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河南对实施这一战略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多次开会研究,专门制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对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有力科技支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深刻认识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机遇,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河南“三个大省”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本文有如下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既面临着发展大有作为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围绕这一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多次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创新驱动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学理论
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即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一种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他于1990年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以美国、瑞士、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英国等为主要案例,以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从二战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间经济增长的表现,提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说,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是任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
按照波特的“四个阶段”理论,在要素驱动阶段,主要是依靠诸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获得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由于过分依赖资源要素,这种方式对资源的索取和破坏非常严重,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投资驱动阶段,主要是以资本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是依靠投资供给的推动。在这个阶段,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有较强的投资意愿和扩张冲动,再加上大规模引进和模仿国外技术,从而迅速形成规模化经济,国家也因此进入快速增长期。但这个阶段也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和资源紧张等问题,最终出现财富积累缓慢、投资效益递减等问题。
而在创新驱动阶段,则是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而推动的发展。在这里,各种物质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及组合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内生性增长。其增长的动力,既包括了技术创新,也包括了体制、结构、组织、人力资源和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不仅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转型。所以,创新驱动不仅解决了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了要素的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和扩散,是创造了新的增长要素,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同时,创新驱动并不排斥和摒弃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作用,而是按照创新的需要并立足于创新的基础来整合不同的要素和投资,更好地发挥要素和投资的效能。到最后的财富驱动阶段,主要是追求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
在实践中,创新驱动发展有六个特征和两大功能。六个特征是:一是企业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二是企业更加关注国际市场,更加注重以先进技术实施差异化竞争而不是依靠成本优势;三是产业垂直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并逐渐延伸至全球的范围;四是产业横向示范带动效应显现,更多同行乃至竞争对手进入,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刺激更多创新的出现;五是服务业走向国际化;六是政府职能由进行资金补贴、设计产业准入门槛等直接干预手段转向间接引导方式,包括创造更多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供给、改善国内需求质量、鼓励创新商业模式、维持国内公平竞争等。两大功能是:其一,它可以通过不断地提高单一或者综合要素的生产率来抵消因为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单一要素或者全部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其二,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来突破经济发展中迟早要发生的、由要素或资源的短缺所造成的瓶颈。所以它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无论通过创新驱动引进的新产品、采用的新技术,还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组织,都会打破原来的经济发展轨道,进而打破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或者突破要素和资源的瓶颈。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这些功能,能够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如下问题:一是解决生产要素报酬递减的问题,二是解决稀缺资源的瓶颈问题,从而为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
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都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低成本优势向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优势转换,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当今世界,技术创新呈指数函数增长,创新周期大大缩短,科技发展向极限化逼近,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与互相渗透。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向物质、生命、信息、地球等初现革命性突破的科学前沿及交叉领域方向布局,积极适应初现端倪的新科技革命成为大势所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促使科研机构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前瞻布局,协同创新,使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组织和技术的界限,从而在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端科技领域率先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第二,创新驱动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强调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由创新驱动发展所形成新的增长点,既包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包括高科技产业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这就需要由模仿和引进创新,转向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由跟随性创新转向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引领性创新,由技术创新转向以科学发现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这样,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大大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业融合度的增加,现代制造业的模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零部件的电子化,使得零部件变得更加集成化和“黑箱化”。面对这一趋势,传统的仿制手段已经失灵,反求过程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掌握产品运行过程中的内部机理,具备“正向开发”能力,才能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尤其是当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西方国家竭力打压我们,对我国的高技术封锁和贸易摩擦明显加大,这就逼着我国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业,从而优化升级我们的产业结构,使之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四,创新驱动发展是着力打造“先发优势”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曾以“后发优势”取得了令全世界惊羡的经济发展成就,从而使这一学说倍受经济界青睐。“后发优势”战略的特征是通过引进、学习、模仿和利用先发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避开自行探索和自行研发过程中的高昂成本,利用别人的经验绕开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弯路,节省追赶时间,确实具有很大的优势。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作为欠发达国家采取的也是这一战略,当然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一战略也有不少局限性,它在发展的初期和一定阶段上效果突出,可是到了中高级阶段以后,再完全依靠它是很难追赶上先发国家的,因为后发优势具有递减性,它所获得的利益将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状态。因此,后发国家要想借助后发优势追赶上先发国家几乎是“一厢情愿”。后发国家在追赶末期必须实现“蛙跳”,而要实现“蛙跳”,就必须打造“先发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在关键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领域实施技术赶超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蛙跳”和“赶超”。而在现实中,“后发”国家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增长的巨大跨越后,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把经济发展之“短”迅速暴露出来。如果要克服这些经济发展之“短”,必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变“后发劣势”为“先发优势”。
(三)创新驱动发展在国际国内的发展态势
鉴于现代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尤其是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各国的强烈冲击,世界上众多国家纷纷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1、德国“工业4.0”
德国政府于2011年11月公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是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它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被认为是德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主要内涵如下:
第一,通过“工业4.0”,使动态的、适时优化的和自我组织的价值链成为现实,并带来诸如成本、可利用性和资源消耗等不同标准的最优化选择,包括在制造领域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间形成全新的循环网络、智能产品独特的可识别性、个性化产品定制以及高度灵活的工作环境等,这将使得工业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坚强。
第二,通过“工业4.0”,力争使潜在的商业利润在整个价值链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公平地共享。同时,它的“网络化制造”、“自我组织适应性强的物流”、“集成客户的制造工程”等特征,也将引发一系列诸如融资、发展、可靠性、风险、责任和知识产权以及技术安全等问题,从而发展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
第三,通过“工业4.0”,形成全新的协作工作方式,使得工作可以通过虚拟的、移动的方式开展,员工将拥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权,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和调节自己的工作。同时,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巨大改变,可以大幅度提升老年人和妇女的就业比例,确保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当前的生活水平。
