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2020年政府的重要工作,刻不容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增加2万亿元特殊转移支付,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靠市县落实,省级政府要当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相信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要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一、强化省会都市圈带动战略
城镇化、工业化是河南省发展的根本驱动所在。近10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年有160万人由农民转为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13倍,人均消费支出提高了1倍,按每个转移人口拉动10万元新增基础设施投资的口径计算,10年就有16万亿元。对河南来言,就是要“强马优车”,集全省之力提升郑州都市圈能级,加快其极化进程。主要在增量,尽量不动存量。把握国家在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上“重人轻物”、在生产力布局上“重马轻车”、在资源配置上“重匹配适应,轻绝对均衡”的三个导向,强化“三个匹配”,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总体效率。
一是土地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相互匹配。抓住新一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的机遇,争取将郑州大都市区“1+4”市列入国家第二批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试点。调整“县级平衡为主、市级调剂为辅、省级适度统筹补充”的补充耕地统筹机制,可考虑将省级直接统筹20%的比例提升至30%—50%。将既有土地指标主要集中于郑州大都市区,特别是郑州主城区的空间拓展,并加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闲置建设用地挖潜,做到土地收入与城建资金的长期总体平衡、当期地块与重大项目的短期时间适配。
二是强化人口流动引导与城乡体系优化的相互匹配。前瞻考虑未来河南城乡体系由“橄榄型”逐步向“哑铃型”演变的趋势,在新一轮规划中前瞻性提高人口承载上限,持续实施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和更加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加速郑州的极化进程。按照人口流动趋势,优化公共服务投入和基础设施布局,做到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人口规模匹配适应。在乡村迁并过程中,要有代际跨度的历史耐心,避免强行限时推进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
三是强化行政区划与城市功能的相互匹配。研究郑州大都市区内区划调整的可行性,支持郑州向北跨黄河发展、向南拓展空间,将长葛、新乡平原新区划入郑州紧密协作区,推动中牟、荥阳、新郑撤县(市)改区,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同时,对洛阳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可考虑开展偃师市、孟津县的撤县(市)改区的可行性研究。
二、稳住产业基本盘
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通过创新驱动、数字引领、管理提效、品牌增值,加快“转型存量、崛起增量、夯实基础、布局未来”,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
一是统筹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崛起。既要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数字化改造来“升级旧车”,加快食品、装备、材料、电子、轻纺等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进程;又要在技术、产业变革中“铺设新道”,培育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5G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超前布局新型材料、区块链、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等一批有望引领产业变革的领域。把握后疫情时期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加速渗透的趋势,推动传统产业技术、生态、企业组织、产业布局和业态模式的“五个转型”。梳理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增建新型共性技术平台,培育贴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落实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支持政策,构建自主创新产品大规模市场应用的生态系统。
二是工作重点由聚焦产业向聚焦企业转变。建议弱化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差异化、选择性政策,加大以基础能力建设和激励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功能性、普惠性政策供给。以“抓两头、促中间”为着力点,推动市场主体升级,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提升引领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
三是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土地二次开发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政策。开展产业集聚区土地的逆周期收储与盘活,积极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园区生态综合改造。
三、培育强大国内市场
解决好居民消费能力、消费预期、消费产品和消费环境等问题,以供给提升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强化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消费的长效互促机制。
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动人口向城市特别是都市圈等优势区域集聚,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防止房价暴涨暴跌,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是提升居民消费预期。统筹推进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前瞻谋划应对老龄化举措,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规模,培育居家上门服务提供主体,鼓励开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逐步将困难群体中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纳入长期照护最低保障范围。
三是统筹推进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领域结构和空间结构,“稳”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增”制造业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和先进制造业投资,“扩”数字、信息、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未来经济、人口重点承载区域的定向投资,严控资金流入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强化对新型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等标志性项目的前瞻谋划。大胆探索基于资金侧的投拨、投贷、投募等投融联动模式,抓好“谋、投、融、管、退”五个关键环节。
(作者系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