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于河南而言,作为新兴工业大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产业链现代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2019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产业链现代化”首次进入人们视野。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在国际竞争加剧、国内部分制造业产业链外迁加速的背景下,中央做出上述决策部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针对性。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产业链、供应链问题更加引人关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是“六保”任务之一。
所谓产业链现代化,就是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组织模式和经营理念,使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相对的概念。产业链现代化包括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价值链高端化等四方面内容,简称“两性两化”。
二、河南产业链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产业链现代化具备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条件。一是产业整体实力雄厚,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二是产业体系非常完善,拥有40个工业行业大类、182个中类。三是集群发展态势显著,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民权冷谷、长垣起重机和卫材、郑州速冻食品等产业集群,闻名全国。四是高新精尖项目加快布局,白沙科学谷、龙湖金融岛、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产业园、鲲鹏产业生态基地、人机智能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落地布局。此外,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水平均有所提升。
与我国其他工业大省和经济发达省份的横向比较分析表明,河南产业链现代化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河南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技术创新能力偏弱,产业结构总体偏重,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偏低。
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一)着力强化基础支撑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四基”突破清单,聚焦钢铁、铝、超硬材料、尼龙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推进5G、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提升工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全化水平。
(二)着力构建创新体系
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补齐创新链短板,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或者联合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三)着力做实集群强链
紧密结合此轮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聚焦主导产业,以“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围绕河南制造业“556”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打造广泛联结、紧密互动、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产业链链长制由新兴产业推广到传统产业。
(四)着力培育企业梯队
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孵化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对标对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提供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政务服务。聚焦企业发展各阶段需求,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难点、堵点,提供针对性服务,加快产业生态体系升级,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六)着力汇聚高端要素
制定更具灵活性和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开展产融合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金融资本服务产业链现代化的能力。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