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开封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融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封市社科联课题组2023-01-16

  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保护、更新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开封古城保护条例》提出,“将开封古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对开封市历史文化街区高质量的保护与更新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开封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

  (一)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规划层面上,多多少少都走过一些弯路,这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也有体现。在近现代时期中,老城在战乱中受损,无法谈及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新生活的需要,再加上保护意识的缺乏,城市建设中大改大建,拓宽道路,比如开封的鼓楼、城墙等街区的物质形态在不断地衰退乃至消亡。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开发性破坏”的阶段。从客观现实的要求出发,历史文化街区多处老城区,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城市需要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领域。而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决定了他们制定不同的政策。出于谋求发展的目的,求大求新的城市规划造成了千人一面的城市建设风格,新旧建筑共同出现在古城中,现代建筑不断侵入历史文化街区,割裂了街区原有的文化特色,也破坏了街区的肌理与风貌。随着观念的更新,政府开始意识到街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为了维护城市特色,拆除旧街道,建设新“古董”,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突出了一些传统符号,以期达成与周边环境在风貌特征上的协调。可是这些大体量的仿古商业建筑,并不能恢复街区的肌理与风貌。

  近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受到了关注。人们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后,更注重精神体验,尤其是文化旅游方面,追寻的是传统而古典的文化内涵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回归。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的建立,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学术探索的依据。而行政与职能部门的保护和规划观念也大大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街区不但需要更新,更需要保护,“破旧立新”的观念逐渐被替代。街区现在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公共设施缺失、房屋损坏、新建建筑不协调、交通网络不便、细部不完善等。保护与更新不能离开原有街区面貌的基础,又要为住在这里的居民和前往观光的游客提供便利和服务。

  (二)文化群落生态氛围的淡化

  英国学者菲尔顿教授(BMFeilden)提出,文物兼有着“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的民众,都会对环境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这种生活印记的演变过程,也是城市空间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生活的便利,自行去修缮、搭建各类建筑,原有的物质形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改变或者破坏。

  例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赵匡胤兄弟的故居,周围形成了一系列名人历史文化故居,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星罗棋布。但是街区内各类违规搭建使原有传统院落的形态大大改变,进行街区维护的成本与难度不断提高。随着城市的发展,开封老城区居住条件的落后使得很多居民搬离了历史街区。无人打理的历史建筑失去了维护,破败的速度更快了。

  群众意识的提升离不开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更离不开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从前单纯出于改善自身居住条件和个人利益进行改建的人们,需要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群众自发的保护才能真正创造新的文化与历史。

  (三)文化生态特色的丧失

  古城原有的肌理在多年的空间形态变化中,被不断改变,从趋同性的城市面貌演变成同质化的商品消费。吴良镛院士曾提到,城市设计应当保护地方民俗特色、保护建筑环境、保护郊野山川环境与大地植被,要考虑历史名建筑的复原问题。文化绵延不断,靠的是对历史文物的修缮与保护,而非粗暴推倒,照章重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寻求独特体验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体验经济”的概念诞生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点,人们对于体验的要求是一种心理上满足感的追求,居住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令人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风俗习惯,商业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应是多样化且传统性的商业活动。失去了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无法延续文化的魅力,也感受不到历史的韵味。

  政府和运营者不但要对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加以保护,也需要提供配套的设施和服务保障街区的生命力,对文化业态在经营上扶持,发展创意产业是保持街区活力的重要手段。

  二、开封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商旅模式的构建

  (一)运营主体

  基于旅游开发角度的运营由于受到政策影响较大,面对的市场环境变化和风险也相应较大。运营的主体与开发的主体逐渐区分,开发项目与运营项目也有分离趋势。从运营主体上,一般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

  1.政府主导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运营,需要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人文风俗等进行投入,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政府对于文创产业和旅游产业给予了很大支持,对资金引进、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各方面进行引导。

  2008年,开封市设立了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设定了宋文化为特色、老城区为主体的文商旅融合发展建设项目。2010年,政府成立了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下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宋都古城建设投资集团公司。2011年,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被文化部确立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12年,开封市政府决定投入巨额资金,将近20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重塑面貌,恢复汴京盛景,改造成以宋代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城市,此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基于此。2017年4月,在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国家文化部对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予以高度评价,并将文化产业发展“开封模式”归纳为“有顶层设计、有发展思路、有工作机制、有服务平台、有资金项目、有人才支撑”。

