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河南省信用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原智库》(2015)  孙发锋2019-11-26

  一、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当其时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之一。美国某些著名大学的课程考试和某些北欧国家的公务员考试,答案就在试卷的背面,其目的在于方便应试者在考试结束后对答案,以初步确定自己的考试分数,便于在不通过考试的情况下,及时复习,准备下次考试。反观国内的一些考试,存在“猫和老鼠”、“警察和小偷”现象。我省也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现象,比如,老人倒地“扶不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人民群众不满意,政府也面临着公信力考验。事实上,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比如,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其中就有“诚信”二字。在这种背景下,河南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当其时。

  二、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首先,必须建立一种机制,能够使失信的成本远远高于诚信的成本,才能督促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诚实守信。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来源于惩罚”,我认为非常正确,也就是说,他律多了,自然而然的使诚实守信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就成为自律了。

  其次,必须建立一种机制,能够“硬碰硬”地执行失信惩戒机制,无论何人,只要有失信行为,都应受到惩罚,惟其如此,才能维护失信惩戒机制的权威性。要求失信惩戒机构的地位要高、有职有权。

  再次,必须建立一种机制,能够促进失信惩戒制度化、长效化,使之不随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随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最后,必须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澄清社会主体公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对于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公布的信息,要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信息公开是否存在虚假、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等行为。因为现代社会,普通公民不一定能够看懂一些专业性的信息,所以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

  三、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是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如果失信惩戒机制是硬制度的话,那么诚信文化建设就是塑造软环境。文化是制度的观念基础和精神支撑。一种制度,如果失去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支撑,就会变形。我们都希望引进国外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但是一定要以文化建设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建设最适合河南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不一定是最好的,特别是从某一个时间点来看,更是如此。

  首先,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拿出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栏专题,出版社要推出专项出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进行典型宣传(包括正面典型和负面典型)。都市类、行业类媒体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多联系群众身边事例,多运用大众化语言,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中塑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其次,运用公益广告形成诚实守信的正向效应。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广播电视、报纸期刊要拿出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持续刊播公益广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要发挥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优势,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公益广告的影响力。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在适当位置悬挂张贴公益广告,目的在于增加先进典型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再次,诚信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特别是要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最后,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中,增加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内容,善于挖掘党的诚信文化资源,并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光大。

  四、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在落实

  从政策科学上看,制定一项政策,仅完成了实现目标的10%的任务,其余的90%要靠政策执行。社会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制度缺失的问题,有些是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执行机制。政策资源(人、财、物、信息、权力等)的保障、执行主体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执行机构的职权分配、内部设置及规章制度建设、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控制、政策效果的评估等,都要进行周密部署。二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端正党风、政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同样道理,诚信政府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躲不过、绕不开的坎,政府要慎重承诺,做不到的事情,办不好的事情不要急于承诺,防止政策多变、朝令夕改。要在选拔领导干部时,对其进行诚信评估,以便把好干部队伍的关口。三是警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形式主义。象征性执行、“作秀”、“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大戕害。四是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到基层。城乡基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场域,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要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之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中,融入城乡居民自治中,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

  (作者系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