第四,通过“工业4.0”,将促进形成全新的信息物理系统平台,这一平台能够联系到所有参与的人员、物体和系统,将提供全面、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和应用业务流程,支持移动终端设备和业务网络中的协同制造、服务、分析和预测流程等。
德国的“工业4.0”战略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德国工业蓝图: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和务联网(服务互联网技术)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逐步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重组,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2、美国“工业互联网”
近年来,美国为了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实行以重振制造业为最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兴建新的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美国的战略目标与德国的“工业4.0”不同的地方是,德国较注重“硬”的制造,而美国更侧重“软”的服务,即政府主要靠政策的扶持,以及行业联盟的推手作用,通过借助网络和数据的力量,提升整个国家工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2009年12月,美国政府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详细分析了重振制造业的理论基础及优势,成为美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指引。随后奥巴马政府从战略布局、发展路径到具体措施逐步铺展,完成了制造业创新计划部署。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2月,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其后,奥巴马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多达45个研究中心等,并加强高等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当年,美国5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加入该联盟的公司有:通用电气、IBM、思科、英特尔和AT&T。
2013年1月,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投资10亿美元组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集中力量推动数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制造业能力的创新集群。其创新网络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提高下一代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燃料效率、性能以及抗腐蚀性;完善3D打印技术相关标准、材料和设备,实现利用数字化设计进行低成本小批量的产品生产;创造智能制造的框架和方法,允许生产运营者实时掌握来自全数字化工厂的“大数据流”,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并提高能源、水和材料的使用效率等。同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提供2亿美元联邦资金,成立“轻型和当代金属制造创新研究所”、“数字制造和设计创新研究所”、“下一代电力电子制造研究所”等一系列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美国意在通过“工业互联网”,在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形成以无线网络技术全覆盖、云计算大量运用和智能制造大规模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
此外,欧盟通过了《欧洲2020战略》,致力于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联合体;日本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积极实施科技立国战略;韩国制定了科技发展长远规划《2025年构想》,力图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研究中心。
3、《中国制造2025》
鉴于当前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科技核心技术不足,产品附加值和利润升值空间严重受限,发展中出现的高消耗、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国际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等,2015年5月8日,我国提出了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制造2025》。这一规划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这一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步: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第三步: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的任务是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重点是:(1)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3)强化工业基础能力。(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6)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突破发展。(7)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8)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9)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对信息技术如何重塑制造业作出了系统安排。通过实施这一规划,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3D打印、大数据等技术将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泛在信息的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公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成为主流;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中国制造2025》强调了智能制造的重要作用。智能制造是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和模式的总称,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是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全流程的智能化为切入点,以端对端的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的特征。《中国制造2025》关于智能制造的要求和实施,对占领这一制造业制高点意义重大,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人际关系,并带来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以至带来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对如何推动这一规划的实施,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打造创新驱动新优势,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释放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巨大创造潜能,推动更多企业由产品代工向品牌塑造跃升,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二是要打造智能发展新优势,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三是要打造质量成本新优势,增强工业基础能力,攻克一批先进基础工艺,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强化人才支撑,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四是要打造绿色制造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对接相关国家需求,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和投资等,带动中国装备协作配套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制造升级。
(四)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要求
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由经济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是我们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关键一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要明确主攻方向。一是紧扣发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们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二是强化激励,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要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三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创新驱动,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四是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要抓住主要问题。一要坚持需求导向。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二要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三要坚持遵循规律。要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要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四要坚持全面创新。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要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实施创新驱动重在依靠自主创新,其一,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利用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着力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前沿技术领域推动技术驱动型创新,力争在部分领域形成局部优势,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其二,要正确处理技术驱动型创新与需求引导型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改变过去我们科技创新方面的跟随战略,改变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但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国情逐步探索前进,坚持通过需求信号引导创新活动,以我们有限的资源、条件去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避免盲目创新或创新资源的浪费。其三,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实践证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只能靠我们自己研发。只有以我为主,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我们也要通过继续加强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不要走无谓的弯路。
要创造良好环境。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要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形成面对“建设性失败”或“聪明的失败”时的包容态度。要切实做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要研究制定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发展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五)国际上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地区)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显示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一般在2%以上,发明专利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研究他们的发展实践和经验,对我们有诸多启示。
1、卓有成效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创新驱动经济体,其在1962—1989年间GDP保持了年均8.6%的增长速度,使较长一段时期内具备了生产系列技术并商业化的能力。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能够促进基础研究与社会重大需求相结合。如,美国在1945年发布的《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就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们把加强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作为基础研究的长期政策;把保持基础科学、数学和工程的世界领先地位,作为基础研究的战略目标。正是由于长期坚持投入科技创新,系统推进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为美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积累了大量原始创新成果储备,促使其完成了原子弹、晶体管、激光器、登月计划、重组DNA生物基因、航天飞机、人工DNA分子等科研项目,成为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技术之源。
