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新体制

《中原智库》(2017)  苗长虹2019-11-26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在迅速展开,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德国工业40、美国的新硬件时代和中国制造2025等为战略推手,世界的制造大国已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制造强国的激烈竞争。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也已经成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在此新的形势下,抓紧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新体制,将大学有机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顺利迈向制造强省的重大战略抉择。

  一、将大学有机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在河南省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过程中,德国的经验尤其值得学习和借鉴。德国以其技术创新和制造业闻名于世,德国电器、医疗机械、汽车、装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德国在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与发展过程中,也以其课程改革和与科学研究的结合而闻名于世,如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洪堡大学、柏林大学等,都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在生产的专业化和灵活制造方面,被国际上许多学者看做是柔性专业化新产业区的典范;而历史上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鲁尔区在向现代制造、文化和创意产业转型中,也成为一个被学者们津津乐道的样板,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作为宜居城市的案例馆而受到世人的关注。那么,为什么德国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传统工业向现代制造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转型发展中能够获得引人瞩目的成功?这与德国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将大学有机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有内在关系。

  德国的大学历史悠久,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院校共有370多所。其中,综合大学有100多所,应用科技大学200多所。德国综合大学的定位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教师的科研能力比较强,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从2005年起,德国启动了打造“一流大学”的精英大学倡议计划,截至2012年,入选精英计划的大学共有14所,但有3所在2012年的评选中落选。目前属于精英大学的共有11所。这11所大学将在未来5年里获得27亿欧元的资助,其中75%的资助由联邦政府承担,25%由各大学所在联邦州支付。这种精英大学的严格评审机制和淘汰机制,是大学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制度保证。

  与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英美等国家相比,德国最富有特色的是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此类大学规模一般不大,专业也不很多,但特色极为突出,应用性很强,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非常紧密,人才也主要是为当地的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服务。在应用科技大学中,有一种建立在德国职业培训“双重(二元)体系”传统优势基础上的职业大学,在应用人才培养上也别具特色。德国这种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双重体系,颁发的是比大专学历水平低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它为所有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在普通教育系统内学习的进阶之路。那些已经经历了一个学徒期并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性工种的工人,在经历半年至三年不等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校学习后,还可以取得高级技工/技师文凭。20世纪70年代初,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巴登-符腾堡州,为了弥补德国教育改革转型中所形成的缺乏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的“能力缺口”或“人才断层”,三家大型企业博世、戴姆勒-奔驰、洛伦茨标准电器和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合作,于1972年创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校——职业学院,受到了企业和高中毕业生的热烈欢迎。随后,州政府参与合作,负责职业学院的建设,并于1982年州议会通过了《职业学院法案》,赋予了其法律地位。1989年,该州教育管理部门正式认定,职业教育学院的毕业证书与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书等值。在巴登-符腾堡州的示范下,随后有10个州也相继建立了其职业学院。到1997年,德国第三级职业学院的毕业水平在欧盟范围内得到承认。截至上世纪末,巴登-符腾堡州共建立了12所职业学院。2008年起,为顺应博洛尼亚进程的趋势和要求,巴登-符腾堡州开始对职业学院进行改革,于2009年4月起将这12所职业学院统一更名为“巴-符州双元制大学(DHBW)”。这种二元制大学,秉承了中等职业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公司岗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采取学习在大学与企业之间转换,但在人才培养和遴选模式上,按照大学精英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培养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二、进一步强化大学在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贡献

  创新能力是德国经济保持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在《德国2012研究、创新和技术能力评估报告》中指出,作为德国三大科研(企业科研、大学科研和校外科研)支柱之一,德国高校在国家科研与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据德国弗朗霍夫系统技术和创新研究所(ISI)在2003年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德国在医疗技术、应用数学、数据处理、合成材料、电子技术、食品加工、热动力学、材料科学、生态和地理科学十大最有潜力的研究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虽然德国近年来R&D专业化已经在向以科学为基础的“前沿技术”转移,但其R&D活动仍集中在高技术和工艺设计。比如,德国R&D比较集中的汽车产业,拥有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R&D能力;而就整个商业部门来说,德国只占有10%的R&D能力。目前,德国有16%的研发费用集中在高校。

  教育体系无疑是德国技术创新体系中一个最基础也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德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来发展职业教育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的“双元体系”,因此其在中等教育和有创新能力的蓝领工人的培养上形成了长期的技术优势。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发展实际上也秉承了理论学习与职业实践结合的传统,这进一步强化了德国在高技术领域,如汽车、机械、化学制品和电器等部门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优势。根据弗朗霍夫系统技术和创新研究所(ISI)在2003年的统计,在德国,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雇员比例为155%,较20世纪90年代初提高了3个以上的百分点,拥有高级技工/技师文凭的雇员占108%,而受过双重体系职业培训的雇员占579%。受过高等教育的雇员主要集中在前沿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高级技师在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比重则明显偏高,受到双重体系培训的雇员则在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部门中的比重较大。可见,教育体系所形成的人才供给结构,是德国经济竞争力和不断转型的基础。高等教育构成了前沿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的重要保证,而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则为其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部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新体制

  在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高校面向市场进行招生、分配和学科设置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方向,于是高校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型,专科性学校则纷纷向本科学校晋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外商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超过德国而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但与德国制造根植于其悠久的职业培训和工程师文化的传统相比,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靠的主要是低廉的人工成本,而不是高技能的熟练工人。显然,这是中国经济向创新转型的最大挑战。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红利的消失和人工成本的迅速上升,我省与全国一样,必须尽快实现向技术创新的转型。这一挑战的背后,反映的正是高校在发展定位和改革上的一些偏差。一方面,众多大学纷纷将目标锁定在综合性大学,但许多只是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和招生规模,并不具有科研创新和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能力,导致低水平综合性大学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资源和人才上的盲目竞争;另一方面,面向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下移给了专科和中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学院,而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这种以应用型本科生和硕士生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却出现了断层。因此,需要大力培养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高技能实践型人才,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制度,尽快实现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的转变。同时,由于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前沿技术领域是各国创新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大力增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创新能力,实施严格的评审和淘汰机制,打破身份终身制,通过动态竞争来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在前沿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突破。

  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是德国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一大优势,也是德国经济长期竞争力的根源所在。德国的政产学研用结合,有其一系列制度保障。如巴登-符腾堡州的二元制大学,在公司录用、大学录取、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教师聘用、毕业就业等全培养过程,都有严格的制度来保证质量。我省目前也在推进政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并在实施“2011协同创新”计划,借鉴德国经验,强化制度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协同创新的核心是推动人才培养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有机衔接,只有扩展和强化高校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建立稳定有效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才能与产业技术创新实现高度对接。

  (作者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