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张宏峰2023-11-07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锚定“两个确保”,五年内基本形成一流创新生态,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要素在复杂创新生态环境交互作用下的一种复杂实践活动。而一流创新生态,是创新活动赖以存续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生态保障,是实现“两个确保”的支撑要素。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活跃,创新资源就流向哪个地区,创新活力就会激荡迸发。因此,创新生态构建目前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吸引集聚创新资源的核心举措。

  一、准确把握创新生态的概念和内涵

  创新生态系统源于人类的创新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类比。20世纪90年代,美国硅谷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凸显,学界专家借鉴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分析,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硅谷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将其归结为创设了适宜创新的“热带雨林”式的生态环境。由此,创新生态可以定义为:由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组成,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复杂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共同体。从创新主体看,创新生态系统由许多参与创新的主体组成,包括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风投等,这些主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互动;从创新动力看,物资装备、资金、知识和人才等创新资源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自由快速流动,形成创新动力;从创新环境看,包括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人才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等;从创新网络和产业集群看,科技企业、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和政府等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协同创新网络。

  当前,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将美国经济繁荣和全球经济领导地位,归功于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在美国硅谷这个生态体系中,创新创业主体多样共生、创新要素通畅流动、创新创业文化发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种群、创新群落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激荡。2005年日本发布《创新25战略》,建议国家创新政策着力点是基于“生态系统概念”的创新环境营建。2013年欧盟发布《开放式创新20》,明确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是致力于政府、企业、大学科研、用户四螺旋的欧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随后在《都柏林宣言》发布11项策略。从2011年开始,中国着力构建优良的创新生态系统。首先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创新圆桌会议”提出“创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议题被充分讨论,2012年“浦江创新论坛”将“创新生态”作为会议议题,2012年深圳市提出“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制度条件,就是“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

  二、切实摸清全省创新生态面临的形势和短板

  虽然河南省科技创新呈现全面发力、纵深发展态势,但科技整体实力不强、引领带动能力不足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就目前来看,河南科教资源不发达,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国家的中间位置,仍存在着“重”资源投入、“轻”资源配置的问题。创新生态建设停留在要素的堆砌和拼凑,区域创新中仍存在创新主体间转换困难、部门间资源共享与融合困难、创新内容间集成困难、创新路径间选择困难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科技创新环境不优。《2020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河南省科技创新环境指数为5232.远低于湖北(6626)、安徽(6401)、湖南(5957),居中部六省第5位。

  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够。2020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为1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6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18位,中部地区第5位,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83%、湖北的71%、安徽的719%、湖南的763%;全省财政科技支出2111亿元,居全国第9位,远低于安徽的378亿元、湖北的3193亿元;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为21%,居全国第14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2%、安徽的416%、湖北的529%。

  三是科技创新平台不多。全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比较缺乏,没有985高校和中科院直属机构;国字号的创新平台缺乏,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总数的比重均不超过3%,仅相当于湖北省的一半左右。作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仅安徽合肥市就拥有4个,已成为中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而河南至今还是空白。

  四是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全省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极其匮乏,全省两院院士(河南24人、全国174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河南18人、全国6000人)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37%、003%,和兄弟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湖北共有两院院士80人、国家杰出青年225人,安徽共有两院院士38人、国家杰出青年129人。全省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为4158人年,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23%,占江西省的757%、安徽省的693%、湖北省的706%。

  五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规模小、占比低,远不能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仅为19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仅为99%,明显低于全国的144%。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3855亿元,仅占全国的1%,仅为湖北的161%、安徽的517%。全国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25万余家,而我省仅有4782家,仅占全国总数的21%。全省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51家,其中百亿元以上的仅有12家。

  三、努力优化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战略布局

  河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必须服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华山一条道”,以前瞻30年的眼光、打破常规的创新举措,在高水平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学科、世界前沿课题、重大关键创新成果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体现河南担当,努力在构建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方面走在中部前头、走到全国前列。

  一要明确战略目标。要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全面提升河南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努力把河南建设成为国内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达成目标中坚持“两头抓”,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和对接,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聚力解决创新主体动力活力不足、创新成果市场化转化能力不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深、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加快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二要突出重点环节。一是突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轮驱动”。紧紧围绕“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等基本问题,重塑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强化创新生态的评估和考核,厚植创新文化,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提升全省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二是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的科研攻关模式;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建立一批开放型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引导现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活动”。推动科技与经济、研发与产业、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强度与其利益收入等4个方面深度对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和政策链等无缝链接和有机融合,让创新过程各参与方想创新、能创新、创新有回报。三是突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强化成果导向,弱化头衔导向。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营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四是突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并重。加强对创新创业者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育,全力塑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崭新形象。加大宣传力度,选树一批研发能力强、创新机制活、产业带动明显的科技创新典型,营造全省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良好氛围。

  三要加快步伐节奏。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持续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增强对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充分发挥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作用,系统谋划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工作的方向、重点和关键优先领域,加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工作顶层设计,增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信心。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高成果评价与转移转化成效。四是发挥好国家重要实验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双一流”院所主力军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引导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五是完善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使用评价、服务管理等政策措施,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六是进一步规范科技伦理,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方法,引导科研人员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光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优良环境。

  (作者系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