2、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军民融合。研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期处于全球技术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拥有一个有利于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政府和社会密切联系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的做法是,在进行横纵向对比的基础上提出,高度重视利用产学研密切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尤其是美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产学研合作鼓励技术成果转移的法律法规,充分依托大学推动产学研合作,形成了“硅谷”和“128公路”等著名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再者,美国通过综合运用政策、计划以及建立吸引企业加入的公平竞争机制来促进军民融合发展,这一机制是促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如,美国高度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的优先发展地位,针对国防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军民一体化战略,积极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发展。为确保适度竞争,美国还鼓励私有企业参加国防创新,在其《美国国防工业基础需要维持关键领域》中,允许更多承包商参与竞争。此外,美国军工企业还通过开展兼并重组,加强军民业务结合,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3、不断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西方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技工、科学家、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2005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向国会提交《迎击风暴——为了更辉煌的经济未来而激活并调动美国》的报告,强调要继续增强美国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以应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挑战。2011年2月,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等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提出如下建议:提升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教育水平,加大改革初中等教育的力度,重获美国在技能培训方面的世界第一地位,创造世界一流的启蒙教育体系,重点要加大对劳动力、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等创新关键要素的投入,使下一代美国人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造就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队伍。2012年1月,美国商务部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布《美国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强调“教育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基础作用”。同时,美国政府还给予科学家宽松的个人探索环境,并注重引导他们研究重大问题。正是以上政策的持续实施,使得美国在全球创新中能够长期扮演领先者的角色。
4、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意识到民用技术研究开发及其应用的广阔前景,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手段措施,极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在财税方面,美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颁布实施了大量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对创新活动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中小企业扶持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小企业管理局帮助小企业获得贷款、教育以及培训机会,并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计划,推动一些大学、工业和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企业技术孵化器,给予中小企业以大力支持。在公共采购方面。美国商务部和国家标准局于上世纪70年代联合发布的实验技术激励项目(ETIP),规定,政府采购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利用政府采购创造一个超出现有技术水平的产品市场,包括政府购买创新技术或产品自用,或为社**用等;二是政府采购要为新技术创造需求拉力,政府采购申请书上要标明所需产品需具备哪些功能、哪些技术标准等;三是政府采购要为创新性产品提供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测试环境,为新产品进一步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在风险投资方面。美国积极鼓励对于创新企业和项目的风险投资,并形成了一套发达的风险投资制度。据研究,美国风险资本企业最多时达900家。上世纪90年代,美国风险资本总额累计达350亿美元,对计算机、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英特尔、IBM、微软、苹果、基因技术等一些著名的公司,都是早期因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而发展起来的。
二、河南建设“三个大省”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基于这种形势,河南提出了“一个载体、四个体系”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但在新常态下推进“三个大省”建设,决不能再靠原来的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以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契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建设“三个大省”是河南产业体系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产业是考虑一切发展问题的起点和基点。当前,河南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一些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要实现新的发展,河南必须加快结构转型,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根本之策。
1、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近现代以来,制造业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并走向强盛的基础。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均基于规模雄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强大制造业。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摆脱贫穷与落后,实现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追赶甚至超越,也是通过推动工业化、发展制造业来实现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没有坚实的制造业支撑,必将导致经济体的不断虚化和弱化。
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德国的这一数字为273台,日韩则是300台。我国网络就绪度指数2012年为4.03,世界排名51位,2013年排名下降至58位,这是衡量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权威指标,由此可见我们的差距。鉴于我国国情,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将是保证强大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可以说,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势头能否长期保持、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之举。不但如此,新的科技革命如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正在引发国际上新一轮产业变革,并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围绕建立制造竞争优势,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数据战略资产、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网络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占据高端制造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有利位置,国际竞争烽烟四起,我们没有理由再失去这次机会。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6月份到工信部调研时指出,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加快“再工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我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度过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
制造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2014年,河南在广泛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发展战略,以此来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战略,首先要打造创新驱动新优势,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释放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巨大创造潜能,推动更多企业由产品代工向品牌塑造跃升,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其次要打造智能发展新优势,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其三要打造质量成本新优势,增强工业基础能力,攻克一批先进基础工艺,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其四要打造绿色制造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
要采取有效措施,在若干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要优先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高成长性制造业,打造“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带动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二是要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争取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四是要盯紧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推动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完善制造企业供应链和销售网。五是要通过承接转移、优势产业嫁接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六是要顺应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趋势,优化发展环境,重视龙头企业培育引进,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更好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中小微企业在技术、产品创新方面的作用。七是要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开放合作和技术升级,最大程度推动省内各种生物资源、化石资源向终端产品延伸,终端消费产品向资源加工方向对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2、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
服务业是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条件。2014年第一季度,随着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0%,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其意义非同寻常。因为,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亟须转变发展方式,而服务业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意味着我国经济工作着力点将更多向服务业转移,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和机遇。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国际上服务业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其增加值占比已经达到70%,高收入国家更是达到74%,就连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中等收入国家都达到了54%,但我国还只有49%左右,其差距非常大。从绝对值看,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仅相当于美国的29%,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较大突破,但差距仍然不小。从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一直相当低,贸易逆差大,经常是世界第一。所以虽然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但这种地位并不稳固,在国际上滞后的格局还亟须进一步改变。
