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号召。这对于我们全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一、学好必修课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了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应当成为我们的必修课,这首先是由它自身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深刻、最详尽、最全面的证明和运用。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努力学好用好它,不仅在理论上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而且在实践上对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认识提高了,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必修课。
二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门通俗易懂的经济科学和明白学。它的世界观基础和总方法,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它既是理论的,又是应用的;既是规范的,又是实证的。既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亦即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同时,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包括它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在内,是一个完整的、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因此,任何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及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做法,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三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但是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政治经济学“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既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不能用机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实践;既不能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误解和错误的附加当作这些原理和方法本身来坚持和反对,也不能用偏离马克思主义轨道的、错误的“实践”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四要科学地对待西方经济学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说法,因为“西方”一词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代称。按其实质来说,“西方经济学”就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因此,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来区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又具有某些共同的地方。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某些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材料和方法,前者还是可以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的。问题在于:第一,这种吸收和借鉴也必须是建立在必要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的基础上的。第二,决不能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来排挤和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和主导地位。
五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说过的:“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在我们党正在领导着十数亿人口进行着更加空前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同样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和希望。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这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于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殷切希望。
二、促进新发展
借此机会,我也想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对于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它们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说的这五个用语之间的区别。具体说来:
(一)全会了提出了“创新”的发展理念,详细诠释这一理念的多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从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念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创新”理念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创新”则是“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的一切新发展”。这种“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这就说明了:第一,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创新”是指“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而绝不仅限于熊彼特所说的那种“引进”和“组合”;第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创新包括“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的一切新发展”;它“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这也就说明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创新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它的成果也是全民共享。所有这一切,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二)全会提出并诠释了“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出坚持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在新形势下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属于具体经济体制或机制的范畴。因此,为了更好地坚持和贯彻“协调发展”的理念,就必须进一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而只有在生产实际受到预先控制的地方,社会才会在生产和需要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更好地“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这一切,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仍然是由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
(三)全**提出的“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两个和解”和“两个根本解决”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的本质的复归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人类自身解放和发展以及关于人类社会自身经济运动规律的学说,而且同时也是一门关于人与自然界之间“和解”和“和谐相处”的学说。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恩格斯在其著名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已经提出了实现“两个和解”(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解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进一步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著名论断。可以说,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那天起就致力于解决的两大主题。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提出的“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是从我国如期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实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要求。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必须旗帜鲜明地、更高地举起“绿色发展”的旗帜,为在我国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同时也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全会提出的“开放发展”的理念,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历史观,以及共产主义革命的世界性的原理。我们目前所提出的这个“开放发展”的理念,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的总结和发展,也不仅是如期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而且同时也是符合我们的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纲领的。问题仅在于:如何才能更好地“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五)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观,体现了“十三五”指导思想和原则中的“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尽管其中许多政策和措施还是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采取应对性的举措,但是随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也必将会提升到更高的和更加科学的水平。
总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实践上吹响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进军号,也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和空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高地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为如期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授、省经济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