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思考

《中原智库》(2018)  宋伟2019-11-26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当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能过剩,一些规模很大、规模较大的企业陷入困境,直接面临生存困难。主要原因是过去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了,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做大规模、降低成本,但创新能力、档次质量不行。而现在国际市场不景气,加上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海外市场竞争力下降;国内消费者需求升级,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减少。所以,中低端产业面临的刚性过剩,产业不升级、产品不升级就没有市场、很难继续活下去。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一是创新。即抓住“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升级的趋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业态,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组织方式的创新,等等。

  二是精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发展精工制造,提升产品层次和质量。无论在任何时候,创新型产品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各个产业都面临精细化生产的问题,适当增加投入、提高成本才能进行精细化生产。

  三、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举措

  一是出台鼓励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政策。要出台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支持产业升级。

  二是找到行为主体(干事的人)。现在的困难是依靠老的经营主体、依靠现有队伍很难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因为我们多年积累的企业、队伍多经营理念相对固化、擅长老的发展办法、经营办法,依靠他们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引入新的队伍、新的人才,注入活力。也就是说,目前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最缺的是人才。目前各省市纷纷成立人才办,用各种办法吸引各类人才,人才来了、人才集聚多了自然事情好办,这个事情省里、市层面都在做,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甚至有些人才来了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因为来的人才虽然符合我们要求的具体条件,但是来了后有的是没有平台、没有载体、没有团队、缺乏支持干不成事,有的是对照条件来要待遇的,本身就没有能力、没有意愿干事。当前要取得重大突破,需要依托企业、对照重点发展的产业引入国际一流的团队,集中资金资源为一流团队提供最好的支持,在重点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引领全省产业升级。可以围绕主导产业从省级层面谋划一批具体项目,引进和培育国家一流的引领型、实用型创新团队,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如果每年有三五团队取得成功,几年下来全省就会有若干重点产业具有全国甚至全球优势,对全省会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和动力就不一样了。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搞合作创新、协作创新。很多华人在国外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说明华人具有创新能力。中国很多技术人员知识积累已经很好,但是接触不到产业发展的最前沿。站在产业发展最前沿并紧贴市场的应用型创新,才能产生应用价值很高的成果。现在是企业对产业发展方向相对熟悉,但缺乏技术人才,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有很好的知识积累,但对产业化的方向可能并不熟悉,而且没有中试平台。只有加强产学研结合进行协同创新才容易取得突破。

  四是规范市场秩序。目前我们国家市场秩序普遍不好,诚信缺失,消费者对厂商信任度低。不少企业反映,不是不愿意进行产品升级、不是不愿意生产高品质、高性能产品,而是提高成本生产高性能、高品质产品后,由于仿制成风、假冒盛行,很难得到消费者认可、支付相应的价格,或者需要支付很高的营销成本。目前消费者倾向于信任、购买进口的中高端产品,这说明市场不规范、产权保护不力引起的交易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亟须规范。

  (作者系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