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中原智库》(2017)  孙德中2019-11-26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社会的“医生”,要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在研究立场上,坚持为人民述学立论、立德立言;在研究内容上,立足人民实践创造,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出发点;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人民逻辑,把党的群众方法贯穿始终;在研究结果上,服务人民,做出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理论创新。一句话,只有从现实中找问题,在实践中寻答案,在创新中求突破,才能不辱使命,不负担当。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要从现实中找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困于书斋,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在实践中寻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注重对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更好地指导实践。作为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要扎根中原这片改革发展沃土,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变革伟大实践的规律性,及时总结提炼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改革发展的新进展新经验,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加强对河南经验的理论提升,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新的理论贡献。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在创新中求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作为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河南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四个强省”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为河南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开方抓药。

  (作者系河南日报城市经济部主任、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