具体到河南来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更低,目前只有29.4%,而北京已经达到76.1%。虽然近年来河南的服务业增加值和投资已双双突破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中部六省首位,但在全国的发展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其突出问题主要是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基础薄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程度低,现代服务业体系还处在构建和完善之中。虽然当前服务业发展有很大空间,但要发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我们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服务业已不是原来绝对意义上的短缺,发展服务业有诸多功能、条件等要求,要想取得服务业的大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
一是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职能和作用。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府主要职责应定位在制定规则、保障公平、宏观引导上,即制定宏观政策,制定市场准入、市场竞争规则,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确保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发挥决定性作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是要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城镇化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作为服务业发展的理想空间,城镇既承载着人口和各种要素集聚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服务需求和规模效应,更通过人口与要素集聚促进经济社会主体彼此学习和竞争,从而提高服务业效率和品质。三是要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既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和制造业发展的老路,也不能脱离工业孤立地发展服务业,而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施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四是要结合河南实际在若干方面深入推进。要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把服务业打造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要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快发展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商务服务、服务外包、健康养老及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带动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要创新业态模式,推动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发展,激发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活力。要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稳定住房消费,发挥好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把服务业培育成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3、建设现代农业大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农立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最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农业经济等,无论在速度上、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都与世界现代农业有很大差距。
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劳动力素质低下。据统计,现在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7亿,这部分人能否成功转移,直接影响到城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同时,由于农村40%以上的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把农业生产留给了妇女、儿童及老人,结果是妇女承担着60%以上的农活,农业劳动力严重弱化。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不高。我国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内部结构不合理,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经济作物种植和经营规模小,无法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且农业生产实行分散经营、规模小,全国约2亿农户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很难在WTO背景下与国际规模的农业竞争。三是农业生产资源短缺。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资源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森林积蓄量、河川径流量人均分别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7和1/4,生产资源严重不足,且水土流失严重。以上问题,河南都程度不同的存在。
农业在河南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四分之一,担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强调,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要完成总书记的重托,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同时又要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崭新的战略思维,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建设现代农业大省。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要坚持用发展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要借鉴工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把工业的产业集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结合起来,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地方情况,鼓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价值链。二是坚持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质: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围绕某一产业,从原料生产到加工,再到流通等环节,把相关联的经营组织集合起来,拓展农业生产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尽可能延长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链条,使之产生经济效益的倍增效应。三是推进集约化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可探索采取各种方式让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如办家庭农场,让农民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只要有利于农业生产,只要能保证农民收益,哪种方式都可以积极大胆推行。四是采取互联网+农业方式。这是互联网环境下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现代化经营方式,应积极探索,加快发展。要围绕“种、储、销”三个环节,农业物联网、现代化智能仓储设施、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服务“四个关键”,着力构建运营服务体系、创业孵化体系、人才培育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要强化工程建设。一要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严守耕地面积和质量,增强抗灾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好发挥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科学布局特色种植业基地和现代畜牧业基地,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要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以“菜篮子”为主,突出产业功能,兼具观光和生态功能,在中心城市周边规划布局一批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四要实施“三山一滩”群众脱贫工程,加大其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问题。五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六是要鼓励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二)建设“三个大省”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河南要建设“三个大省”,只有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动力,才能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创新潜能,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环境成本不断增加,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虚胖”现实,使转方式、调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推动了以大数据、信息化、新能源、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加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个深刻变化,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给我国带来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当前,新的科技革命正在临近,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进而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转移,大国综合国力此消彼长。因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成为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这为我国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完成由“赶超”到“领跑”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但要真正实现这个历史性转折,最关键的步骤,还是要通过在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科技竞争中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因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2、创新驱动发展具有强大功能
由于我国长期依靠要素驱动的增长方式,不但造成了企业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而且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资源、环境和人口红利等不可持续供给的极限,原有的发展模式已见边际,必须实现发展转型。而创新驱动发展以其巨大的潜力、强大的功能,为我们实现转型提供了一个利器。
从国际上看,新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不断蓄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了一场几乎涵盖所有领域的群体性技术革命,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成果转化更加便利,产业升级更加快捷,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开辟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广阔空间。
