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关于“殷商之源·通达商丘” 城市品牌的产业化思考

  商丘市社科联课题组2023-01-16

  商丘市社科联课题组“殷商之源·通达商丘”作为城市的名片,其影响力将逐步辐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同时也是商丘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高地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构建商丘殷商文化研究谱系

  时至今日,我们认为构建商丘殷商文化的研究谱系十分关键,因为这是关系到文化研究的权威以及对外传播口径问题,也是决定殷商文化产业化的基础。只有构建好商丘殷商文化研究谱系,才有明确的文化研究设计,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实际执行中根据情况进行动态微调。

  1.树立文化大局观,统一文化宣传的官方话语体系。在文化大繁荣的当下,我们树立殷商文化研究的大局观,官方话语体系要统一。以殷商文化研究会为主导,高校研究力量为辅助,统领民间文化爱好者,尤其是口头传说的留痕整理,组织殷商文化沙龙、论坛,不断增加内部交流,讲好殷商文化故事,促进对外传播。

  2.建立与商丘殷商文化相关的权威典籍资料库。梳理商丘殷商文化有关的图书,建立殷商文化系列资料库,当然这里包括了大量的国学及诸子百家典籍,如《诗经》《史记》《尚书》《论语》《楚辞》《山海经》《水经注》等关于商丘殷商文化的记载。还有很多学术大师、考古学家关于殷商文化、制度、文字等各方面的学术研究书籍,皆可入库。搜集展现与殷商文化相关的图书、文物等,是殷商文化研究的重要环节,贵在坚持和精细化。

  3.以殷商文化为统领,串联起殷商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殷商文化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与其他文化完全可以关联起来叙事。比如,它与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农耕文化等都有关系,如果再深入研究,丝绸之路的源头或许就可以追溯到商丘,因此,不同文化主题、不同历史轴线、不同空间场域下发生的文化历史事件不应当被割裂开来,而要关联起来叙事。我们既要有虎嗅蔷薇的认真,也要有纵横千古的宏大;我们既要研究与殷商文化有关的历史名人及事,也要研究与殷商文化有关的地理空间及物,还要研究与殷商文化有关的文化合集及场。

  4.加大与殷商文化有关的考古发掘,用考古实物佐证历史文献。随着商丘考古计划的逐步推进,考古力量日积月累,迟早要发挥定盘星的作用,随机和偶然背后往往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是时机、资金和技术问题。考古是殷商文化研究的重头戏,也是硬骨头,稳步推进考古发现,必然助力商丘殷商之源再添新彩。

  5.以辩证思维看记载,增强文化自信。民国大师周传儒曾言,传说并非为假,或许是存在的事实,史书所述记并非一定为真,或许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就可以解释商丘有很多先商时期的图腾崇拜和具有传奇色彩的谜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帝喾妃子简狄吞食玄鸟蛋而生契。看似离奇,实际上是当时人们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表征,今天我们应该保持对“商”的敬畏和自信,就像4000多年前的先民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的自信一样,商丘有理由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应该将这种自信化作经济建设的基石,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

  二、“殷商之源·通达商丘”的硬核

  商代都城,由于黄河水患屡经更易,史称自契到成汤八迁。“契以前居亳,契始迁蕃。昭明迁砥石,又迁商。相土东迁泰山下,复归商丘。帝芬迁于殷。孔甲迁归商丘,汤复迁亳。又称自汤止盘庚五迁。仲丁迁于嚣……”考殷代十数都城之中,以都殷时为最久,其次当推商丘。甲骨文中屡有大邑商,入于商,告于商,至于商,皆商为地名之证;《史记》称契封于商;《左传》中称商之处有八处,皆指宋地而言。盘庚迁殷后,商人居殷,又称殷人,故殷人时或称商亦或称殷,大抵在商之时,“商”字较为流行,周以后,则“殷”更通俗,在诗、书中二字多并用。

  毫无疑问,在盘庚迁都殷之前的历史,大部分是以商丘为中心的,这一时期也是殷商文化重要时期,在《史记》和甲骨卜辞中都可以相互印证,所以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同时,从迁都路线也可以看出先商、商时期通达商丘的交通便利。

  商丘与殷商文化相关的空间景观有仓颉祠、帝喾陵、商均墓、阏伯台、三商广场、商汤祠、伊尹祠、微子祠、枣冢庙、望母台、三陵台、文雅台等,风景与圣人融合,就会凝聚更强的效应和影响。它们每一个具体的点都有很长的故事,而彼此之间又有关联。这些都是商丘殷商文化的硬核所在,也是讲述殷商文化的重要空间,对于宣传“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具有重要价值,若干年后,依然会成为后人凭吊驻足的风景,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做好保护与传承。

