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中原智库》(2018)  张占仓2019-11-26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的打好“四张牌”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

  一、创新驱动的主攻方向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按照产业发展的代际理论,由于一代人价值观与消费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平均每20年左右将出现一轮全面的产业升级过程。我们国家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和整个80年代,最大的发展问题是短缺。伴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降至34%,与过去多少年15%甚至更高的速度相比,出现重大转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经济完成了从缺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此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制造业高歌猛进,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快速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与之相伴而生的普通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步凸显,很多种产品生产过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提出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战略思想。2015年,又进一步提出以创新发展统领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全面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2018年前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多到好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由缺→有→多的过程,基本符合产业发展代际理论演绎的历史趋势。那么,下一步从多到好的发展过程,创新驱动战略就显得特别重要,也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够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因此,中国现在确实历史性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创新将成为未来左右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完成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内在力量,我们必须在创新驱动战略上拿出空前的勇气与智慧,才能够赢得未来,赢得世界。

  二、创新驱动的核心任务是聚集创新资源

  2016年,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我们要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而面对现实,我们河南省创新资源不足,是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所以,聚集创新资源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任务。如何聚集创新资源,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优化创新环境,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形成创新政策洼地,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原大地聚集,是基本的政策走向。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省委省政府从2016年为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中科院在郑州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与支持建设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等,到2017年上半年出台力度空前的一系列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再到最近刚刚出台为45岁以下青年人才建设2万套公寓的重大举措,都彰显出省委省政府对打造创新环境的决心与战略定力。按照这种战略趋势,全省创新资源聚集的速度一定会加快。加上我们在工业创新领域拥有国家原工业部委320个研发机构中的38个,在很多专业领域创新基础比较好,全面提升我们河南省创新能力的条件已经具备,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将会稳步实现。当然,全国各地对于创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我们也要持续向国内外学习,不断研究出台新政策,努力改善创新环境,在全社会营造深层次、多领域的创新政策叠加效应,加快创新资源聚集步伐。

  三、创新驱动的关键支点是创造充分条件吸引人才

  一方面,吸引高层次人才,如持续引进院士、高层次专家等,在各相关领域特别是全省支柱产业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和培育更多学术带头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技术支持;同时,要高度重视国外专家的引进,现在我们河南省引进国外专家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以欧洲各国为主,大胆引进国际专家,以跨国专业合作,寻求更多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我们要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领域,积极培育40岁左右的中年学术骨干,形成越来越多更加具有研发实力的科研团队,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科研力量基础。对于青年科技人才集聚与培养,要有超前意识,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因为创新活力最充足的人才是青年人,特别是35岁以前的青年人才。这个年龄段的人才,知识结构新,对新事物敏感,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激情,最有可能出重大创新成果。按照2017年5月4日腾讯公司公布的全国城市年轻指数,郑州居全国第三和中国北方城市第一,这是一个历史性征兆,说明郑州的吸引力空前提升,更说明郑州地处中原拥有厚重的包容文化,只有包容文化厚重而且焕发出发展活力时,才能够吸引大批年轻人才集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种历史机遇,进一步打造包容文化环境,在包容发展中让一代年轻人大展宏图,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拥有梦想的人才实现伟大的超越,共同为中原崛起奉献青春与热血。

  (作者系省社科院原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