  国有资产引领社会资本的融合。开封的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园区的规划制定、文化项目审批和服务、招商引资、宣传推介、融资平台建设以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下设的两家公司属于国有企业,既是投融资平台,也是园区项目的开发主体。这种管理模式,目的在于政府负责进行政策指导和城市规划,由国有企业完成运营管理。以国有企业融通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融资体系,可以使社会资本更好地融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中,解决融资困难,发挥双方的优势。

  2.企业主导型。专门的项目经营公司主导运营管理,以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专业方式经营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保障文化服务、产品开发、艺术创意等方面的业态活力。尤其是以整体街区进行招商机制,可以形成风格统一、项目完备的商业格局。但是这种管理和营运,要避免唯利是图,做到从历史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文化和历史元素的展示,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引导,也需要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转化。

  (二)功能定位

  1.以文化为核心。《大城市的生与死》中,简·雅各布斯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传统的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构架丰富多样,沿街叫卖、地方民俗、传统技艺也曾出现在这里。从精神层面出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要保护街区所有的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1950年,美国建筑师R文丘里首先提出了在城市设计中的“文脉”的观点,这一概念对于建筑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建筑不是独立于时代和空间的存在,而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下、特殊的城市文化中,人与建筑物之间特殊联系的体现。各种历史时代背景和各种形式的文化,在历史文化街区中汇聚,使人们感受到的是精神的回归。

  北宋都城开封被称为“北方水城”。古代城市文脉得以传续至今,体现在特定的历史城区和历史建筑上,也正是如此,不同城市有着独特的气韵特征。丧失了物质实体的文化,难以令人追寻独特的文化意境,也就失去了产业群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保护与更新的前提,是能够保证“真实性”,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的街区风貌和精神文化,明确保护对象的内涵,才能有效地实现街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关注体验需求。体验经济的提出给经营者带来了一种思考方式,旅游者关注的是能不能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现实的体验。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性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观照个体的需求,开发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消费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这种街区中场景化的体验带来的真实性感受,可以融入民俗、饮食、文化、休闲等各类元素。反过来,为了满足这种体验需求,商业性开发的参与可以兼具提高旅游感受和获得经济收益的双重优点。

  原住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很多居民,在更新与开发的过程中,迁离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鸡犬相闻”的老宅。关注体验需求,城市的改造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最终是为人服务的。不管是对于居住在老街的人们,还是对前往来观光体验的游客,更新后的街区为居住者提供就业岗位,为旅游者讲解、设置文化场景,以增强游客体验感、还原民俗活动场景、展示非遗文化等,从城市文化的延续方面看是良好的方式。

  3.关注区域特征。开封市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0022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居全省第14位。第三产业增加值94978亿元,增长8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13位、第11位。接待国内外游客795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旅游总收入达7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开封市以发展旅游业为重心,旅游业收入增长快,但是经济底子薄弱,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完善产业链,可使保护与更新相促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升级,发展服务业是必然趋势,服务业的投资也在稳步提升,强劲的发展动力将促使服务业不断优化配置、提升水平,带动区域发展。创意产业融入城市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结合,不仅提升了服务业水平,也可以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4.提供多元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迪士尼公司一直致力于提供娱乐体验,电影、传媒、主题公园及消费产品是其主要构成模块。迪士尼主题度假区依靠影视娱乐的基础,在全球有着重要影响。园区的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既重现了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又保持了“梦幻乐园”的气氛。气氛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员工提供的服务,装扮成动画角色的员工,力求使自己的行为贴近自己扮演的形象,将游客带入场景;普通员工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服务,为小顾客派发礼物,友好合影。清明上河园是游客体验的另一个成功案例,秉承“再现千年历史画卷,建设国家精品景区”的方针,立足宋文化内涵,提供古代娱乐设施、剧目表演、工艺品鉴赏和技艺展示等,全方位地为游客服务。

  这两个市场化经营的例子,都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正面示范。城市文脉的延续与创意产业相结合,可以保护城市的文化气韵和城市魅力,保护与开发共举。在历史文化街区,确定文化主题,明确街区的人文核心,提供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品,设计具象化的形象表达——文字、图像、雕塑、艺术品等,引入民俗文化技艺,利用声光电、数字化展示,进行节庆型活动,导入体育和文艺活动,销售创意或者特色食品、文化用品及旅游用品等。游客感受到的是“活”的历史和真实的生活形式,这种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可以带来更大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收益。

  (课题组主持人:王馨 课题组成员:王茜 孔令勉 周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