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因此,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基于这种现实,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权。而要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打造新引擎,抢占制高点,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变中取胜、弯道超车,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已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发展模式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在全球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的趋势面前,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看。我国人口众多,但资源有限,是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强大的发展压力。2014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10.4%,但能源消耗量却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德国、英国的4倍多,发展成本高、代价大,甚至是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目前全国7大水系1/5水质为劣V类,每年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接近1万亿元。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了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达6亿。全国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度水排放量达659.2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427.9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2亿吨,由此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态危机等等。2011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6026.2亿元,占当年GDP的1.27%。而且,由于矿藏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的大量开发投入,已经扭曲了原本具有优势的资源要素空间结构,资源优势进而成为经济劣势。如产煤大省山西、资源密集产业地区东北三省的,经济活动反而缺乏活力。所以,我们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从要素投入“边际递减”效应看。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边际递减效应,即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表现在社会发展中,近年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部分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5%以下。其中,建材、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5%、73.6%和74.9%。钢铁、水泥、有色、平板玻璃、石化、家电等都存在较大过剩,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长期性和绝对的过剩。如电解铝过剩35%,汽车过剩12%等。如果我们再继续依靠以往那种在较狭窄的资源因素空间和扁平技术层面上进行“平推式工业化”已经无法继续,必须向资源要素、产业技术、地区文化和地缘格局的深度层面进行战略空间拓展,以科学理性、公共思维和持久耐心,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从人力资源的“刘易斯拐点”看。“刘易斯拐点”也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主要内涵是,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出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但工业部门将获得的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直到最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完,这时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这个“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它的出现意味着一国“人口红利”开始消失,劳动力无限供给和低工资的时代即将结束。当前我国时常出现的“民工荒”和劳资纠纷,就是劳动力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反映,就是“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征兆。有专家研究认为,将来恐怕劳动力成本上涨会成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难题。所以,再继续依靠原来那种要素投入式的粗放型发展已无法持续。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建立新的发展方式。
三、从建设“三个大省”出发,明确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要推进“三个大省”建设,必须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明确创新主体,制定创新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策法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整套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地位
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早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及党的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但现实中政府越俎代庖、企业积极性不够、产学研用脱节等问题还一直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的主体地位。
第一,要激发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责任和动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它直接面向市场,创新需求敏感,创新冲动强烈,只有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提升千千万万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改进支持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方式,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鼓励创新资源向创新主体流动,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要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中心任务,通过各种奖励激励、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等政策措施,把解决科技问题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调动企业开展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要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要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目前在我国科研创新领域内,仍然是以政府主导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主角,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力量和资源相对匮乏。这方面与企业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投入有关,另一个方面与政府对企业的引导和帮助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要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要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例。
第三,要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要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实施。要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要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要落实民营企业在创新领域的国民待遇,实行更加宽松的科技包括军工领域的准入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参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协同创新项目。要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
(二)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谋定而后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一个重大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也要有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切实加强顶层设计。
其一,要制定工作规划,做出全面安排。要明确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企业的主体地位,创新的环境、导向,以及一系列相关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等,明确战略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并结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及本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予以推进。
其二,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出重点部署。每个地方的情况可能差异较大,战略制定既要结合本地实际,又要突出重点要求。如: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问题,重大科技专项安排问题,形成产业创新链问题,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问题,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问题,构建协调创新服务体系问题,实施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问题等,都要有详细系统的安排部署。要变革创新驱动的相关结构,主要包括:调整投资结构,由初期阶段的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转向大规模的研发投入;调整需求结构,由主要依靠外部的需求拉动转向依靠内生需求的增长;调整技术结构,由过去依赖外部技术引进转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解决技术问题,包括能源安全、制造技术、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等。
其三,要针对实施要求,提供保障措施。切实加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相关机构和部门,以及配套的法律政策措施,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相关的激励约束办法,督导检查的制度要求等,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环节、落实到岗位,做到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责任、明确的时间节点、明确的考核内容等。要通过战略的实施,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是创新模式中最主要的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进行自主创新,要不断增强科研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破除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自主创新的巨大潜能。
一是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基础科学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在政府采购时,首先要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要不断改善科技人员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要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处理好资金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改革,实现科技创新资金效果最大化;处理好人才培育引进与服务保障的关系,继续做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引导人才资源要素集聚。
