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多一点“为文化而文化”的理念

《中原智库》(2018)  赵传海2019-11-26

  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充分表明了河南人民的思想自觉、集体自信和时代担当,必将推动河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新进步。然而,这里有一个观念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即文化建设发展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多一点“为文化而文化”的价值理念。

  一、要突出文化的自身价值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向来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标准。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文化成了经济的工具和仆佣。其中,典型表现有三类:一是文化规划经济化。“文化服务经济、经济驱动文化”,一度成为某些地方政府潜在的指导思想,在文化发展规划编制中设置了诸多经济性指标,追求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二是文化研究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一度成了某些学者津津乐道的口号,在文化建设比较研究中,简单罗列某国某地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而忽略了文化的社会价值。三是文化活动经济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度成为诸多主题文化活动的关键词,把文化当成花架子,把经济当成真宠儿。如在黄帝拜祖大典、河洛文化节等活动的总结和宣传报道中,都强调签订了多少个项目合同,达成了多少亿元投资意向。如果所有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都“向钱看”,那么文化也就萎缩了,社会也就危险了。所以,“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首先就要回归文化本位,倡导“为文化而文化”的发展理念。

  二、要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

  从国家层面看,文化与经济、政治共同构成了社会形态,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三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就是“被人所化”的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就是“以文化人”的崇高伟业。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地委身于经济建设,更不能简单地用货币化标准来评判。从个体层面看,西方世界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贝多芬、雨果、普希金等,中国历史上的老子、孔子、庄子、曹雪芹、鲁迅、齐白石等,几乎所有彪炳史册的文化大师都有崇高的文化追求,“不为五斗米折腰”,既不是“孔方君”的主宰,也不是“孔方君”的奴隶。从文化成果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几乎所有浩如烟海的文化精品都有非凡的文化品位,“不为金钱所左右”,既不是为了金钱而创造的,也不是能用金钱所衡量的。无论是宏观上的世界三大宗教,还是微观上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影响深远,功莫大焉,无不是以文化价值经受历史检验、赢得世人热爱。

  三、要强化文化的本位建设

  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有大量工作要做,大量难关要攻,仅就“为文化而文化”观念视角而言,当前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打造河南文化符号。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从传播学角度看,具有区域特色和精神价值的文化符号就是区域名片,也是区域形象的魅力所在。非常可惜,在交往日益密切的环境中,文化同质化发展成了文化生态的基本趋势,文化符号有所弱化,渐趋模糊。当下,我们应该精准地选择和推介能够代表河南精神和河南形象的文化符号,比如叫响“中”字,画好“河”字,扮靓“双塔”,装点“嵩岳”等。

  二要弘扬河南文化精神。河南在文化方面的比较优势在于拥有悠久而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直接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例如“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等,这些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哲学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都与河南历史文化有关。至于现代形成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更是值得弘扬的崇高精神。刘勰宣传的“文以明道”,韩愈倡议的“文以贯道”,周敦颐主张的“文以载道”,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文化及其建设必须有超越功利主义的弘道精神。

  三要坚持河南文化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市场不应该成为文化的唯一裁判,金钱不应该成为文化的唯一标准。文化工作者及其文化行为和文化作品,都应该建立既有地方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既有现实需求又有思想引领的文化标准,进而坚持文化标准,靠拢文化标准,实现文化标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要丰富河南文化生活。清代章学诚反对“舍天下事物人伦日用,而守六籍以言道”,主张从实际出发,使文化在民众生活中发挥作用。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认为,文化不过是某一民族的生活方式罢了。“文化即生活”。我们需要有文化精英和精品文化,我们更需要有文化大众和草根文化,如果仅有前者,就不能称之为“文化高地”,只有普罗大众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了,才是真的“文化高地”。

  倡导“为文化而文化”,并不反对文化创造价值,也不反对发展文化产业,只是不认同那些从事文化工作而忘记了文化使命的人和事。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