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提升安阳城市规模能级的对策建议研究

  安阳市社科联课题组2023-11-10

  城市规模能级水平体现一个城市的价值,决定其在城市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提升安阳城市规模能级有利于明确未来安阳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有利于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市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向高能化跃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一)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战略引领,着力提升集聚力

  首先,发展平台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序推进各类发展平台整合提升。谋划打造新的产业大平台和科创大平台,打造豫晋冀三省交界区域的高端产业集聚高地。其次,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打造城市大数据中心,搭建民生云平台,促进民生改善和服务型政府改革;搭建产业云平台,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搭建城市管理云平台,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为城市管理提供直观科学的监控和决策。再次,以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提升自动化、数控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综合实力

  首先,强化主导产业集群引领,重点打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引领传统制造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其次,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设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重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支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制造业高质量的中坚力量。再次,加快优势产业提效升级,支持制造业“三大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向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延伸,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最后,促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三)发挥交通物流优势,着力提升辐射力

  一是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陆路、陆海、陆空多式联运,提升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二是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申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三是以电商大厦、安阳跨境电商产业园、中部易商谷等为依托,打造覆盖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生态圈,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四是凭借以安阳航校、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为依托的航空教育培训园区、以林州通用机场为依托的航空运动园区、以安阳机场为依托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创建无人机检验检测示范城市,建设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打造“5G+”无人机科技创新中心,创建通航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中国航空运动之都”品牌。

  (四)突出创新驱动,着力提升带动力

  一是培育引进多层次创新主体。二是做强创新创业平台(国家级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家级医疗康复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铁合金质检中心、国家级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安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阳大学科技园等重大科技平台)。三是延伸发展科技孵化产业链。四是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支持高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城市功能的科学布局与完善优化

  (一)科学布局城市的生产功能

  科学规划和调整工业生产区,留足留够安阳项目建设空间。严格各县区工业分布,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设定的产业定位进行招商引资和工业布局,严禁盲目招商和无序竞争。

  (二)科学布局生活服务功能

  围绕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求,居住、生活功能必须配套齐备,严格按照每平方公里学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超市、公共服务设施等比例进行配置,形成功能齐全完善、服务快捷优质、生活便捷舒适的功能布局。

  (三)科学布局生态功能

  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的要求,对城市的绿地、水系、生态保护地等进行科学布局,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升城市的宜居度。通过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改进生态环境,提升安阳的美誉度、影响力、吸引力、集聚度。

  (四)优化社会和公共服务功能

  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打通剩余断头路;进一步完善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功能,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幼儿、中小学教育功能,利用好“三本四专”高校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安阳市肿瘤医院、安阳市眼科医院、安阳市口腔医院等专科医院和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市中医院等综合医院的服务功能;加强安阳馆藏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市殷墟博物馆、安阳市体育中心等功能,加快建设殷墟大遗址公园、周易文化产业园等,推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安阳文旅融合,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三、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建设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一)提升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发挥辐射、聚合和带动效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市县、县乡联动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安阳作为“原子核”,五个县(市)就是围绕安阳中心转动的“核外电子”,必须让这五个“核外电子”的能级充分聚合和释放,产生联动效应。同理,市带县、县带乡、乡带村,相互间发生同样效应,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实现资源共享、政策共用、利益共得、效应共振,推动城乡辐射、聚合、带动、联动融合发展。

  (二)推动区域联动,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一是联动濮鹤,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拓展城市新格局,必须加快推动豫北安阳、濮阳、鹤壁一体化发展,在空间规划、城市发展、交通建设、土地利用、招商引资等方面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打造中原经济区北部跨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进而提升对冀南、晋东地区的协同力。二是协同冀南、晋东融入京津冀、“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省际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推动要素资源整合、消除行政壁垒、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等,实现产业项目等“硬件”性质的通关一体化和区域行政管理方式、公共服务等“软件”性质的通关一体化。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生极,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一盘棋”统筹规划,突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

  (三)强化跨市域交通对接、功能衔接、产业链接,吸引人口经济要素加快集聚,加快“发展与利益共同体”建设

  一是跨市域交通对接。制定安鹤、安濮、安邯、安长在轨交、公交、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目标与战略,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主动构建以安阳为龙头的区域互联互通、多网融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功能衔接。功能衔接包括内部功能的衔接和外部功能的衔接,以及区域视野下功能的复杂衔接。内部功能的衔接在于安阳城市内部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文旅融合发展中心、通航产业创新中心、特色农产品供应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与城市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生态、创新等功能布局“结合、交叉、动态”构建和衔接。外部功能的衔接在于区域中心城市与本市县区卫星中心区的功能衔接。区域视野下功能的复杂衔接在于区域内各城市各自优势功能的辐射功能对接。三是产业链接。产业链接首先必须明确安阳市以及区域内所有的产业体系版图,明确现有产业链属于低端、中端、高端哪个层级,明确产业链接需要的链接环节在哪里,是强链、延链、拓链,还是重塑新的产业链,以此实现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深层目标,进而围绕产业链做强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围绕产业链谋划替代链、围绕产业链拓展柔性链。

  (四)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成立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规模能级领导小组,每季度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每年组织召开区域协同高层会商会议,统筹推进政策研究和工作落实,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省际长效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安濮鹤协同冀南、晋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课题组主持人:刘鸿民 课题组成员:郭林红 赵锡信 周春堂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