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原学之夏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谈起

  李龙2023-11-08

  2021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就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并通报相关情况。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惊艳全世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考古工作也一下从小众冷门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热度爆表。夏文化是中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对夏文化考古与推动中原学研究有颇多的启示。

  一、三星堆新成果带来考古之问

  三星堆新发现给我们呈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物质文明,同时也给我们传统的考古认知和历史学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重新思考。

  第一,中华文明源头问题。三星堆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与中原地区或传统认知的华夏文化核心区的青铜器特征迥异,甚至与两河流域及古埃及青铜文化有类似之处,部分学者和网民据此提出“中华文明西来说”。“西来说”是舶来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部分学者为服务对中国殖民统治而牵强附会而来。夏鼐等前辈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明,中华文明自成体系且包容开放,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吸纳了不同的文明元素。

  第二,“黄河流域中心论”“中原中心论”。三星堆出土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甚至金制品,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超越了中原文明,要淡化“中原文明中心论”,提出“多文明中心论”“文明中心转移论”。“黄河流域中心论”“中原中心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学家夏鼐等根据黄河流域考古发现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了“满天星斗论”,并没有否定中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向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凝聚的发展趋势,其时间临界点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第三,夏文化问题。夏文化探索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研究中至为关键的重大学术问题,也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争鸣最为激烈、最为持久的专题之一。学术界先后提出过“仰韶文化夏文化说”“龙山文化夏文化说”“二里头文化夏文化说”等观点。由于二里头遗址没有发现文字等可以解决夏族属的直接证据,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自然而然地与夏文化联系到一起。谁是夏文化,一时难以定论。但这并不意味夏文化不存在,即使是20世纪疑古派代表人物顾颉刚,怀疑的也是历代文献叠加记载的夏文化内容而不是否认夏的存在。《尚书》《史记》等经典历史文献记载与近百年来考古探索的成果都证明,夏文化探索的核心在中原。至少目前,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面貌相对最接近夏文化的历史真相。

  二、三星堆关注热凸显河南夏文化考古工作短板

  三星堆考古带来的谜团,使得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有了多种不同的解读,无形中对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中原文化软实力形成冲击与挑战。河南各界尤其是历史与考古学界在应对这一问题时暴露了两大工作短板:一是应对缓慢。面对各种质疑的观点,反应迟钝。学术界、媒体甚至政府有关部门没有迅速发声,没有利用现有科研成果讲清辩明中华文明的发展趋势和中原地区的特殊地位。二是话语权缺失。中原地区夏文化研究进展缓慢,缺少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学术话语权不强,对外交流影响力不够。这两大短板值得我们警惕,应该在短时间内加以改善。

  三、三星堆考古给河南夏文化研究的启示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引起的大众关注热说明考古已经不是传统的冷门与小众学科,而是肩负着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及满足大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历史使命。正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所说,考古告诉人们历史,把未知的事情慢慢变成已知。当人们面对未知的历史时,考古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挺身而出,大声释疑,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理性看待考古发现中的阶段性谜团。这也给河南考古研究工作诸多启示:

  一是学术研讨要有新目标。建议举办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讨会,邀请国内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就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进行学术交流,解放思想,百家争鸣,求同存异,讲清楚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工作的现状、瓶颈与挑战,形成共识与建议,共同推进中原学之夏文化相关研究工作。

  二是学术研究要服务社会。新时期的考古新发现会越来越多,阶段性的未知考古课题势必会增加。面对新的与中原地区有关的考古文化现象,学术界、新闻媒体界与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及时跟进。如举行新闻发布会或宣传活动等。学术界要根据考古发现材料讲清史实,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能坐视不理或继续搞学术小圈子,自说自话,孤芳自赏。

  三是夏文化研究要有新进展。河南要加大考古发掘力度,从点到面,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寻找新的夏文化遗址。要加大研究力度,组织科研团队深化二里头夏文化研究,争取早日在前辈的基础上有较大的理论突破,赢得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的话语权,打造中原学特色学科。

  四是科研整合要有大力度。多年来河南夏文化研究进展较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研团队和学术领军人物。要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为核心,整合科研队伍,培养夏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