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与对策

《中原智库》(2018)  刘光生2019-11-26

  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世界经济体制与国际市场情况的变化,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若把我国农业放在世界农业大背景下看,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挑战与机遇并存。相对而言,近期内是挑战的压力大于机遇。面对压力我们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就是要因势利导推动农业充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逐步使其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物质生产与管理方式,都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上。一要加大成套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调整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方向与重点,从提高产量、增加供给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来。二要加强农业科技的转化力度,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片、带)的窗口作用、基地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及时推广农业新科技,抓好种子优化工程、技术更新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创新品牌工程、绿色食品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等。总之,要推进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把有比较优势的农业整合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政府应转变战略,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在过渡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仍需政府的行政推动和引导。实践证明,仅靠群众零星地、分散地调整往往形不成规模、特色,也难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政府职能必须准确定位,即政府应从管制变成服务,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和营销服务。其次,各级政府应从各地资源的禀赋条件出发,围绕农业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以市场为中心淘汰低劣产品,推广优质产品,拉动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并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上,从财政、资金、流通、土地使用权转移等方面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的强力支持和保护。第三,政府要增强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更好地界定和保护产权,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和鼓励正当竞争,提供公共产品。总之,政府应是完备市场制度的供给者,这种制度包括使农业生产者能动态地适应市场需求的体制和机制,并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和升级。

  三、农业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

  首先,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资源的重新组合不能只靠政府的推动,而应靠市场取向的利益驱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必须瞄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加大对优质、高效、有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其次,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发展和完善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商品、资金、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引导和带动作用的基本依托,也是防止盲目性的重要措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要在提高信息的系统性、准确性、时效性上下功夫。另外,还要建立农产品市场的预警系统,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防止进口产品的冲击,通过价格、成本、需求量、进口量、产量等预警要素,对农产品供求状况进行调控,政府有关部门对预警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监测市场行情变化,随时为农户和经营者提供信息。

  四、强化农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组织形式,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的联结,可以促进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形成各种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使分散经营的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与市场进行有效连接,通过交易的联合形成新的规模经济,使农户经营地位得以提高。一方面,政府应从政策上大力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鼓励形成跨地区乃至全国性行业协会。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把对龙头企业的信贷、税收、进出口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对各种所有制、各种类型的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能够带动农民增加收入,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扶持。要发挥农业部门技术力量强以及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帮助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如何与这些大型公司和行业协会打交道,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互动。

  五、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不断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遵循国际农业产业转移规律和WTO规则,把不具备优势的产品生产减少到最低安全标准,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产品,以扩大优势产品的国际市场。始终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提高优势产品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努力发展高科技、高档次、高品质、高产值、高效益、高效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精致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中部地区要在发挥粮棉生产比较优势基础上,注意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特别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化经营。西部地区则要加大“一退三还”的工作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的关系,要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农业结构调整不能雷同,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式的“加减法”边际性调整,而应当调出特色、调出区位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六、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大量剩余劳动力困守在农村,这是进入新世纪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从改革实践看,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对吸纳剩余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应把它作为解决农村亿万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首先,在种植业内部要实现由对土地依赖度高的产品向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产品的转变,在农业中大力发展对土地依赖度较弱的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作物中大力发展劳动力相对集约的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在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主要是推动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的服务业和非农产业分流,扩大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的同时注重扩展农业外就业增收空间,大规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布局规划,把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城市倾斜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大市场,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

  (作者系信阳农林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