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是产业兴旺,破解路径是居住方式服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就是怎样有利于产业发展就怎样实施,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地方就不要搞。乡村能否振兴,取决于产业特别是非农产业能否兴旺。产业兴旺了,才能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产业特别是非农产业的发展有其客观条件和规律,不是所有乡村都具备产业兴旺的条件,从而都能够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河南实际出发,把中央精神与河南实际结合起来,在回顾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乡村产业兴旺的条件和前景,优先在那些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广阔的村布点,坚持质量第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大呼隆、搞运动。
一、河南在“三农”方面的经验
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强调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河南作为“三农”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三农”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产品供给迅速增加,长期困扰我们的温饱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二是免除农业税,农户不再上缴乡村统筹提留,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优化了干群关系。三是引导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广开农民增收渠道,大幅度增加农民的工资收入,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四是规划建设永久性基本农田,确保粮食产量持续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分析总结以往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河南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发展趋势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
二、“三农”经验教训的原因分析
对一般农村的本质和局限性缺乏清醒认识。农村又叫村庄,是传统农耕时代人们的居住方式。回溯历史,在渔猎、游牧时代,人类逐猎物、水草而居;当人类的生产方式由渔猎、游牧发展到种植农业,与此相适应,居住方式过渡到筑室定居,形成固定聚落,产生了村庄;随着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非农产业占比越来越大,传统农耕时代的小规模分散居住向大规模集中居住转变,形成城市。可以说,逐猎物、水草而移动居住是与渔猎、游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居住方式,固定的村庄是与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居住方式,城市是与现代非农产业相适应的大规模居住方式。从发展趋势看,一般的村庄居住方式不适应现代非农产业发展的要求,多数人需要向城市居住方式转变。
居住方式转变滞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放眼国内外,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即城市化水平越高,非农产业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低,非农产业越落后。原因就是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口的大规模集中居住,反过来说就是人口的大规模集中居住有利于非农产业发展,小规模分散的村庄居住方式不利于非农产业发展。亚当·斯密已经证明,分工协作能够提高效率。规模与分工水平正相关,即规模越大、分工越细,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规模越小、分工越粗,成本越高、效率越低。一般农村由于规模小,达不到很多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最小必要规模。比如城市有大商场、大饭店、大医院、专卖店、影剧院、洗浴中心等,农村没有,就是早餐摊点、理发店、手机店、照相馆等一般农村也很难见到,因为村庄规模太小,强行设点必然亏损。在经济短缺时代,农村工业有其发展空间,确有一些村庄靠发展工业富裕起来。进入产能过剩时代,市场竞争加剧,需要工业企业持续不断推进技术进步,那些远离城市的一般农村企业技术进步的难度大,很难在与城市及其周边企业的竞争中胜出。在人均1亩耕地的情况下,多数农民靠农业致富的可能性很小:种粮食收入低,种经济作物、从事养殖业,个别农户、少数村庄可以,一旦推广开来,容易遭遇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以致“种啥啥多,养啥啥赔”的现象反复出现。过去我们给农民出了不少在农村就地致富的招数,也可以找到一些就地致富的典型农户和村庄,并不遗余力宣传推广,但对多数农民致富的效果相当有限,说明多数农民在一般农村就地致富相当困难。倒是放松管制以后农民自己找到的增收途径效果良好,这就是进城务工经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进入工商业时代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必然性。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开阔了农民视野,提高了农民素质;另一方面,农民工不能在务工城市安家,也产生了春运潮、留守老弱妇孺、“空心村”“空巢”等一系列问题,增加了经济社会成本,制约了城市发展,凸显居住方式转变滞后于生产方式转变导致的诸多弊端。
思维惯性制约居住方式转变。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定律叫惯性定律,心理学中也有一个惯性思维也叫思维定势,就是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使人们的认识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村庄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是农耕文明的源泉和载体,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精神母体。因为绝大多数人,包括现阶段的多数城里人都是出生、成长于农村,与农村有一条看不见的“心理脐带”,“乡村情结”很浓。“谁不说俺家乡好”歌声嘹亮,豫剧《朝阳沟》长唱不衰,陈星的《流浪歌》唱哭了多少人,乡村游、农家乐、地锅饭生意兴隆,说明关于乡村的思维和情感惯性相当强大。即使人们进城就业、居住比在农村老家条件好很多,“乡愁”这种感性多于理性的怀旧情绪仍然十分浓烈。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对于农村出生成长转移到城市的这一代人,这种心理情感现象难以避免,可能要到他们在城市出生成长的下一代人,这种对农村老家的怀旧情绪才会淡化乃至消失。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相当一些人难以认识到农村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很难接受乡村将趋于衰落乃至消失的观念,对于“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感到不平,甚至认为农村的衰落是城市剥夺农村导致的,埋怨政府对农村支持不力。投资向农村倾斜、“三下乡”支农、建设美丽乡村能够迎合大多数人的这种心理,少数人关于乡村将逐渐减少、萎缩的说法虽然合乎理性,却很容易招致反感、抨击。反过来说,虽然这些城里人思乡情绪很浓,也很愿意常回老家看看,但要真正回老家长住也会感到诸多不便,包括日常生活、购物、医疗、文化等。
