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的核心动力

《中原智库》(2018)  许贵舫2019-11-26

  实施创新驱动,人才是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目前,区域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日益成为区域竞争中的决定性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质量。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有力推动了全省人才队伍建设。但也要看到,当前我省人才培育的总体水平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省现行的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各类人才的期望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一、坚持引才和育才相结合,解决人才总量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

  尽管我省人才有近上千万规模,占全国人才总量的63%,居全国前5位,但是从人才占人力资源总量比例来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湖北、安徽、湖南等中部地区省份,与我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下一步,我省要采取扩大总量、优育存量的方法,多渠道扩大人才规模,多手段提高人才水平,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建立开放式市场化引才模式,推进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积极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培养开发模式,以人才项目为载体和抓手,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引进、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多赢。

  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解决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

  目前,我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严重缺乏。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等数量占全国总数比重均在2%以下。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问题,必须加强高水平大学、骨干特色高校建设,建设一流大学,坚持扶强、扶优、扶需、扶特,重点建设若干优势学科,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统筹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瞄准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海外高层次人才等高端人才,实施住房保障、公共配套服务、家属安置服务、生活社保待遇、出入境便利等方面特殊政策,不断增强国内高层次人才来豫施展才华的吸引力,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予以表彰、重奖。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干事创业

  我省青年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40岁以下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青年人才较为紧缺,2015年我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仅2人,占全国05%。青年人才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我省要紧抓当前人才向中西部省会城市或“二线城市”流动趋势,对研究生、大学生等人才在豫工作,在落户、住房、交通等方面采取多种途径给予生活补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或“筑巢工程”,建设人才公寓,政府和用人单位也可通过发放廉租房或购房补贴等方式,解除人才后顾之忧;同时,在股权期权激励、财政奖励和融资担保、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孵化支持、企业奖补、职称评审等方面,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青年才俊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在河南创业、立业、成业,从而打赢新一轮人才争夺战。

  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积极培育短缺型人才

  坚持需求导向,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网络经济等重点领域人才集聚,推动人才向产业一线集中,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在制造业领域,围绕重大装备制造、电气装备、汽车等重点行业,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在新兴产业集群领域,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集聚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新型专业人才。在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集聚一批熟悉航空经济、金融、现代物流、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等领域紧缺人才。在管理人才方面,大力集聚懂经营、善管理、熟悉国际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家人才。同时,要把柔性引才引智作为提升短缺人才功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客座教授、“星期天工程师”等多种形式,满足经济社会对短缺人才的需求。

  五、提升高等级平台功能,促进人才集聚发展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平台多、功能完善,市场化机制配置水平较高。与之相比,我省存在平台层次不高、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大中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重只有144%。完善平台功能、创建效益优先的平台管理模式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我省要加快“三区一群”国家战略规划平台和郑州航空港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全省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服务业专业园区、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推广人才创新经验,完善服务体系,以制度创新促进人才集聚提高效率。大力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客空间等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功能完善的平台来吸引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六、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

  我省职业教育基础较好,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较强,但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技能劳动者占全省就业人员比重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低于山东、河北、湖北、安徽、陕西等周边省份。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是实施创新驱动的基础,要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相衔接。支持建设一批高效能的实训基地,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建立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打造一支规模相当、技能精湛、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作者系省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