乃至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国都几乎都建于黄河流域。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崇高地位,从盘古开天地、燧人取火、女娲造人、三皇五帝到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新石器时期文化,再从夏朝到宋代,黄河流域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3000多年,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安阳等五大古都。所以,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象征。

  从魂上讲,黄河文化包括这样几种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黄河孕育出农业文明,注重生态保护天人和谐精神;自西周以来,敬德保民的人文精神;汉唐以后儒释道兼容、中外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始于隋唐,为知识分子和天下贤能之士提供平台的科举制度公平竞争精神;超越时空的仁义礼智信、大同和合的道德精神等。5000年文明连续不绝,与时俱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河文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滋养和历史渊源。

  三、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以河南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黄河文化之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根源性。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其标志为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

  第二,原创性。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构建中发挥了筚路蓝缕的开创作用,无论是元典思想、政治制度构建,还是汉字、商业文明的开始,乃至重大科技文明和中医药的产生,都有中原文明的烙印。

  第三,包容性、兼容性。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胡乐、胡人食品,都融入中原文化之中。比如现在杭州的杭帮菜,其实就是在南宋时传过去的,包括一些方言,现在的浙江杭州方言,其实是河南开封方言,这也是中原文化根源性的体现。

  第四,开放性。中原文化辐射各地,如岭南文化、闽台文化、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通过陆路交通向东西方广泛传播,影响了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所以说,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关联性非常强,非常密切。

  (作者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