二是企业要有强烈的责任和意识。要以责无旁贷的精神,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增强创新动力,提高创新能力,消除创新障碍,使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和特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力争取得一批在科学前沿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要大力推进应用创新,加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适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切实加强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和创新,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领域、材料科技领域、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要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坚持以提质增效升级为目标,坚持高端引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实做大做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己任,进一步理清推进科技改革和创新中存在的制约和关键问题,分析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差距,在密切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健全创新环境和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促进先进制造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单打独斗很难成功。当前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官、学、商分工存在大量灰色地带,直接导致科研配置不合理,科技与生产脱节,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投资与投资浪费并存的局面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一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现在,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研发支出占主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与发达国家大企业5%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其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缺失,创新意识不足,能力不够,主动性不强,相关机制不配套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加快构建由企业牵头,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二要围绕产业发展构建创新链。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2年已超过1万亿元,占GDP的1.98%,但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这主要是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造成的。我们必须对现有科技管理体制及相关的财税、人才、投资等多领域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支持高校院所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构建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企业家和科学家相互合作、互动共赢的局面。
三要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要首先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要着力运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及时跟进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建立向创新者让利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要切实改革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方式,深化科技成果技术入股收益分配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政策环境。
四要强化创新的服务支撑。坚持以满足创新需求为导向,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服务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要深入推动重点行业的科技服务应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创新需求,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要强化金融支持创新的功能,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大力发展天使投资等创业投资,引导创业资本更多地投向种子期或初创期小微企业。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目前我国科技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与体制机制有关,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资源分配和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人才激励制度、产业政策导向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最迫切的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一,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能。政府部门不能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要将管理的重点转向制定完善规划和政策、优化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服务等。要深化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对基础前瞻科研项目、产业技术研发项目、公益性科研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改进科技项目评价办法,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推动公共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准确把握新一轮改革的政策取向,注重“依靠”的政策和“面向”的政策、“改革”的政策和“发展”的政策、“普惠性”的政策和“优惠性”的政策的有效结合,切实解决好政策落实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要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和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开展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改革,使投入的绩效高起来,科技成果转化快起来,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让闲置的科研仪器忙起来。依托产业链上下游的骨干企业、重点科研单位和主要集聚区域,进一步整合技术、人才、成果和信息等资源。
第三,要搭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形成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发挥市场机制激励创新的重要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产业项目准入办法,形成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鼓励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构建支持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政策体系。鼓励知识产权创造,着力培育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健全知识产权运用机制,支持企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和成果转化的群体优势,完善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衔接,切实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易、维权难问题。
第四,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让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实现自身价值。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实行科研岗位分类管理考核,创造条件,让科技人员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流动起来。要改革科技成果处置办法,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其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破除成果转化障碍。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激励全社会创新创业。
(六)完善政策法规建设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于相关政策法律建设不够有关,如各市场主体享受优惠政策的法规不明确、执行成本高或收益小、监管不到位等。要顺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为促进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其一,健全科技创新的法规制度体系。根据中央关于“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的要求,要加快重点法规的修订,如,推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等的修订,解决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障碍,强化对成果持有者和转化人员的激励。要研究推动新的立法工作,重点推进科研机构立法,明确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强化科研机构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要研究制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条例,强化国家财政资助形成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义务。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法规的立、改、废工作,使科技创新法规成为一个体系完整、内容和谐的有机整体,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其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建立职能分工明确的科技行政管理系统,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科技创新管理权力,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最终形成决策、实施、监督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行政程序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加强信息公开,使政府行为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坚持违法必究,对于违反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各种行为,都要毫无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确保科技创新管理真正步入法治轨道。
其三,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鼓励知识产权创造,着力培育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健全知识产权运用机制,支持企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和成果转化的群体优势,完善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衔接,切实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易、维权难问题。建立完善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法律,促进专利政策法规完善,实现已经成熟、稳定的专利政策法律化。通过这一举措,解决当前政策实施中的政策异化、政策矛盾和政策工具不均衡等问题,使专利技术成果既上得了“书架”,也上得了“货架”,由专利拥有者自主决定转让、许可和投资,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与科学技术创新相关的其它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切实保护和激励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和关键。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首先必须把人才问题解决好。
第一,要注重引才。坚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凝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要通过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尤其重视引进海外真正的科技领军和拔尖人才。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广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从事创新研究。要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和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要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
第二,要精于育才。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支持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向产业流动,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大力培养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特别是既懂科技又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要积极推动科技大军下基层,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要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教育培训,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才环境。
第三,要强于留才。引才育才,关键是要能留住人才。要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 对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促进人才双向自由流动。要注重对创新创业的宽容和支持,充分发挥人在创新创业中的核心作用,释放出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创造活力,让人才卸掉畏惧失败的心理包袱,使创新创业成为新的生活气息、价值追求和社会取向。要切实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比如解决好他们的子女上学、医疗、社保等相关问题。
