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疫情形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又承东启西、接南连北,认识到其特殊地位的同时,也要体现如履薄冰的警惕、见叶知秋的敏锐。基于此,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要体现“六心”。
一、守初心
2020年是如期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收官之期,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无疑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然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也是考察党员干部在和平时期坚守初心的“试金石”,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二、下决心
一要敢打“硬仗”。面对2020年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两场硬仗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如期实现战略胜利。二要勇树正气。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指示,树立奖惩分明、不问出处、唯才是用的干部选拔任用导向。三要力保民生。因地因时复工复产,保障消费必需品供给稳定,稳定市场价格,坚决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发国难财的无良不法行为。四要强稳基础。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近亿,尤其在国难当头,高度认识到粮食对国家稳定的战略作用,抢抓春耕时机,促进农业生产,同时借此机会全面了解全省粮食等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三、强信心
适时发行地方债券,营造宽松经济发展环境;及时公布各个行业复工复产基本情况,稳定经济发展预期;贯彻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着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分析此次疫情潜在的经济发展机遇,以推进智能制造智慧产业大发展,投资“物联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完善社会突发重大事件治理信息交流机制,通过建立上下层级信息及时沟通机制、统一数据信息披露口径、适时更新社会物资收发及紧缺物资分配方案、建立群发性自愿救助行为的管理协调机制,通过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提升政府、社会公信力。
四、显细心
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关注重点区域、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直至最终全胜;制定熟人空间、公共空间、医疗空间的隔离与净化标准;建立疫情防控原则和规范流程,充实基层疫情防控物资供应,指导基层科学防疫;建立与健全基层在外人员信息沟通平台,以便根据时空距离、事件传播规律、人口迁徙轨迹、医疗资源储备、交通条件等,提供事前防范建议,减小社会资源内耗;完善疫情信息发布与舆论正向引导机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对善意的批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充分利用新媒体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五、要贴心
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防疫措施不妥之处;对参加一线抗疫人员的家属予以应有的关心慰问;对各级组织的疫情防控人员予以身心关怀;调研并寻求社会不同群体间防疫矛盾化解之道;发动心理教育行业加入“新冠肺炎疫后综合征”患者心理救助辅导;及时关爱慰问乡村社区等基层困难群众、罹患群众;各级基层组织定期进行卫生防疫公共服务;解决因防疫隔离给群众生产、生活上造成的燃眉之急;简化企业复工复产各项证明,协助企业落实急缺防疫物资。
六、落实心
健全灵活的防控指令收放机制,尽快消除因前期防控指令条块化与分散化对疫后社会生产发展恢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根据全省疫情防控风险等级标准,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县以村(社区)为单位,动态监测、适时调整;各级政府可分行业出台并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让复工复产企业得实惠;科学引导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发展;激励返乡务工人员就地择业、就业创业,为当地产业发展、振兴增添活力;通过打“亲情牌”,让30%的常年频繁流动的河南人实现“子养老、父教幼、夫妇聚”,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奠定人气基础,并借此机会提升乡村卫生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定疫情防治科技攻关、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建立社会突发重大事件治理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共同参与机制;优化财政专项经费结构,健全公益性科研项目公共财政支撑制度,稳定社会重大领域科研经费投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对党员干部而言,不论是在处置社会突发重大事件,还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面小康,“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