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挖掘洛阳红色资源 深化爱党爱国教育

  洛阳市社科联课题组2023-11-10

  洛阳是豫西革命老区,又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在革命和建设年代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铸就了红色革命精神,赓续了革命传统。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有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234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博物馆纪念馆(园)、先进事迹展览馆、烈士陵园、伟人雕像、纪念碑、大型国有企业、水利枢纽工程、党史人物故居等。目前,洛阳有国家级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部级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市级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2处。总的来看,洛阳红色革命资源星罗棋布,遍布各个县区,但土地革命时期因洛阳不是全国革命中心而影响不够突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洛阳的红色资源更加丰富,影响更大,这是洛阳红色资源的鲜明特征。

  一、主要红色教育基地及其精神提炼

  (一)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

  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位于瀍河区洛阳机务段内。1921年12月,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游天洋加入中国共产党,与白眉珊等人成立中共洛阳组。中共洛阳组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5个月后成立的,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全国较早的建党基地,河南最早,所以洛阳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建党基地之一。中共洛阳组的成立体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

  (二)红军长征纪念碑

  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位于嵩县木札岭。1934年12月1日,红二十五军长征经过嵩县、栾川县、卢氏县,到达豫陕交界地区,建立了豫陕鄂根据地。红二十五军长征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二十五军将士矢志不渝,浴血奋战,成功到达陕北,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三)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位于老城区贴廓巷35号。1938年10月,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决定设立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作为抗战前哨、红色枢纽。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亲临洛八办指导和布置工作。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在艰苦和危险的环境中,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好地完成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形成和体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四)焦裕禄事迹展览馆

  焦裕禄事迹展览馆位于焦裕禄曾经工作9年的洛阳中信重工(原洛阳矿山机器厂)。2009年3月,习近平同志来河南考察,到洛阳瞻仰焦裕禄铜像,参观焦裕禄事迹展览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弘扬光大在兰考,并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五)洛耐职工怀念习仲勋同志展览馆

  2019年10月17日,中钢耐火公司在洛耐旧址进行了提升改造并主办了“不忘初心,信念永恒——洛耐职工怀念习仲勋同志展览”,使这里成为洛阳市传承红色基因、展示信念力量、不忘勤俭传统的宝贵教育场所。课题组认为应重点学习习仲勋同志“对党忠诚、信念永恒、人民至上、奋斗不息”的宝贵精神。

  (六)汝阳登山村红色教育基地

  登山村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1964年,登山村党支部书记赵春兰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改山治土、造田治水,把原本“山高坡度大,地在墙上挂,旱涝都成灾、要啥没有啥”的山村,变成了“层层梯田连成片,条条水渠绕山转”的秀美画卷,并创造了与“红旗渠精神”齐名的“登山精神”。登山精神内涵丰富,其主要内容有:不能忘却的拼命精神,一切为了群众的为民意识,公私分明的清廉作风。

  (七)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位于涧西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红广场西面,是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农耕及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博物馆。1953年1月,党中央决定筹备中国第一个大型拖拉机制造厂,毛泽东主席亲自确定将其建在洛阳。1958年,毛泽东主席对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亲笔批示:“拖拉机样式和性能要适合我国的气候和地形,并且一定要综合利用,成本要尽可能降低。”1959年10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交付前夕,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厂视察,他语重心长地对工人说:“你们要记着,你们是‘中国的第一’啊!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从此,“三个第一”就成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座右铭和奋斗目标。

  (八)院士的科技报国精神

  洛阳有一批胸怀科技报国之志、长期奋战在科研攻关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为洛阳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陈俊武院士、李俊贤院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体现了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主要有:不忘初心,对党忠诚;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求是创新,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等。

  (九)马海明情系乡村振兴

  马海明是栾川县潭头镇人,在任潭头镇副镇长期间,带领群众历尽千辛万苦,成功开发了重渡沟景区,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马海明的精神风范内容丰富,主要有: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善于谋划、敢闯敢干的担当精神,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等。

  二、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的建议

  (一)深入研究和全面宣传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教育基地

  1921年12月,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在洛阳诞生,河南成为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党在河南的历史从这里开启。要深化陇海铁路大罢工的研究,确立其“在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起点”的地位,深化“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的研究,从历史上和理论上讲清楚其成立的伟大意义,突出其“河南第一”的地位。确立了“陇海铁路大罢工是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起点”,才能提升“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才能确立洛阳是重要建党基地之一的地位。

  (二)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办好洛阳工业干部学院

  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从国防战略安全和工业布局考虑,在共和国早期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确定洛阳为八大工业基地之一,洛阳始终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关心。洛阳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孕育形成了焦裕禄精神等红色精神。如今涧西工业区已经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区,毛泽东主席塑像、工业建筑群等是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红色资源优势,重点办好依托市委党校建立的洛阳工业干部学院,弘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等精神,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省内外国有企业干部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工业史,努力把洛阳国有企业这一名片打出去。

  (三)办好洛耐职工怀念习仲勋同志展览馆

  习仲勋同志先后6次来洛阳,尤其是当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仍然忠诚于党、信念坚定,忠诚于人民,奋斗不息,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收集和整理习仲勋同志在洛阳的讲话、考察工作照片、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实物、企业改革的巨大成就等历史资料,打造富有感染力、影响力的国资国企红色教育基地。

  (四)弘扬马海明精神、登山精神,办好乡村振兴人才基地

  重渡沟和登山村都是在艰难的条件下,党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成功走出了一条山区经济发展道路,孕育形成了宝贵的马海明精神和登山精神。这两种精神都包含了立党为公、一心为民、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等内容,这是在新时代发展沟域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生动写照。要围绕重渡沟和马海明精神,努力办好栾川县乡村振兴人才基地;依托登山村,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让马海明精神和登山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五)培育红色现场教学精品线路

  利用洛阳红色资源丰富设计若干条现场教学精品线路(红色旅游线路),把有影响的红色资源点穿起来,作为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基地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课题组主持人:牛建立 课题组成员:姚方方 李雅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