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关于加快中国白银城建设 推动产城深度融合的调查与思考

  济源示范区社科联课题组2023-01-16

  2017年济源获批成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扭住“产城融合”这个关键,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有色金属产业特点和全域发展规划,2018年高标准启动实施了中国白银城项目。当前中国白银城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境?在产城深度融合方面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应?为此,本课题组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加快中国白银城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白银城项目是济源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多年来,济源白银产业虽有发展,却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较低。建设中国白银城有利于做大做强做优白银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有色金属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助力济源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彻底改变济源有色金属产业“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印象。

  (二)产业和市场发展的现实需要

  白银不仅工业用途十分广泛,而且白银饰品产业在制造业总需求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为白银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白银饰品深加工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消费群体以中高端为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是潜在的白银饰品消费市场。中国白银城将从原料的生产、冶炼,到制品、饰品的生产加工,到产品在流通领域的批发零售全产业链发展,提升集聚、辐射、引领作用,辐射周边庞大的消费市场,致力于建成中西部最大的白银批发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最具特色的白银城。

  (三)加快济源“产城人文绿”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随着济源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进程的加快,不仅要满足产业与城市功能的配套与完善,更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多要素体系的融合发展。中国白银城通过构建集白银生产、研发设计、检测检验、贸易流通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发展;通过增强产业吸纳能力,加快人才集聚;同时,通过白银产业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外提“颜值”、内修“气质”,拓展产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产城人文绿”深度融合。

  二、中国白银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贵金属原材料的深度研发有待加强

  济源聚集了30多家饰品原材料生产企业,年产大量黄金、白银、铜及铜合金、锌及锌合金、铅等贵金属。但是这些原材料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在深加工、新能源、5G等新兴、高端行业的应用较为有限。仅仅依赖于低廉的原材料价格,不深耕原材料的深度研发,将不利于广泛地参与国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也终将难以打响中国白银城的品牌。

  (二)白银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有待优化

  中国白银城项目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思礼片区、虎岭高新片区、玉川片区和东湖片区。目前各片区已初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板块,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调研中发现,在思礼片区、沁园工业园都集聚白银饰品相关产业,且存在同质化、规模小等问题,随着白银饰品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问题的弊端可能会暴露出来。现在全球约70%的白银主要是工业用途,市场空间非常大,但是在工业用银深加工方面的定位和布局相对滞后。

  (三)白银饰品行业影响力有待提升

  济源白银等金属产量在全国占据一定地位,但白银饰品产业中,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不多,市场占有率不大,且各个企业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很好地形成产业规模。因此,白银饰品产业的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便与全国最大最具特色的白银城的定位相匹配。

  三、加快中国白银城建设,推动产城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立足长远,科学谋划

  1.进一步调优产业布局。坚持科学的发展规律,着眼长远,明确区域功能和发展重点,形成不同片区错位发展的格局,形成和谐共生共荣的发展局面。鉴于不同片区的基础和发展优势,建议打造“一城四区”发展模式。“一城”为“中国白银城”,“四区”为思礼片区的“生活用银深加工集聚区”、玉川片区的“工业用银深加工集聚区”、虎岭高新片区的“白银饰品深加工集聚区”和东湖片区的“白银产品展示交易区”。

  2.打造白银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倾力打造白银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可下设白银文化研究所、白银深加工孵化中心、白银国家级检测中心、投资理财服务中心、品牌连锁运营中心、电商服务中心等部门,加快形成产业链条完整、配套完善、集聚效应明显的集群发展新优势。

  3.增强民众参与意识。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宣讲会、印发传单等形式,及时公布有关规划、建设等信息,增强民众的知情权及参与意识,并及时积极回应民众呼声,提高民众的认可度,提升认同感。

