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以更大力度推进河南营商环境改革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2023-01-16

  近年,河南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着眼未来河南发展大局,持续提升对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革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竞争力,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当前河南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对市场的微观监管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产权保护、建立信用体系、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而正是这些方面影响着营商环境的优劣。好的营商环境意味着较高的市场效率、较低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进而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政府税收和居民收入。可以说,营商环境是决定经济活力、影响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优化营商环境,就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释放新的发展红利,激发新的发展动能。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学当中的技术因素是指利用人力资源和资本投入生产而实现产出的效率,其中的因素既包括了科学技术水平,也包括制度因素和生产经营水平。因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泉。

  不仅如此,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助于破解一些领域和地方企业的交易成本较高,以及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补短板”的实践路径,以及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的必然选择。同时,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应对经济下行期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问题,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产业升级,以及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提升国家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新趋势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迈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必要条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营商环境改革能够有效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因此,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营商环境改革是提升国家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新趋势。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过去资源投入驱动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因此,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改革的竞争、营商环境的竞争,谁能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上赢得先机,谁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企业投资,谁就能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河南作为中部后发省份,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就必然要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和创新人才。只有建立稳定、公平、便利、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降低各类交易成本,才能把国内外优秀企业、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引进来、留得住。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现代交通、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区位、交通、自然条件等的作用开始式微,拼优惠政策等行政方法所产生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不少先进地区都将招商引资的竞争点转向推出新思路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作为提升区域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河南作为内陆省份,不沿边、不靠海,只有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河南营商环境,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才能在未来新一轮的发展大局中抢占先机,在全国区域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应对疫情冲击、提振经济的重要抓手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持续蔓延,许多经济活动陷入严峻的停滞状态。就我国而言,无论是供给侧的企业生产,还是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受到了重大的负面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面对疫情影响,只有通过改革为经济释放活力,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的弹性和韧性,才能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随着抗击疫情的深入,可以预见,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将会因疫情而出现重组。我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反应快、防控得力,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尤其是我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实现复工复产,使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和机遇,跨国公司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将产能布局到中国,同样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提升话语权。

  在此情况下,只有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河南的营商环境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出更多的政策包,来稳定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才能吸引全世界范围内企业的投资,才能在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重组过程中占得先机、取得优势,从而转危为机,推动河南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原更加出彩打下坚实基础。

  二、深刻认识河南营商环境改革面临的形势

  (一)河南营商环境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近年,河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监管服务方式,营商环境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以来,全省推行“多证合一”改革,采用“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网通办、一档管理”的“五个一”模式,切实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目前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已压减至4个工作日以内;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平台在基层普及使用,2019年,新设立市场主体全程电子化办理的占比达到了90%。落实税收减免政策,企业税收成本降幅明显,出台企业降费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费用负担。网上办税比例达到98%,有效节约了企业时间成本。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大幅压缩通关流程和办理时限。以公平竞争为导向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紧盯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三项司法指标,制定49条服务保障措施,公平竞争环境稳步改善,涉商案件执行效率提升,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同时,以构建清新型政商关系为导向,创新政商互动机制,全面降低政商沟通协调成本。完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

  (二)当前河南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面临的机遇

  一是中央对于营商环境改革的大力支持。中央领导多次对营商环境改革提出要求和指导。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组织实施营商环境评价,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北京、上海的先进经验进行复制推广,为营商环境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当中,就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方面之一。

  二是疫情期间的惠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借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级政府为应对疫情对于经济发展的冲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纷纷出台惠企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精准服务。例如,进一步优化网上审批业务,实现无纸化办公;由政府领导挂帅作为“产业链链长”;为中小企业组织网上推介会,实施“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服务;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为企业发展减负……这些政策方面的创新,为疫情过后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是疫情冲击为产业转型带来了机遇。中国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也是重要的研发基地和产业枢纽,疫情以来,中国及时复工复产,体现了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抗击疫情期间,涌现不少消费新热点,“云办公”“宅经济”及在线教育、直播卖货、智能配送、医疗健康等领域表现突出,体现出我国具有创新性和竞争性创业环境,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面临着重组,那么,当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把握机遇,将会实现营商环境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向促进。