第四,要善于用才。必须坚持唯才是举、大胆用才,着力克服用人上的唯学历、唯职称、讲资历的陈规陋习,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对那些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角度、方法常常新于众人、高于众人的创新型人才,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要充分信任和重用身边的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要完善政策导向的支撑,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发挥人才创新驱动作用研究制定政策,完善涉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各个环节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政策支撑力度。要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坚持以能力评判人才、以贡献衡量人才,强化人才使用与创新驱动的衔接,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三个大省”提供强劲动力
我省的“三个大省”建设,是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原则构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立足“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河南“三个大省”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强化创新理念,加大创新投入,抓好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主要动力,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劲动力和支撑。
(一)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理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要通过学习、研究和思考,深刻认识创新驱动发展在助推“三个大省”建设中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切实树立和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卯足创新发展的劲头。
深刻认识创新。创新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动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是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创新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其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能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其突出特点是利用知识、技术、企业组织制度和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所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大力投入到创新驱动发展之中。
强烈要求创新。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已成为一种潮流汹涌而来,正在影响着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推动着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与此相联系,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新科技浪潮。如:推动着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制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产业价值链体系;开拓了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制造业新领域等。可谓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强烈要求创新,大刀阔斧推进创新,如此方能挺立时代潮头。
自觉推进创新。创新既需推动,更靠自觉。由于我国当前激励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尚未充分形成,制约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存在不足。所以我们必须消除“改革与我无关、开放离我很远”的模糊认识,克服等待观望思想和自我满足情绪,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打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水一战”,让企业主体“动”起来、技术市场“活”起来、科技人员“转”起来、高新区“强”起来、高新技术“用”起来、科技成效和魅力“显”起来,成为用好创新红利的法宝,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做尖兵。只有把增长动力真正从要素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才不会在过分依赖投入、规模扩张的老路上“原地踏步”,才能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投入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以节约物质资源、环境资源等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约资金投入。我省要深入推进“三个大省”建设,就必须在创新驱动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为创新驱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当前,我国在创新驱动研发投入方面还远远不够,全国基础研究投入只占R&D(研究与开发)经费的4.8%,只有瑞士的17%、美国的25%、日本的37%。我们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一,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予以落实;同时要争取中央财政创新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倾斜。其二,要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促进创新创业基金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早中期、初创期新型企业发展。其三,要完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政策,鼓励境外资本投向创新领域。其四,要积极推进我省“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等上市或挂牌。其五,要推进省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第二,要不断完善投资结构和运行机制。当前我国既存在创新投入不足问题,同时也存在创新投入对经济的驱动能力不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创新投入的使用效率低下。因此,政府要寻求更为有效的投入方式,以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高研发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优化创新投入结构,提升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投入资金充分发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要改革完善科技投资评估和评审体制,建立富有成效的科技研发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R&D(研究与开发)投入使用的有效监督,把科技投入、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科研项目商业化价值。
第三,要加强投资平台建设。建立全省互联互通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引导全省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广泛交流,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赢。加快全省技术交易市场、孵化器等科技中介平台建设,建立和形成科技、教育、产业、金融与技术转移和推广“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搭建合作创新组织机构,利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监督和制衡,加强产学研用联系,更好地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加快创新微观环境建设,完善科技投资环境配套服务,维护科技交易市场有序进行,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第四,要促进科技和金融创新融合。坚持省市联动建立政府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商业银行在高新区、专业镇和孵化器等地建立科技支行,加快开展科技信贷。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机制,引导设立种子基金、重大科技专项创业投资基金、新三板基金和科技股权众筹领投基金,建设科技股权众筹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产业。加快建立全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等线上平台,建设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河南科技金融部门政策性科技金融平台作用,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全产业链。支持各地级以上市举办或参与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三)明确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安排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既要有整体布局,又要有重点突破。要高度重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重点领域的创新。
瞄准前沿高端。要深入研究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坚持主动跟进、精心选择、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着力围绕我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建设“三个大省”的战略需求,综合运用承接转移、延伸链条、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工艺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重大创新工程,大力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颠覆式创新、跨代创新,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要加强前瞻部署,在大数据、云计算、未来网络、高效能源、纳米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点部署,建设若干高水平的创新基地,争取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技术先发优势。
注重链条设计。要着重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一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如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等,抓紧启动实施。要以高成长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为重点,编制创新发展规划,突出高端装备、信息网络、生物与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种业、农业物联网和装备智能化等,集中统筹配置创新资源,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要建立和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工程,依托国家创新工程研发机构,联合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省级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并以战略联盟和创新龙头企业为主体,在智能装备、创新药物、生物育种、光电集成等领域形成产业创新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级财政资金及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等,实现三链融合,推动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要进一步完善省重大科技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吸引社会资金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拓宽重大科技专项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重大科技专项配套资金。
强化政策支持。要实施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工程,支持开展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调整省级一定规模的自主创新资金使用方向,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示范活动,强化激励效应。要实施创新产品采购优先使用政策,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支持力度,促进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要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启动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降低高端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推动我省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四)抓好创新驱动发展载体
