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加快构建数字政府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周口市社科联课题组2023-01-1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安排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伟大战略任务。善于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加快构建数字政府,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一、充分认识加快建设数字政府的重要性

  (一)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是新时代国家重要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会融合,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城市、数字农业、数字教育、数字交通、数字环保等飞速发展,数字化进程日新月异。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数字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比如,2013年11月国家统计局与阿里、百度等11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第7次全国人口大普查,其中一项要求就是运用大数据、提升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时代,各级政府都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

  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数据的资源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发展再作部署。数字政府既是政务数据的应用,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要素来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可迅速有效地推进基础数据建设,促进政务数据、社会数据海量汇聚,推进和引领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开放共享,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资源支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加速器”。

  (三)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平台载体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移动网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政府的逐步建设和完善,大数据、信息化技术逐步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日益成为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比如“城市大脑”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平台,数字技术在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在城市的治理与行政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数字政府,运用大数据信息处理优势,将大数据与政务服务有机整合,可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从而推动构建高效运转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四)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

  数字政府的建设与应用,不断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内容、治理手段的变革。比如“互联网+政务”建设,国家对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做出明确要求,各地都在推进政务服务“四级十同”,通过审批事项的标准化、数据信息的共建共享等措施,实现一窗办理、信息互联、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河南政务服务手机APP“豫事办”,具备公积金查询和缴费、交通违章查询处理、在线缴费、邮政快递等多个功能,实现了企业群众办事“指尖触达、掌上通办”。数字政府建设,用数据系统和流程再造实现了简政放权,带来了政府治理的新变革,促进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流程的改变,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边界,打通了百姓参与监督的渠道,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有效转变。

  二、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数字政府建设缺乏统筹管理

  数字政府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发展目标不明确,各类政务系统不能有效联通。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各自为政,采用标准各不相同,应用系统缺乏统筹管理。数据信息人才紧缺,数字政府建设缺乏人才支撑,现有的数字政府应用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价值,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强统筹管理,推动政用、民用、商用大数据的深层次创新。

  (二)政府数据壁垒现象严重

  政府部门掌握的政务数据,存在着“重视系统新建、忽视数据整合”等问题,数据壁垒的存在降低了数据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出台有《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但是部门的数据开放动力不强,数据共享开放困难重重。不同的数据源独立存在,形成了“数据孤岛”,数据不能实现资源整合、开放共享、流动应用,数据价值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政务数据标准缺乏统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明确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责任方、格式、属性、更新时限、共享类型、共享方式、使用要求等内容,但是在地方层面,尚未规定统一的采集口径和采集标准,不同部门和区域间的一些数据标准不相同,数据的归集、整合、清洗、应用难度大,数据治理成本高。

  三、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这是我们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遵循。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是当前必须做好的紧迫任务,建议做到“五个加快”:

  (一)加快制定数字政府建设规划

  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编制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做好政策制度安排,通过完善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政策措施保障。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系统整合。政务数据涉及权属问题,可以成立本地的数字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本地化的数字公司,促进政务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数字政府建设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应建立“一个领导小组决策协调,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一个管理中心建设维护,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等工作,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二)加快建设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

  通过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推动“全域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开放,形成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体系,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业组织和公众提供各类基础云服务。要加快建设基础数据库,以及面向政府宏观管理决策、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等各种场景的专题数据库,明确政务数据的政府归属,做好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网络数据的归集管理,为数据挖掘、数据运营、数据治理和数据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三)加快做好政务系统布设统筹

  应注重打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数据和技术通道,将医疗、教育、环保、城管等所有部门的应用系统,统筹建设、统筹布设。通过整合各个政务系统,将政务数据资源进行汇聚,打破壁垒,共建共享,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应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推进,从整体布局入手,加强统筹管理,有效整合资源,全面推进智慧应用示范。地方上可以通过建设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建成全市大数据支撑平台、日常综合管理平台和应急协同指挥平台,汇聚政府、社会和网络数据资源,实现政府管理社会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协同指挥能力,从而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加快完善数字政府应用场景

  全国已经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数字政府的两大应用系统。应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善于运用“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系统,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减中介、优流程,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切实加强“管”,建好用好“互联网+监管”系统,做到与执法监管等数字化应用系统的紧密衔接,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实现全方位的“无见面监管”。数字政府需要突出执行力建设,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减少政策执行外部环境的制约,防止执行中的“中梗阻”“低效率”“脱型走样”等问题,依靠数字化提升行政效能。

  (五)加快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

  应建立科学决策应用分析系统,以数字政府的一体化数据平台为支撑,把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数据归集起来,通过数据共享,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要运用数字政府的大数据改善、保障民生,解决好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户口迁移、登记、注销不方便问题,高龄老人津贴领取不方便问题,中小学生转学难、学籍就读证明共享难问题,出生医学证明共享应用问题等。运用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果,推动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健康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相融合,更好地解决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课题组主持人:刘涛 程鹏 课题组成员:崔璨 李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