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2019-11-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党中央基于当前我国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并成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推进动力,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找准新的工作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不能再唯GDP

  推进高质量发展,当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原来的那种速度情结,即过分看重速度和总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地方把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这一方面固然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甚至不良后果。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对“短平快”项目偏爱有加,通过大量举债等方式搞“政绩工程”,既浪费了资源,也累积了债务风险;一些地方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跟风发展,铺大摊子、上大项目,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而换取经济的增长速度,结果导致资源环境付出沉重代价。

  今后,必须扭转这种以GDP论英雄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决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在政绩评价中以GDP论英雄的偏好,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上来。二要实施差异化的考核方式。更加重视对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的考核,促使广大干部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精力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来,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三要改变经济发展评价标准和要求。更多地重视就业、质量效益、风险防控、稳定性可持续性,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性指标。如新兴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要素生产率、中高端产品占比、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产能利用率等。

  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努力实现一系列重大转变。一是要从“数量指标”向“质量指标”转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是从短缺经济起步的,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填补“数量缺口”;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个局面已发生了重大甚至根本变化,现在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然而在品质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变“质量缺口”为“质量优势”。二是要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转变。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规模扩张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未来的发展主要不是靠规模扩张,而是靠内涵发展,靠产业价值链不断提高和升级。要完成这个转型,就要推动要素在行业内、企业间的自由流动,实现要素的再配置。三是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当前环境下,我们原来的要素数量红利,不论劳动力、资源还是土地都正在消失,现在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等的不足,要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变革”,必须从根本上突破这个“瓶颈”,提高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等全要素生产率。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变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这五大理念对发展的目的、方式、路径、着力点、衡量标准等都作出了全面回应,是我们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方法,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略、政策和举措,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发展成果。

  第一,要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实现创新发展。当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根本性变化,支撑高速增长的传统动力已越来越弱,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形成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动力。在主导思想、政策设计和创新环境上,要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瞄准重点领域、加快改革开放,不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强化创新意识,培厚创新土壤,优化创新环境,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第二,要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协调发展。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发展方面的一些弊端近年来日渐显露,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硬实力和软实力发展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在经济结构中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等,致使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有关经验和现实表明,在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跨越的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往往因各方面发展的不协调而产生并加深,一些国家正是因此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此,促进发展的协调性,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要以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为目的,实现绿色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属于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蓝天白云本来是应有之物却变成了“稀缺品”,雾霾天气成了人们的“心肺之患”,生态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成了安全问题。今后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以建设美丽家园为目标,下大力气干好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第四,要坚持内外联动,实现开放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大势、不可逆转,我们要积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们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尤其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配置产能和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能力,通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打造利益共同体,主动利用、扩大和引领经济全球化。

  第五,要着力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现在我国社会分配方面最突出问题是贫富悬殊。有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家庭财产基尼系数已超过040的国际警戒线,一些人占有巨额财富,而另外一些人还处在深度贫困之中,在全国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中,有不少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今后我们要切实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健全规范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初次分配机制,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缩小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建设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产业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根本要求和主路径。当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主要反映在创新能力不足上。

  强力推动发展动力转换。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原来我们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出口拉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今后发展动力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实现创新引领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要实现这个转换,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转变上狠下功夫,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动力之源,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优化要素配置,加快培育新动能。要注重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创新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结合、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结合,通过调整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结构,不断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着力打造创新这个核心引擎。积极推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发展的“升级换挡”。切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产业等重点领域集聚,打造创新型的产业集群。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培育新的增长极,实现发展的动力创新、路径创新、内涵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建立完善的现代创新体系。首先,要大力深化科技体制、产权制度、分配制度、金融体制等相关领域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科技成果评价和权益分配等政策,支持各方面人才专心创新创业,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形成更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要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其次,要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弊端,让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加激扬澎湃;要积极开发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占领行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积极培育创新文化,保护创新热情,宽容创新挫折,有效集聚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的创新资源。

  把人才资源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当前创新发展依然存在着主体不强、平台不多、人才不足、机制不活、环境不优等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要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激发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的创新激情,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

  一是要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坚持把提升我省制造业作为主战场,着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产业结构优化、实体经济壮大夯实根基。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发展,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提升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培育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同时,要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长效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形成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的新格局。

  二是要着力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们固有的优势和基础,在新时代面前有的虽然落伍了,但他们仍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我们决不能放弃,要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他们凤凰涅槃、重获新生。要通过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促其“脱胎换骨”,加快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提高精准制造能力,扩大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比例,使其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要强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通过信息化改造做精做强传统产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特别是强化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元器件领域的高端制造能力。

  三是要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的未来和立足点、制胜点,必须高度重视。要通过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跨界融合创新,使创新创业形成燎原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要推动产品、业态和模式创新,实现产业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新兴高技术服务业态,带动社会分工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创新。

  四是要把农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五是要把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我省的薄弱环节,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到重要位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产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培育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服务外包、居民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努力创新生产服务模式,积极发展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要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把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放在服务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幸福产业投资力度,并着力丰富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知名服务品牌,让服务业尤其是幸福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中,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当前供给侧能力水平不高或存在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一方面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另一方面经济领域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集中爆发,主要表现为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供给相对不足,传统产业困难重重,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集体遭遇瓶颈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从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要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供给效率,提高存量供给品质,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率、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力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要在关键领域通过结构性改革挖掘新的增长动能,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提高潜在增长率。再次要围绕中高端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着力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政府要实行结构性的政策,并加强政策的协调性,要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前提下持续不断地优化经济结构;要在现代企业制度、要素市场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溢出制度红利,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既要培育和壮大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主体,又要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既要重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加速动力转换,推进效率变革,提升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又要重视特色,以现代农业、旅游产业、绿色制造和生态环保等为主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经济发展的绿色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特色化发展的协同推进。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通过制度变革与政策调整,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从注重有用性的劳动力向注重发展的人力资本价值的嬗变,破除就业结构、社会保障、居住成本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约束,为人才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创造环境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要更好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稳定企业家预期,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要加大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用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来弥补数量的短缺,形成人才红利,以弥补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必须从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出发,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着力加强六个体系建设。一是产业体系。要通过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二是市场体系。要通过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打造出一个企业自主经营、消费者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良好环境。三是收入分配体系。通过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四是城乡区域发展体系。通过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努力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从而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塑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五是绿色发展体系。通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努力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六是全面开放体系。通过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其次,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度向实体经济加大,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二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三是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布局,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四是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劲动力。五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破除各有关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要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营造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课题主持人:李庚香 王喜成 课题组成员:李新年  张志强  齐善兵 王秀芳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