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与路径

《中原智库》(2015)  杨迅周2019-11-26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和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促进城市中信息空间、物理世界和人际社会的融合,并通过丰富的应用系统,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提高政府及公共服务的效率、方便市民的工作生活、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也称“互联网+城市”。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各领域、各部门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存在着信息孤岛与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市民感知度和参与度不高、信息资源价值战略未形成等问题,需要在主要内容与路径等顶层设计方面进行研究。

  一、着眼城市宜居,营造普惠化的智慧民生

  在加快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推动构建普惠化的智慧民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与养老、智慧教育等。

  (一)智慧交通

  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车流量、车速、车型等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和路况信息的动态发布,有效提高市内道路的运行效率,缓解市内道路的拥堵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同时,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增强旅客周转能力,还应大力推广市内智能公交站台建设,对城际公路客运实施BRT、ETC改造,并积极与周边城市开展一卡通平台的互联互通。

  (二)智慧健康与养老服务

  要充分利用全民健康信息和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全民健康信息监护平台,逐步推进养老、保健、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实现与养老、医疗、社区服务等相关部门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全民健康信息监护平台以市信息监护平台为中心,连接社区卫生中心,建立居民、社区、各级医院、120急救中心多方联动的预警体系,通过远程健康监护系统,使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各个家庭,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包括远程监护、远程护理、远程诊断、联动预警等子系统,主要利用物联网健康监测设备,远距离对病人、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推出“智慧医疗”APP,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联通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签约服务为抓手,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体系形成,同时积极推进市民卡智慧医疗诊间结算。通过云技术平台整合优化全市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城市养老服务在网络空间上的延伸。

  (三)智慧教育

  该体系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将教育信息化工作从之前的学校“单兵作战”升级到区域层面整体部署,加强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智慧校园”试点建设,通过建设无盲点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校园安全监测、分析、预警;通过建设校园一卡通,实现校内消费结算、身份识别的统一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建设由校园RFID卡、人脸识别终端、RFID读卡器等构成的安全识别系统,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在校学生进出、人数统计、外来人员识别、访客路线安全等管理措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建设智慧校园物联网共享平台,打通校园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

  二、着眼运行可靠,完善精细化的智慧政务和智慧城管

  “智慧政务”和“智慧城管”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将大大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实现智慧管理和高效服务。

  (一)智慧政务

  智慧政务应在城市各政府部门原有的政务外网、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统一的政务外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平台,配合智慧城管、呼叫中心智能化改造等专项应用建设,促使市政府从原有的“电子政府”升级成为行政效率高、城市管理成本低的“智慧政府”。

  (二)智慧城管

  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智慧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手段创新、功能拓展,建立健全“智慧城管”应用体系,着力实现“一个平台”即统一支撑平台、“两个中心”即运行监管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六大核心应用”包括智慧城管、智慧市政、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环卫、智慧应急等的总体架构,构建以基础服务、数据交换、GIS共享服务、统一GPS监管、统一视频监控为应用支撑,以数字城管、应急指挥、队伍管理、网上办案、决策辅助、行业监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环境保护信息化、公共安全信息化和城市生命线(水、电、油、气)智能化。

  三、着眼产业创新,发展高端化的智慧经济

  智慧经济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大数据共享开放营运,既带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又催生出新经济、新业态,集科技、信息、知识、环境、文化、伦理、道德于一体的战略性和创新性经济,表现形式是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

  (一)电子商务

  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文件及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与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发展制造业电子商务、旅游业电子商务和“名优特”产品电子商务等;通过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全面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及相关产业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

  大力引进一批金融投资企业,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发展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态,扩大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不断壮大互联网金融市场。制定完善P2P网贷及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准入门槛、行业标准及监管机制,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性及可持续性。发展壮大第三方支付体系,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支付业务类型,扩大移动支付应用范围,不断壮大第三方支付规模。

  (三)智慧物流

  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物流中心建设。通过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中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城市铁路、公路与航空等运输资源,结合RFID、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等技术,实现物资的高效快速传递,并打造出一条全程可追溯的物流链条。

  (四)智慧制造

  加快互联网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促进制造业互联网化发展,提升制造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能力,重点加强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RFID、大数据等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全面支持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检测、制造供应链跟踪、远程诊断管理等物联网应用,提升行业竞争力。支持机器人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四、着眼区域示范,打造智慧城市新地标

  积极打造智慧城市空间载体和平台,开展试点示范。

  (一)智慧社区

  城市智慧社区指的是充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家居生活、便民服务、社会治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即“互联网+城市社区”,其典型应用包括智慧便民服务、智慧物业、智慧政务和智慧家居等。河南省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尚处在萌芽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还主要集中在主要中心城市的主要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缺乏统一标准,产品与技术方案尚不成熟,社区智能化产品 “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技术方案还存在很多问题;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缺乏建设和管理服务等各类人才,也没有政策引导和支持。智慧社区建设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在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下建立平台标准,设立专项基金,集聚产业力量,将分散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构建集成的、开放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走入千家万户。在进行智慧社区建设时应选取若干基础良好、条件满足的社区进行试点,根据实际实施效果,有针对性的调整智慧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种类,进而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增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感知程度。

  (二)智慧园区

  智慧园区是智慧产业的聚集地,以促进入园企业“集群发展”为核心理念。园区的产业打造将运用平台化的思路,迅速聚集产业资源,积极培育和扶持企业转型发展,营造健康的智慧产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行“产城一体、以产促城”战略,推动智慧应用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智慧园区具有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因此建设智慧的园区,重点应关注园区底层设施的智慧化和管理平台的智慧化,进而实现园区的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智慧园区建设首先应强化智慧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吸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经济等新兴智慧产业以及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智慧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引导扶持一批互联网+孵化器或众创空间,成为智慧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智慧园区还应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统一的业务管理和运营平台来提高园区管理效率、提升园区产业服务水平,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价值链提升的目标。

  五、几点建议

  一是成立协调机构。智慧城市建设牵涉方方面面,特别是要依靠许多国家、省和市等单位,协调难度较大,需要成立权威的专门协调机构。

  二是开展多方面的前期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性较强,需要进行全方位探索试验。应针对各城市自身特色进行超前谋划,多方论证,开展建设智慧城市的系统决策研究。

  三是制定“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就建设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建设任务、具体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及对策措施等进行规划,同时还应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储备库。

  四是出台“智慧城市”建设扶持政策。针对重点发展产业和区域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意见,特别是在盘活要素资源和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五是强化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和智力支撑。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智慧城市建设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发基地。

  (作者系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