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打通连片贫困地区与周边地区联系的毛细血管
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之所以贫困,就是没有能力与外部市场进行能量交换,从而陷入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表现为区域性、整体性下沉,与社会化大生产脱节,被排挤在社会分工体系之外。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寻求城乡要素的对流,从而让来自“高地”的城市的先进要素进入乡村,与乡村的资源结合,实现乡村发展。对此人们的认识已经很清晰,那就是连通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瞄准发达地区大企业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建设产业园等。扶贫是一种公共行为,政府在攻坚期内尤其是前期主导贫困地区发展十分必要,也很有效。在脱贫过程中尤其是进入攻坚战的收官阶段,如果我们依然采取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一味抓大放小,强行达标,就会欲速则不达。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连通这些主动脉的同时,要去关注、发现、培育和疏通那些处于末端的毛细血管,其中最典型的包括小产品、微企业、小村小镇,各种在外打工就业者、上学者。不仅仅是与企业家打交道,还要与包括文学家、画家和文化工作者打交道。要扩大社会动员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把这块僵化的机体激活,才能实现发展。现实中出现“驻村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就是由于我们脱贫的心情过于迫切,扶持过度,与当地的社会脱节了。实际上这些贫困县摘帽之后依然还是相对贫困地区,贫困问题是发展的伴生物,不会消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大干多少天摘掉贫困帽的思维是不可取的,取得的成果也是靠不住的。
二、要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培育新型绿色生态产业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即它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入较高阶段时提出的。这意味着乡村振兴包括贫困地区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其本土不经历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是由于外部先进要素的溢入和外部市场的拉动,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实现本地绿色资源与先进要素的结合,实现一种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全新的产业“跃升”,从而带动乡村全面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业化、城镇化进入较高阶段语境下的乡村产业和扶贫产业,是一种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产业,其既不同于工业文明主导下的大工业,也不同于还没有从传统农业文明中脱胎出来的传统农业及加工业。因而,这种产业的生成和发展不是现有城市产业的简单转移和下乡,也不是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既有存量的规模扩充,而是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城市最先进的生产要素与乡村最本真的绿色生态资源相结合的全新产物,是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的概念,不能沿着发达地区结构调整的老路去跟着走,现在已经是过剩经济了,必须到城乡居民对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新需求中去寻找和捕捉。
三、要深入研究和对接城市市场,进行专业化的谋划
连片贫困地区脱贫与乡村振兴都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入较高阶段时提出的,所以说两大战略的实施虽然内涵不一样,但是在对接城市,通过引入先进要素,满足城市中高收入群体的需求,实现发展的主题是一样的。像现在的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就是这个思路,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满足。城市与乡村进而与贫困地区不在一个发展层面上,前者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塔尖,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思维方式、文化层次、消费理念、需求层次等,与乡村人口差别很大。可以说乡村和贫困地区是一块没有经历过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洗礼的地方,处于发展链的低端。城市人口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滋生出了乡愁,乡村可以通过满足这种需求取得发展、脱贫致富。但是“乡愁”是一种情绪,其消费过程是一个审美过程,你提供给消费者的场景和产品必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在满足过程中,处于低端的乡亲们认为美的,处于高端的城市消费者不一定认为美;或者说消费者需要提供的乡愁产品和场景,我们发现不了,营造不出来,那么供需就错配了,就达不到目的了。简单地涂涂抹抹和传统再现不能满足“乡愁”。就展示乡村而言,我们乡居者也不能过于自信,要引入专业化的策划创意团队,以新的理念,用专业精神去发现和打造乡愁供给品,满足新需求,求得新发展。
(作者系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