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也指出“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所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即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的是以更少的要素、资源和成本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密切相关,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中观层面讲,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提升:以产业和空间为载体,以乡村振兴为新的增长点,以创新和环保为支撑。
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河南省产业发展面临着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工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期,河南省目前还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阶段,因此要把握好经济既要快速又要高质量地发展的关键,仍需按照供给侧理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首先,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量的提升,而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解决质量问题,下更大力气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我省情况看,资源环境已经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冶金、建材、化工、轻纺作为我省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不同程度的存在产能过剩、生产工艺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而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这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其次,要引领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近年来,我省立足产业基础、科技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将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类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
第三,要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作为河南的主导产业,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五大产业是支撑河南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迈向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是关键。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我省五大主导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的总体速度,下一步是要沿着这种思路,持续稳定加力推进,以实现工业发展的稳中求快。
二、重视城市三种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环境相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考虑的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空间的作用,而当前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在城市,所以要保证城市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城市实体空间的高质量发展,还应着眼于城市外接空间及外联空间的发展。
首先是城市实体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实体空间发展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内部生产、生活等各种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城市的产业布局、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合理发展的方向等问题。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内陆腹地的自然条件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条件使城市空间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引发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城市运行效率的提高。必须要在突出“高效、便捷、舒适”三原则的前提下,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高城市的土地资源综合效益,发挥核心城市的主导功能。在强化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城市周边地区的重点城镇进行集中建设,把城市核心区外溢产业和功能向这些地区扩散,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格局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性中心,从而完善区域城镇网络。
其次是城市外接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发展城市空间要从区域整体考虑,做到城市间尤其是毗邻城市间的空间发展战略方面的协调,促进主体城市与毗邻城市的融合发展。城市融合发展是城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区域城市体系内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接与互补。推动城市与外接空间的融合发展,使要素资源相互流动、相互叠加,要重视河南省与周边省份城市的紧密联系,按照经济与环境功能整合需求,打造成熟的城市群体空间,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和融合发展,才能集聚更多的资源要素,才能更好地彰显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是城市外联空间的高质量发展。要做到城市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从城市自身空间上升到城市与毗邻空间的相互作用,再由此上升到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城市的空间规划要注重远期谋略,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建立起从城市功能定位、整体策略、具体政策到实施措施的系统性长期战略规划。全球化和新世界经济分工产生了超越国家边界的全球经济和城市网络,在这个大环境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大规模利用世界资源才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河南作为内陆省份,要充分利用“三区一群”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以及区位条件和政策优势,发挥三种丝绸之路(陆上、空中、网上)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通过自贸区战略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拓展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带动的河南境内外外联空间。
三、把乡村振兴作为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省内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之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因为多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源要素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必须让城乡同时发展、城乡互动发展,才能打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
推动乡村振兴,要坚决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产业扶贫上,帮助农民实施产业转型,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的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强化服务人才培养,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乡风的建设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用身边的有德之人互相激励。乡村文化建设也包括移风易俗工程,比如一些乡村陈规陋俗也应该及时摒弃,优秀的文化要传承,但糟粕要摒弃,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乡村文化振兴,也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教育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引领家长,引领社会风气,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家长,引导他们孝老爱亲、以身示范,助推家风建设;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是保证城乡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均等化。第一,实现要素融合,把城市元素向农村投放,包括理念、技术、管理、金融、人才等,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实现体制机制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统筹规划,形成适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合理布局,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辐射农村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尽快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新型小城镇,引领带动一般乡镇的发展,推动河南省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第三,完善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多规合一、有机衔接的全域规划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在重大项目上,城乡联动协作,集中人力、财力资源干大事。切实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行的水平,提高中心城区对乡村的融合能力。
四、以“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这里的创新应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首先,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力最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将投入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效益以“乘数效应”扩大。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近年来,河南的一大批骨干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深化改革等,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路子,接下来还应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此外,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力资源,加快我省从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转换。其次,制度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适应的体制环境,也就是说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协调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源泉。具体来说,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依法全面保护各类产权,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创业动力。我省去年成立了首个知识产权维权机构——中国郑州(创意产业)快速维权中心,为创意产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体制改革,扩大创新机构和领军人才的自主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利益分配应向创新者倾斜,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和效益。
五、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反过来需要更高要求的生态环境。当前,我省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位于全国前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位列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一些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不少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不达标,部分河流断面水质污染严重,部分地区土壤依然存在严重污染现象等。要从投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等方面推进全方位绿色转型,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美丽河南。首先,优美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此,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既要瞄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我们也要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生活的渴求。其次,生态环境影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不管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等,这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取得实效,必然极大地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最终直接反映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方面。第三,生态环境的保护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传统粗放型的、以牺牲大量自然资源而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实际上危害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健康,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如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环保要求,可实现产业循环发展、资源合理利用、污染治理明显、生态产品高产,这些又为经济的可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