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三农”领域最为突出,农村要素市场发展明显滞后,单靠要素堆积的发展无法适应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战略要求,亟须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推进农村要素配置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从要素端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工业化、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和虹吸效应导致资源要素在城乡分配上存在片面性、不公平性,突出表现在“三重三轻”:投入结构重经济社会显性指标,轻农村公共社会事业隐性指标;投入资源要素重“物”轻“人”;投入理念重近期发展轻可持续发展。囿于自然条件、现实基础、体制机制等因素,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仅靠农村自身是难以做到的,现实条件下亟须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既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也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要深入推进城乡各方面要素融合发展,围绕“人、地、产、融”下功夫,多策并举、多管齐下,重塑城乡关系,形成新的城乡结构,展示优美城乡形象。
一、推进城乡要素联动配置
在打破不平等规则和各种体制障碍的基础上,突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一是将农村先天资源要素全面纳入市场化轨道。从农产品到土地再到农村特种资源全面建立城乡平等交换机制,需要以特殊形式、特殊价格进行转让的,相应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二是强化后天要素禀赋的培育。在金融领域,要增强农村资产确权颁证,资产处置市场健全与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等改革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在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与服务供给上,要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中增强政策的配套性。三是打造要素联动平台。加快推进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探索,在健全城乡人口迁徙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方面先行先试。四是建立城乡要素流动载体。加快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要围绕工商资本的要素需求结构增强农村要素市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与配套性,开展工商资本入乡发展试点,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形成承载城乡要素跨界配置的有效载体,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依法享有相关权益。
二、推进资源融合、链条优化
这是培育新的产业形态、打造新的增长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城市各类优势主体进入农村,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企兴村的机制,带动各类产业加快发展和融合创新,延伸优化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联结机制和承载平台,包括建立城乡信息沟通机制、共建产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等,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的多层次对接。
三、推进“三农”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
以疫情催生的农产品物流、销售新模式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条的大数据建设或数字化转型,依托城市“大脑”或控制中枢推动建设高水平的农村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管理系统,精准对接城乡资本,以闲置资产、人力资源扶持城乡电商、微商平台、直播平台发展,打造城乡交流载体,打通“城乡商品互融互通最后一公里”,让工农业产品和城乡需求直接对接。
四、促进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
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和严格的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实施城乡统筹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城乡联结的冷链物流、城乡农贸市场一体化改造、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布局、市政供水供气供热向城郊村延伸、乡村旅游路产业路等城乡联动建设项目,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推进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智慧社会的建设等。基于填平补齐的需要,当前要把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放在乡村,加快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升级。
五、重点解决土地要素供不应求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之价值的充分体现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推动实现农民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路径。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要充分发挥“地”的价值和作用。过去数十年来,农村土地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得十分有限,更多的是集中在地力的涵养和开发上。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把充分发挥“地”的价值和作用放在突出位置上。应在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前提下,运用好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通过“三权”分置,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行现代化生产模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尽快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指标可来自基本农田的政策,引导一般农田设施农业用地指标流转用于基本农田产业项目上来,加快落实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用作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来源的政策,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县级土地储备公司和融资平台公司参与相关农村产权流转及抵押的改革发展路径。
(作者系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