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如何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安阳市社科联课题组2023-01-16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准的《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把安阳的城市性质定位为“豫晋冀三省交接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使安阳的城市“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迫切需要从理论、政策方面进行有价值的路径分析、模式推演。通过与周边城市横向比较,安阳目前主要存在城市能级量级不足、龙头地位作用发挥不够、经济结构不优、增长动力不强、城市首位度不足、对高端要素吸引力集聚力不强、城市综合实力弱等突出短板。考虑到安阳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就如何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本课题组有如下对策建议。

  一、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提升协同力

  考察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比如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徐州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必须有一系列相关制度文件的出台作支撑。安阳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首先要争取河南省制定关于支持安阳建设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意见,并纳入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然后由安阳市发改委牵头,尽快制定《安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行动计划(2020—2035)》,明确安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科学制定未来15年的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细化清单,对重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与完成时间,并进行督导检查。

  二、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战略基点,提升吸引力

  (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发展的战略之举

  树立“以营商环境立市”的观念,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发展的战略之举来对待,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人皆知,人人参与。坚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系统施策、久久为功,探索新路、打响品牌。主动对标世行评价标准、国内先进城市水平,系统打造“政务服务环境、投资开发环境、要素供给环境、创新创业环境、诚信法治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六大环境。深入持续推进“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活动,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强力推动解决一些制约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

  (二)对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发布“免罚清单”

  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调研中发现部分政府监管部门依然存在“以罚代管”的倾向。比如对企业的某些非主观故意的市场轻微违法行为不提醒、不指导,而直接处以巨额罚款,不仅寒了企业的心,伤了政府的形象,也极大地破坏了营商环境。目前沈阳、上海、新余、青岛、淮安、中山、铜陵、重庆等多地已对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发布“免罚清单”。不予行政处罚不等同撒手不管,而是对于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违法市场主体,除责令改正外,执法人员还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指导,促使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增强奉法守规意识。“免罚清单”凸显了市场监管执法对市场主体的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监管方式,能有效规避“为罚而罚”行为,科学做到预防违法,寓执法于服务当中。建议尽快发布全市的“免罚清单”,积极向市场释放温情与善意,以优化营商环境。

  (三)强力推行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是指群众和市场主体到行政部门咨询或办理业务,以及行政部门之间协调办理业务时,首位接待或受理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认真解答、负责办理、一盯到底,或负责向相关部门引荐导办的制度。首次接待来访服务对象的部门工作人员是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所在部门是首问责任单位。首问负责制的实施可有效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到行政部门办理业务时遇到的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建议安阳出台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专项方案,并加大明察暗访和问责追究力度,将这项制度更好落实落地落细。

  三、以提升城市能级为战略重点,提升辐射带动力

  (一)加快区划调整,扩大城市体量

  发展需要足够的空间支撑。放眼国内,济南合并莱芜、成都代管简阳、西安代管西咸新区,都是旨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重构区域发展新优势。行政区划调整后,随着市辖区面积的增加,将更有利于安阳市在更大范围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效破解土地“瓶颈”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制约,以便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安阳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建议尽快把安阳县撤县设区。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为人口扩张、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蓄水池”“能量池”,促进城市能级的提升。

  (二)推动安濮鹤一体化发展

  拓展城市新格局,必须加快推动豫北安阳、濮阳、鹤壁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应打破思想认识上的壁垒,扭转三地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另一方面,应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推进三地在空间规划、城市发展、交通建设、土地利用、招商引资等方面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实现中原经济区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一体化发展,进而才能提升对冀南、晋东地区的协同力。

  (三)探索省际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首先,加强跨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最需要率先突破的就是交通一体化。要加快构建安阳、鹤壁、濮阳、长治、邯郸五地市之间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目前,安阳到邯郸、安阳到长治还有很多断头路,亟须实现对接。安阳应该用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大的格局,积极主动促成各条路的贯通。其次,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协同发展包含了若干重大投资项目,协调光靠行政力量无法实现,还需要尊重市场的配置作用和法治的保障作用。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毗邻城市规划对接机制,协调解决地区间合作发展重大问题。加强省际交界地区城市间交流合作,建立健全跨省城市政府间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省际会商机制。深化三省五市在规划衔接、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联防联控、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改革创新等方面合作。有序发展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鼓励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

  四、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战略引领,提升集聚力

  (一)发展平台经济

  一是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深化大院大所合作。举办“安阳—京津冀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规划设立安阳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著名高校成立创新联盟,积极开展针对安阳市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围绕“四大千亿级”产业,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加快推进豫北区域创新中心基地、国家级医疗康复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安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阳大学科技园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整合全市科技资源,筹建安阳科学院、安阳科技新城,打造科创走廊的枢纽和区域创新高地。

  二是有序推进各类发展平台整合提升。走节约型、集约化发展道路。对目前的九大产业集聚区进行整合,对粗放闲置的土地、盲目的圈地、经营不善的企业重新整合利用。以园区整合、资源集中为核心路径,有序推进各类发展平台整合提升,以大平台承载大项目、以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引领大发展。围绕产业集聚,着力推进园区腾退和整合。对不符合产业布局及环境功能区划的工业园内企业全部腾退,加快整合市县镇工业园。融合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和小微企业园建设,以特色小镇理念,高标准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小微企业园,建立健全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全面构筑效率高、品质优、环境美的新一代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二)发展数字经济

  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已于2015年7月开通。该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虚拟化统一管理平台,能有效整合全市信息化资源,做到建设集约化、服务标准化、信息共享化、效益最大化。要充分发挥该中心的优势,按照“一中心三平台”总体框架,着力打造城市大数据中心。搭建民生云平台,促进民生改善和服务型政府改革;搭建产业云平台,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搭建城市管理云平台,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为城市管理提供直观科学的监控和决策。

  (三)以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

  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领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整合优势资源。同时加快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脱胎式整体提升和改造,实施终端高端项目和劳动技术复合型产业集群引进,实现产业发展、产品升级和就业创业协同推进。先进制造业更注重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要严格择商。尽可能多地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管理水平高、经济带动效应强的项目。要做好市场调查、风险预测和项目评审评估。要严格项目选址,加强用地管理,防止出现圈地行为。要坚决杜绝“三高一低”项目。

  五、以开放合作为战略平台,走共赢共享之路

  (一)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

  积极主动对接“三区一群”、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建设环亚欧经贸合作区,打造具有口岸功能的商贸物流新高地,积极推动安阳机场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合作共建,使其成为郑州机场的备降机场。加强与京津冀地区产业、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对接。加强与央企和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在安阳市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生产加工基地。发展中医药和康复产业,可以借助京津冀地区的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等优势,开展一批重大项目的承接合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做好产业引导,把传统的中医发扬光大。

  (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

  首先,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着力引进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重大项目,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推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向高端化迈进。其次,充分发挥空、铁、水、陆多式联运的优势,加快推进豫北铁路口岸、天津港安阳无水港、安阳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支点和“四港”联动区域性物流枢纽。通过安阳豫东北机场积极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加强与郑州航空经济的联动。以安阳铁路口岸建设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内陆口岸为契机,发挥口岸集聚效应,促进晋冀鲁豫区域经济全面崛起。该口岸开放后,豫北及周边地区企业的报关、报检等程序将得到简化,不用再通过天津、青岛、连云港等沿海口岸转关,企业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

  (课题组主持人:刘鸿民 课题组成员:郭林红 赵锡信 周春堂 杜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