工业化城市化趋势不可阻挡。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成绩应当充分肯定。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除城中村、城郊村、旅游景点附近的村,华西、刘庄等在特殊人物带领下发展起来的村以外,那些远离城市的一般农村“空心村”“空巢”现象相当普遍。全国有近3亿、河南有近3000万农民外出务工,说明一般农村产业发展不能满足农民就业增收的需要。民政部2012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1年,全国村民委员会的数量逐年递减,从644万下降到590万,平均每年减少7700个村委会,平均每天减少21个村委会。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年末全国乡镇31925个,比2006年减少81%;村委会和涉农居委会596450个,减少64%;自然村317万个,减少38%。前些年去林州市石板岩镇调研,石板岩镇党委书记告诉笔者:“过去全镇有300个自然村,这些年已经减少到200个,并且还在继续减少。”这些减少的村,有的是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转变成为居委会,有的是随着常住人口的减少合村并镇,有的属于农民离开自然消失,根本原因是与城镇相比,农村增收困难,就学、就医等诸多不便,要解决这些问题成本太高。
分散的乡村不具备聚集效应。经济学家樊纲有一篇发言稿,题目是《当务之急是发展大城市》,他认为“中国正处在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的阶段,限制大城市而鼓励发展小城镇不符合当前的自然规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聚是基本规律。城市化的基本好处是获得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所带来的规模效益。人为什么要迁移、选择向哪里迁移,考虑的主要是就业、收入、生活、公共服务等。在这些方面,大城市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分散的乡村不具备聚集效应,村村搞基础设施等的成本太高”。与“城市病”对应,有人把农村的这些短处叫作“农村病”。由于思维惯性和乡村情结,很多人盯住“城市病”不放,对“农村病”则视而不见,这是一种选择性遗忘。
三、积极稳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是整个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就村庄论村庄,也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而是要把乡村振兴放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来谋划。让市场机制在城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作用,通过改革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顺应而不是逆反城市化发展趋势,尽可能把乡村振兴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分类,科学规划;因村制宜,区别对待;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刮风,不搞运动。
首先,要正确分类,科学规划。全省这么多农村,不可能都振兴。要以产业能否兴旺为主要标准,分析哪些村能够振兴、哪些村不能振兴,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能一哄而起、大呼隆、搞运动。像林州市石板岩镇已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那些村,很难振兴,强行去振兴,必然导致浪费。20世纪80年代,财政出钱补贴农户建设户用沼气池,现在基本上全部废弃,类似的教训应当汲取。前不久去沁阳市调研,市领导谈到,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厕所革命”,家家户户都安装玻璃钢化粪池,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将来合并村庄时还要拆除,垃圾怎么处理是个难题。这涉及农村工作的前瞻性问题。远离城市的一般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条件比较差,要按照产业决定居住而不是产业服从居住的原则,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农民外出务工,引导支持农民工在城镇买房,尽可能减少在农村建房。山区、滩区等贫困地区要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着力于迁出式扶贫,尽可能迁往城市郊区等非农产业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引导鼓励支持城镇的各级各企事业单位安排贫困人口进城就业居住,根据安排贫困人口的多少拨付相应的扶贫资金,使扶贫资金更多投向城镇,让城镇承担更多的扶贫任务,以提高扶贫投资的长期效益,降低返贫风险。河南省县级经济排前6名的都在郑州周边,说明大城市周边是发展条件最好的地方,东莞、佛山、昆山、张家港等发展快,也是因为地处大城市周边。从发展历史和趋势看,城中村、城郊村、旅游景点附近的村等非农产业发展基础比较好、比较容易接受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创新辐射,应当优先在这些发展基础和条件比较好、成本比较低、投资风险比较小的村优先实施乡村振兴。
其次,要注重内生机制构建,增强普适性。过去曾经参观过一些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看起来确实不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比较高,环境优美,但看不到利润可观的产业。深入了解以后才知道,这些村是依靠政治资源向上级争取财政支持搞起来的。这种靠财政支持堆起来的所谓先进典型,缺乏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普适性不强,外来参观者看了也没法学,推广效果不佳。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避免这种人为堆造的所谓典型,应注重内生机制构建,增强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最后,要注重发展新集体经济,避免旧集体经济回归。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村,往往集体经济家底比较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在准确界定集体成员的基础上深化产权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把集体产权明确到集体成员个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切实加强民主监督,增强内在动力活力,防止旧集体经济体制回归导致腐败发生。
(作者系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