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伟大建党精神:从精神之源到动力之源

  朱金瑞2023-11-07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精神是人类情感、意志、心理、意识等活动的综合呈现,不仅以现实物质为基础,而且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质和强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铸就的一座座精神丰碑的溯源和礼赞,更是汲取赓续前进的动力。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既是精神之源,也是动力之源。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原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贞。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对真理、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谱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没有动摇过。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共产党人之所以都把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和坚定信念,是因为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科学理论做支撑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灵魂。在党百年历史新起点上,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原色,需要我们更加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善于从党的百年伟大历程中汲取深厚的养分和力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色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理论维度上看,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原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远大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国家历史使命与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远大使命有机统一起来。从历史维度上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从实践维度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践行初心使命的崭新篇章。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因此,在新的时代征程上,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本色,才能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砥砺奋进,坚毅前行。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

  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上,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特色品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惧牺牲、殒身不恤,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逻辑遵循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忠于党与忠于人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万万党员的忠诚。

  人民的幸福,既是党的初心,也是国之根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患难与共,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正是依靠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走过万水千山、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在新征程上,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以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来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共产党人精神的底色。

  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原色、本色、特色和底色四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内在,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密码,更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革命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把党的红色文化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