  (二)创新驱动,品牌引领

  1.打造特色自主饰品品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主体意识,争创自主品牌,并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及研发、设计、工艺水平的提高。深度挖掘愚公移山文化、卢仝茶文化、黄河文化等,与白银元素相结合,夯实白银产业科技基础和文化底蕴,打造一批白银饰品品牌企业,塑造一批富有济源地域特色和文化意蕴的白银饰品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2.培育白银产品公共品牌。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培育白银产品公共品牌。争创自主商标,生产端采取“1+N”的母子品牌模式,依托白银国家级检测中心,以使用公共品牌的产品标准、济源生产等为准入条件,为企业产品授权获得公共品牌二维码标贴;销售端按照统一LOGO标识、包装、展陈等品牌要素,实行标准化的退换货、保养咨询等售后服务。将公共品牌的白银产品作为政府和企业外宣的重要产品,作为济源对外交往的首选礼品。

  3.开发白银产品体系。分层次、分类别打造完整的济源白银产品体系。紧盯市场需求,从基础原材料生产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延伸,推出镀银、银合金等工艺品、首饰用银等产品;推出电子银浆料、纳米级银粉、银感光材料等工业用银产品;打造“白银+”系列产品,以“白银+文化”“白银+旅游”“白银+餐饮”等打造完整的“白银全产业链+互联网”发展模式,对所有产品实施大数据管理。

  4.建立与白银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一是借智。借助国家级有色金属研究院所、知名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或通过与博士服务团合作,帮助企业攻克难关,寻求新突破。二是引智。推动建立白银饰品创意设计中心、设计师联盟基地等,吸引大师入驻,打造区位洼地里的人才集聚高地。三是育智。进一步联动政、校、企,完善构建产业人才供给体系,探索建立白银学院,搭建“产学研资用”一体化平台。四是留智。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保持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也要留住现有的人才,让更多的人才落地生根。

  (三)加强营销,扩大影响

  1.将白银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把传承发展白银文化作为历史责任,作为产城融合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度挖掘白银元素、白银文化,将其融入城市街区、城市建筑、“城市家具”等,融入群众生活,持续提升白银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2.加快推进中国白银城工业旅游发展。将中国白银城纳入全域旅游规划,高端设计“全域旅游+白银产业”工业旅游线路。加快白银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白银工业旅游示范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白银文化旅游目的地等。组合旅游资源优势,在现有景区设立白银产品展柜,实现观光工厂与现有景区之间的有效串联,融合发展。

  3.培育消费市场。通过设立工厂开放日、举办“中国白银节”、创办展销会等方式,增强民众的参与和体验,提升民众的认知度,发掘和培育本土消费群体。同时,在国内景区、商超、机场、高铁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开设济源白银产品品牌示范店,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消费市场。

  4.加强营销力度。一是借助重大活动营销。积极承办中国国际白银年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度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争取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白银城”称号,争取举办国际银饰产业博览交易会,条件成熟时开设国外直营渠道。二是借助重大品牌营销。争取更多国内国际重大赛事的奖杯奖牌使用济源白银,进入首都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成为接待礼品。三是借助新媒体营销。在网络直播等基础上,积极拓展与京东、唯品会等平台合作,并加强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力争打造全国最大的白银产品直播基地。

  5.打造中国白银城教学基地。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济源白银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打造愚公移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干部学院得天独厚的学员资源,使得来自国内外各层次、各类别的学员成为中国白银城的宣传员。

  (四)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1.搭建全产业链招商服务平台。强化全产业链招商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进行招商,持之以恒,最终产生“葡萄串”效应。商务部门要联合金融、咨询、法律、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共同搭建中国白银城全产业链招商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专业服务机构搭建合作交流的新桥梁。

  2.当好企业的“引路人”“陪伴人”。加大后续关怀力度,当好企业的“引路人”“陪伴人”,通过“保姆式”亲情服务,让企业项目不仅进得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以商招商的热情。

  3.成立济源白银产业协会。整合30多家白银饰品原料生产企业,成立济源白银产业协会,并明确协会相关职责。可建立协会党总支,推动支部引领协会、协会引导企业,立规范、强管理、抢市场、促创新,不断提升行业发展影响力。

  (课题组主持人:黄盼 课题组成员:薛树家 郝欢 梁翠华 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