  商丘“殷商之源”除空间景观价值之外,殷商文化背后的精神价值亦有传承脉络,从诚信、仁德到忠孝义节,从敬畏自然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治国理政到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我们理应将其内化于心,转化为经济建设的有力武器,把商丘从古到今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叫响“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尽责。

  此外,商丘先商文化遗物器物的发现无疑对于商文化的研究有很多启发,虞城马庄、永城龙山文化、柘城九牛祭坑、天津博物馆的爵等见证着商丘先商文化或者“殷商之源”的历史,顺着这样的脉络,我们依然可在考古方面继续完善“殷商之源”的器物体系。

  商丘在全国道路交通上的枢纽地位众所周知,随着商合杭高铁、京雄商高铁的建设,三环九放射、辐射全国的多元交通架构,对接海外拥抱未来的商丘保税自贸系统,在承接长三角、京津冀、黄淮经济带等发展上再上台阶,也让“通达商丘”名副其实,大交通、大物流、大枢纽产业为商丘经济发展提供支撑。“通达商丘”与“殷商之源”交相呼应,这让商丘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有质的提升,有历史感,更有时代使命,必将焕发无限生机。

  从历史到当下,从无形到有形,从有限到无限,从内在存在到外在存在,空间与地方,自然和文化,生命与非生命,这一切都是时代赋予商丘的宏大使命,也是商丘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三、“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与产业互动的逻辑

  “十四五”时期将是河南省打造成为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承接河南文旅发展契机,找到商丘文旅发展核心定位,建设商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高地。

  在充分理解“殷商之源·通达商丘”的深刻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做到“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我们认为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殷商文化历史遗存的村落可以营造为殷商文化村,以“文化+”为核心,与文化地产商联手,打造以殷商文化为内核,并与文化艺术、城镇发展、生活方式、空间再造、社群聚落、创意工坊、文化市集、实体演出结合,探索生产、生态、生活与文化、文物、文创融合发展新路径。联合各界力量,助力殷商文化的人文复兴,只有系统复现殷商文化相关的场景、人事、器物,才能让“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可观、可感、可触,才能为进一步传播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将以殷商文化为首的商丘文化符号,纳入到河南省主题旅游沿线之中,提升商丘文旅影响力,比如根亲文化游、历史文化游、古都文化游、特色乡村游、乡土文化游、黄河文旅带等。科学合理构建殷商文化之旅线路,按照“点、线、片、面、带”的逻辑,将主题线路串联起来,增加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改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3.内容为王,充实文旅内容,建设环境友善、体验友好、具有旅游接待服务软实力的承载力强的景区。从宏观来说,不仅仅是殷商文化景区需要如此,商丘其他旅游景区也应该满足新常态新形势下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旅游者的参与感,获得消费者更多正向反馈。

  4.深度挖掘富含殷商文化元素的康养产业机遇,将殷商文化与大健康、中医药养生、保健、餐饮产业相结合,塑造专业品牌,传播厚重的殷商文化。商汤时期的宰相伊尹开后代“药食同源”之先河,在中医药、餐饮方面有很深造诣,商丘可以继续根植伊尹中医药文化,使其发扬光大。借助文旅的经验,探索打造饮食、康养、寻根、祭祖、研学游全产业链条。

  5.利用节庆、会展、展览展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的价值。加强旅游者科技智能多元互动体验,完善景区实景演出的布局,让旅游者为了厚重的历史传说而来,为了众口一词的口碑而来,为了找到诗意的栖息而来。

  6.推动文创产业化,文创产业的质量决定了当地文旅消费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区别其他文旅景区的重要方面。要重视原创设计,推动文创产业品牌化。比如,找到仓颉造字与甲骨文的关联,用文创设计呈现出实物载体,适用于合适的生活场景,像小人书、绘本、连环画等。

  7.利用新型传播方式,讲述“殷商之源·通达商丘”故事,在殷商文化充分研究基础上,将与商丘殷商文化相关的传说、故事、历史事件、传说典故系统全面展示出来,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比如,喜马拉雅、荔枝微课等平台,抖音、火山等短视频直播平台,都是流行的同一内容多平台分发的新型传播方式。

  高度重视“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与产业互动的价值,加大在研习、传播、活化等方面的投入,建设好利在当下、惠及千秋的殷商文化系统工程,推动商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课题组主持人:胡继勇 课题组成员:赵继彬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