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提升“华夏源·黄河魂”全球影响力 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郑州市社科联课题组2023-01-16

  郑州作为黄河沿岸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是落实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国家战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彰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古都魅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华夏源·黄河魂”全球影响力,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径。

  一、国家战略与郑州使命

  (一)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是贯彻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把“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并把文化强国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及黄河文化保护也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国家文化发展的多项战略部署,给郑州文化建设提供了导向和目标,也对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是郑州的使命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现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历久弥新的黄河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的光芒,这是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也是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应有之义。郑州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责无旁贷,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文化支撑。

  1.郑州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郑州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平台相继落地。尤其是2017年获建国家中心城市以来,郑州的国家政策叠加优势更加明显,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聚合效应进一步凸显,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这给郑州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郑州紧抓机遇,加快改革创新,营商环境、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等都在提质,多项指标进入国内城市前列,在一些国际大都市排名中也有了郑州,郑州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都迅速跃升,这为黄河文化地标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2.郑州是黄河文化的集中承载地。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也是黄河沿线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拥有83处国保单位,居八大古都第2位、黄河流域城市第1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母亲河第一城”。提升“华夏源·黄河魂”全球的认同感和感召力,构筑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符合郑州实际,能够充分展现郑州的历史文化厚度,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也符合现代城市的建设方向。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之交,是黄河流域中游与下游的分水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耕条件,为早期人类文明的开端奠定了基础。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文明在此绵延生长,老奶奶庙遗址、裴李岗遗址、西山古城址等丰富的大遗址资源,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证。人类始祖黄帝在此降生,禹都阳城、商汤亳都等早期夏商国家文明在此发端,儒、道、佛三教荟萃此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宇宙观念、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由此形成,文化链条完整且绚丽多彩,薪火相传、照耀千古,也共同构筑起“华夏源·黄河魂”的内核。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更是魂之所在,这也让郑州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具备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二、围绕黄河文化传承弘扬主线,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

  2019年以来,郑州市把提升“华夏源·黄河魂”全球影响力,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作为重要任务,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成立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在文化传承弘扬方面,组建成立了文化博物旅游组,并以此成立黄河文化博物旅游发展指挥部。二是健全工作制度。设立会议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工作专报制度、督导推进制度等四个制度,督促按照责任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任务。三是突出规划引领。推动制定《郑州市文化博物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通过高质量的规划引领核心示范区文化博物旅游高质量建设。

  (二)优化文化布局

  立足“两带一中心”(嵩山、黄河文化带和中心城区板块)的总体布局,推动黄河文化遗产廊道、环嵩山文化遗产资源传承区、中心城区文化板块、黄河文化交流展示区等建设,构建起历史文脉连续、文化内容特色突出的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三)加强项目建设

  一是设施项目。谋划建设了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10多个重大项目,努力构筑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的设施支撑体系。二是研究项目。通过建设黄河精神阐释工程、文物挖掘和研究体系、文化创作普及体系等,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三、郑州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几点思考

  (一)开展文明探源,阐释文化脉络

  在大河奔腾万年的历史中,郑州地区产生了早期人类文明,华夏文明由此发端,从河洛图书、儒家典籍、诸子百家到天文历法、医药文化,再到传记、诗词、典志、碑刻等,产生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构成早期黄河文化的灵魂。因此,要实施黄河文明探源工程,通过系统的挖掘、研究和研讨,形成“华夏源·黄河魂”系列学术专著、理论文章,从考古、历史、政治等多领域进行解读和研究,为主地标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博物馆、体验馆和展示基地等多种形式,组建结构完整、文脉绵延、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宏伟展示方阵,向世界展示、宣传和弘扬优秀的黄河文明遗产。

  (二)以文化城,涵养城市气质

  城市因文化而兴,城市发展要融入文化之魂,以涵养城市气质,提升城市的温度,展现城市的魅力。要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把文明优秀元素融入市民素质提升之中,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文化人润泽心田,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发挥优秀历史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生根发芽,让现代城市因历史积淀而坚实、深厚,全面展现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文明高度和文化厚度。

  (三)讲好大河故事,建立全球品牌

  对郑州来说,必须提高文化站位和视野,面向全球精心讲好大河故事,演绎大河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塑造文化圣河感召力。要实施文化精品培育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现代文艺作品、影视动漫、音乐美术等形式,打造一批展现“华夏源·黄河魂”的精品力作,通过新媒体、新技术向全球传播,建设大河文化之都。通过培育文旅精品、开展高端学术交流、举办国际文化活动等,搭建全球文化沟通的平台,让“华夏源·黄河魂”的认同传播出去、推广开来,使之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和共鸣。

  (四)打造文化地标,留住城市记忆

  城市地标是城市文化浓缩的载体,是城市精神图腾和文化传承的可视符号,能够留住城市记忆,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唤醒市民的荣誉感。制定郑州文化地标建设的方案,通过精细布局、统一设计、塑造风格,整合城区的主题公园、街头游园、文化街区等公共文化区域,融入“华夏源·黄河魂”的元素和内涵,突出历史文脉、地域特点,打造具有较强功能、稳定性突出的系统标识;在城市主要功能区、新建主题区,科学规划建设新的地标性建筑,推动建设好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街区等能够在全球叫得响的地标性品牌,让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树”起来。

  (五)促进文旅融合,铸造主地标城市发展新动能

  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黄河游、游黄河”为主线,以体验和参与为方向,实施黄河文旅重大项目,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成为“全省文化旅游的隆起带”“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大河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城市”。一是打造黄河生态休闲之旅。推动黄河湿地公园、黄河慢行走廊、黄河生态观光带等建设。二是打造中华文明寻根溯源之旅。建设好黄河国家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帝故里等,串点成线,推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的活化,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题体验区、黄河历史文化品牌街区等,做好人类起源、文字起源、文明起源、夏文化、最早的中国等场景表达,打造从史前文明到现代郑州的寻根溯源体验之旅。三是打造治黄水利水工研学之旅。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企业及社会组织等,打造地标性的治黄水利水工研学基地,以现代科技再现黄河治理场景,在黄河治理体验中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六)凝练时代价值,共建精神家园

  黄河之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宽广的性格铸就而成,“天人合一”的观念、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熔铸而成,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全球化背景下,要在传承弘扬中凝练新的时代精神,创新文化外宣的方式,搭建国际化的传播和展示平台,构建世界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把优秀的黄河精神以及家国意识、民生情怀、历史使命、众志成城的认知融入对外传播的各方面,增强华夏文明的世界感召力;要阐释好黄帝文化、姓氏文化等“同根同源”的根脉文化,打造全球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要以开放包容、继往开来的精神,推动优秀的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上促进文明的交流融合,把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让命运与共成为内心的精神认同。

  (课题组主持人:叶光林 课题组成员:刘涛 贾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