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共文化的目标是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造文化,乡村公共文化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城市书屋、文化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向乡村延伸,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精准对接农民美好生活需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系,不断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河南省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成就
“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各级政府组织实施了大规模、持续化的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不断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关系、缩小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寻求城乡间共建互促,努力畅通城乡要素自由流通的渠道,密切城乡间人才、资源、文化等有机联系,在互促互融中共建城乡美好生活,不断走向城乡融合发展。
以洛阳市为例,市政府围绕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成果显著,一是实现了两级图书馆、公共文化馆及乡镇、行政村综合文化站全覆盖;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亮点纷呈,“河洛书苑”遍地开花,有效形成了“十五分钟阅读圈”,“河洛欢歌”系列演出活动丰富多彩,覆盖全市城乡,数字文化稳步推进,场馆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文化豫约”平台、百姓文化云,科普中国乡村e站等应用系统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数字化信息;三是县乡两级政府通过标准化建设、均衡化投入、多样化服务、品牌化打造“四化同步”,着力推进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一乡一品”“一乡一特色”要求,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开展“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公共文化发展活力;四是文旅融合发展动能强劲,围绕黄河历史文化、隋唐洛阳城、客家和河洛文化等8个专项,实施“留住河洛乡愁”“非遗驻校”“非遗驻社区”计划,谋划了21项重点任务、1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922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文化公共资源在乡村加快配置,但也出现了与农村居民需求不相匹配、不接地气等现象。
一是文化设施资源配置不接地气。县城的图书馆、文化馆修建的雄伟壮观,但是平时光顾的人并不多,双休日好些,大部分是学生和陪伴学生的家长,农民几乎很少。不少乡镇综合文化中心经常处于关门落锁状态,即使重点镇的综合文化中心开放了多个活动室,但是参加活动的群众很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只建在行政村,许多地方一个行政村包括几个到几十个自然村,基于农村地理地貌特征,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地理距离参差不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半径辐射不到每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依然没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在调查中,不少村民认为自然村没有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即使行政村有书屋,但是由于距离远、图书陈旧,可读的书目少、缺乏桌椅等,书屋的实际使用率也比较低,除了一些家长和学生,平时读者很少,借阅量也不大。
二是文化活动存在结构性供给短缺。农村居民闲暇时间的文娱活动以收看普通电视(不用付费)、网络电视点播、上网娱乐、牌类游戏、唱歌跳舞为主,文化下乡活动的送戏曲、送电影,有些村一年还轮不到一次。调查发现,各类“三下乡”活动,最受欢迎的项目是医疗服务、地方戏曲、实用技术、电器维修、手写春联等。最受诟病的项目是电影、图书、艺术展览等。集体播放电影在当前电视、手机普及的年代,加上播放时间、播放地点以及播放内容的限制,很难吸引到农民去观看;公益培训只有一些排舞、戏曲表演的培训等,整体受众范围较小;艺术展览远离农民实际需求自然成为关注度最低的文化活动。
三是城乡之间存在公共文化数字鸿沟。在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上,农村的数字广播、数字书屋、数字电影放映、网络教育中心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只在个别地区或个别典型村镇零星展开,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还未起步,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文化资源尚处于萌芽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末梢数字化服务资源缺口较大,资源配置不均衡,信息化建设滞后,层次化、个性化与有效性供给不足,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三、原因分析
一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文化事业发展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多,整体投入仍然不足,在投入机制上政府投入占比较大,企业赞助、社会捐助较少,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而政府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需要,制约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仍处于低水平运转阶段。凡是公共文化体系比较完善、文化活动比较丰富的乡村,都有比较强大的集体经济,形成较稳定的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
二是尚未培育基层文化专业人才队伍。调研中发现,乡村文体活动,离不开能够吹拉弹唱的文艺人才,但是农村缺乏的恰恰是这类人才,乡镇缺少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文化站站长,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在数量和能力上普遍不足,有些文化站只配1名文化协管员(或专管员),有的虽有站长但同时兼扶贫第一书记,很难有精力做好文化工作。村文化协管员多为村两委成员兼任,综合素质不高且偏老龄化,难以配合乡镇文化站开展工作。
三是尚未形成文化产品有效的供需对接。农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导致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不足,强调以行政村为单位而非人口规模去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容易造成供过于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村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匹配,有的属于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在供给方向、供给内容等方面没有实现精准对接,无法及时跟上农村居民需求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足不出户便可在手机、网络上获取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或去县城享受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使得一些齐步走的全覆盖设施配置已无必要。
四、对策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需准确把握乡村文化需求的演变发展态势,精准对接农民现实需要,因地制宜地将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科学建设属于农民的美丽乡村。
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财力资源。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各级财政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均衡配置的机制,提升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调整文化事业经费的城乡配置比例,适当向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倾斜,在均衡财政投入总量的同时,也应根据城乡常住人口分布特点,促进城乡人均文化事业经费的均等化和标准化。建立农村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强化“造血功能”,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要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均衡城乡公共文化机构,适当增加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经费与补助投入,拓宽人才培养范围,将民间文化人才等纳入其中,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乡镇基层文化服务岗做到专编专岗、专人专用,对行政村基层文体协管员岗实行季度奖补制,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扶持乡村建立各类文化协会;各乡镇文化站的文艺技能培训项目,要优先培训各基层社区文艺活动热心人士,并指导他们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公众文化活动的参与面,达到“重点培训、遍地开花”的效果。要建立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络,为辖区内具有文艺专长的退休人员、文艺院校学生等发挥特长提供设施和机会。
三要重构村庄公共文化场所。要建设能承载乡村日常活动、体现乡村文化传统的公共文化实体空间。结合村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习惯,应充分整合现有公共空间,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个体需求,集中设置老人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区、卫生室、阅览室、公共卫生间、快递收发点等场所,使空间满足集会、交流、休闲、娱乐、学习等多功能使用要求,强化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以及功能复合性,形成满足现代乡村生活功能的多元服务空间。如村委会可结合“互联网+”,为村民提供手机支付、快递收发、图书阅览、农资销售、票务代售等商业金融业务,由村干部或积极分子带头,策划丰富活动调动村民积极性,从而激活乡村活力。
四要建立数字化平台的供求对接。打造“互联网+文化扶贫”,逐步打通供需双方壁垒,建立文化服务点单平台和科技扶贫信息点单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贫困地区文化资源高效利用和精准配送。一方面,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录入各级地方的各类文化传媒企业、文体团队、政策宣讲团队、文化人才、文化志愿者、非遗项目、文化精品、文化讲座、图书、电影等付费和免费的文化资源,实现各类文化信息能够及时公布,让公众非常容易知悉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由村镇文化协管员对群众需求端口的点单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形成各村文化需求,并在平台服务派送端口进行点单,由相应文化部门安排对接与服务,提升文化扶贫精准度。
五要凸显农村居民主体地位。要提高农村居民对自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乡贤和居民共同努力,复兴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居民对村庄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居民的“共同体意识”,鼓励农村居民自办文化活动,支持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开展秧歌舞、广场舞、赛歌会、踩高跷、舞狮舞龙等传统文化活动,举办象棋、篮球、拔河、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劳动技能比赛,营造文化消费氛围。开展乡村文创集市、农家书市、村民文艺大舞台、地方戏曲节、民俗民艺节等原创性节庆活动,进而增强市场氛围,营造有感染力的文化消费空间。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