  (三)当前河南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面临的挑战

  首先,经济下行、金融市场风险交织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可能下滑,为此,要扩大财政支出拉动需求、减税降费缓解企业压力。同时,要应对疫情反复的风险,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疫情带来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重组的机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要主动应变求变,抢抓机遇,推出强有力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也只有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竞赛中抢先一步、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全球经济变革带来的机遇。

  再次,各方面对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准备不足带来挑战。目前河南省虽然在营商环境等政务服务“硬环境”方面有所改善,但认识不到位、政府不作为不担责、主动服务意识不足不强等仍严重存在。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

  三、以更大力度推进河南营商环境改革的着力点

  (一)疫情期间的惠企政策要常态化

  以优化环境的确定性应对疫情对冲的不确定性,在抗疫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河南和全国其他地区都推出了大量的惠企政策。这些政策中不少都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如:应对企业复工中的现金流问题,减免税费、延期纳税;增加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融资便利服务;行政审批从线下到线上,扩大各项业务网上办理的比例,减少人员接触;等等。在创新行政管理服务的方式方面,实行在线审批、在线纳税服务等。针对企业和商户销售出现困难的问题,市长、县长纷纷到网上在线“带货”;利用大数据平台组织企业进行供销对接;等等。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立足当下、雪中送炭,也是放眼长远的深刻变革。抗击疫情的惠企政策,有的是临时性举措,有的则可以形成常态化机制。疫情期间,“云办公”“宅经济”及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政府服务中的作用,将更多的办事流程通过线上完成。此外,在营商环境改革中,要更加注重网络经济形态的发展,通过新基建的发展为网络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并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为网络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主动对标,加快营商环境改革

  河南作为内陆后发省份,部分干部群众观念相对保守,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要对标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和发达地区经验,知耻而后勇,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改革。

  针对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选取的指标,也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注册、获取建设许可、获取电力、产权交易、纳入信用体系、产权保护、纳税、国际贸易、执行合约、政府采购等环节的用时和成本指标,要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务求实效,使企业办事更快、更省时。建立以评促改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的评价和提升的正反馈循环,推动河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学习新加坡、韩国、日本以及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苏等地的有益经验,立足于河南发展特点和重大战略,在改革创新中对标先进找差距。一方面不断提升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硬环境,另一方面加快体制机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软环境建设,破解营商环境建设的难点、痛点。要打造营商环境优化的体制机制,营造“亲商、安商”的发展氛围。

  (三)大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要求。要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和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更好地肩负宏观决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以提高政务透明度、政府工作效率和政策稳定性为目标,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使企业规范经营受保护,政府服务管理受监督。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使企业和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加贴心、更加便利的高水平城市服务。一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以航空、铁路、城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品质和人居环境,加快建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机制,突出城市建设特色、城市文化氛围以及人文关怀。二是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大力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休闲、养老等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快捷、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三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构建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四是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的政策体系,优先满足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保障。

  (四)凝聚共识,发动各界广泛参与

  一是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将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公平竞争、自由开放观念贯彻到位,使之深入人心,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传播各级政府保障和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好声音”和“正能量”,切实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在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建立和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通过政策公开、开座谈会、建网络平台以及向企业派驻“服务员”等形式,鼓励企业向政府反馈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邀请企业参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设计,使营商环境优化更符合河南发展实际,更能够激发民间发展活力。

  三是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鼓励和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组织,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财务、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中介和服务。培育具备多元化市场服务功能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

  (课题组主持人:喻新安 李新年 课题组成员:李斌 武文超 于善甫 齐善兵 张红朝 魏征 张怡辉 马欣 喻晓雯 杜文娟 全坤强 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