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是对我们党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南。
一、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
实现共享发展,首先要准确理解领会其深刻内涵。
一是全民共享。全民共享明确表达了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突出了人民主体性地位。全民共享就要使各阶层、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绝不让一个人掉队;全民共享就是要做到每个公民付出与回报成适当比例,根据付出各得其所;全民共享,就要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只有全民共享,才能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人民更加团结,让发展更具动力。
二是全面共享。全面共享,明确了共享发展内容的广泛性和具体性。全面共享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共享,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缺位;全面共享包括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的共享。发展权利共享是共享的逻辑起点和先决条件,发展机会共享是共享发展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发展成果共享是共享的重要体现和必然结果。有些人一说到共享,就把共享简单等同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是一种片面的误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共享,但不是共享的唯一内容。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政治权利、精神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共享的需求更加强烈。
三是共建共享。共建共享规定了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和根本目的,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共建是共享的手段,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诉求和归宿。共享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属性,它既要求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共同创造各种财富,共同努力做大做好“蛋糕”,又要求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分好“蛋糕”,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实现富裕与繁荣。
四是渐进共享。渐进共享说明共享发展是一个动态、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简单结果。共享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既定目标。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共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推进共享发展,必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等基本国情,作出理性有效可行的政策制度安排。
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已经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建设用地增量要和人口落户数量挂钩,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等等,目的就在于解除妨碍“人的城镇化”的制度性因素,以更刚性的措施促使地方推动“人的城镇化”。这让“人的城镇化”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起点,其实也是共享发展的起点。只有切实推进“人的城镇化”,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成果,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大城市更大的人口密度,彰显了规模经济的优势,比如分享固定投入、更好的劳动力市场匹配、获取人力资本外部性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互通水平的提高,经济和时间距离的缩小会导致生产要素向大城市的集中;而取消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割,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其向经济效率更高的大城市转移,是提升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所在。同时,经济的集聚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在地区和城乡之间“人均GDP”意义上的平衡发展,从而迈上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道路。
(作者系河南日报城市经济部主任、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