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一方面要抓好相关企业经营者、科技工作者等微观载体,另一方面要抓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中观载体,同时还要抓好社会发展趋势、国际国内重大发展战略等宏观载体,从而做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
以互联网+为载体推进创新。近年来,“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各行各业。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1项重点行动,如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无一不与互联网关系密切,“互联网+”正在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必须通过“互联网+”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首先,要大力提升对“互联网+”与创新驱动联动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要把“互联网+”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兴经济业态发展,作为当前稳增长的关键之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发展转型升级,使互联网产业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其次,要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与主导产业结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新引擎,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再次,要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应用、信息消费、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经济,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社交网络、O2O等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我省电子商务在全国“互联网+”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在跨境贸易中的突出作用,以互联网应用为核心,促进创新创业快速崛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载体推进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方案,必须大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一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做精做强传统产业。二要探索建设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核心装置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积极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做大做强高端产业。三要大力发展新型信息消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充满升级和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发展。四要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业转型发展,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省提供基础支撑。
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载体推进创新。“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的重大战略,河南地处亚欧大陆桥战略腹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责无旁贷。我们要依托这一战略的实施积极推进,一要充分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智慧航空港,优化郑州航空港国际营商环境,打造中国物流集散中心,实现交通带物流、物流带城市、城市带整个经济的发展格局。二要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和系统集成延伸,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支持实体店与电商、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要搞好跨境电商资金保障,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申建成功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时提供支付、税收、通关等优惠政策,提高全省对外开放水平。三要以新的理念和方式融入“一带一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要大力营造大众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众创”“众包”“众筹”等创新组织生产方式和融资模式,将优化封闭的产业资源配置方式,让智力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本更加自由流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升级新优势。
(五)建好创新驱动发展平台
建设河南“三个大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久的动力,因而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平台。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运用好国际与国内平台,打造好本省平台,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的平台机制。
运用好国际平台。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与国外科技、产业进行深度对接,全面提高我省科技创新合作水平。要按照对等开放、保障安全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承担科技计划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引导外资研发中心来豫开展原创性研发活动,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豫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面向全球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支持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在豫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
运用好国内平台。要进一步拓展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吸纳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借力缩小我省创新差距。要积极推动企业与国内外同行、知名院校深度合作,引进或共建创新平台,参与新兴产业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主动融入全国创新网络。要加强省部(院)合作。加快形成创新人才集聚机制,面向全球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支持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在豫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多种形式协同创新模式,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协作。搞好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河南中心建设。
搭建好省内平台。要积极推动开放式创新,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同行、大型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搭建、创新载体完善,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力争再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领军企业。积极创建中原城市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推动产业集聚区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打造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实施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依托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形成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新平台,推进研发机构、实验室和设施设备向社会开放,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六)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创新驱动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条件,“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良好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第一,创造科技企业良好的孵化环境。制定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划,支持各地区大力培育和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服务企业、集聚人才和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及枢纽作用,使之成为科技型企业孵化的创新载体。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初期建设、研发投入、仪器购置及骨干团队引进等方面的财政补助力度,培养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落实建设用地政策和孵化器载体房屋可分割转让政策及建立孵化器后补助制度,建设孵化器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全省孵化器运营机构合作与交流。
第二,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组织方式、资金投入方式,完善省市联动协同创新模式,构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管理体系。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催生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建立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跨部门综合决策机制,解决统筹协调不够,缺乏顶层设计问题,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科研项目不聚焦问题等。成立由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形成逐级遴选、多部门协同、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政府和银信机构联动支持、第三方监管实施的新格局。
第三,强化政策法律支持保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法律保护至关重要。要采取有力措施,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发明创造等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努力保护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发挥知识产权法院作用,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第四,加强创新驱动监测、评估和督导。组织开展创新政策清理,及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的政策条款。完善考评和监管办法,建立鼓励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建立政策协调联动机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督导机制,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加强对各地各单位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形成鼓励创新、激励先进的评估机制。省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导,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政策、加快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七)提供创新驱动发展周到服务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良好服务,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打造若干服务支持平台,推出若干服务措施,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政府部门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为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打开更大空间。要支持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围绕激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完善金融、税收、价格、财政、知识产权等管理政策,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聚焦研发、市场、企业、人才四大产业基础,打造支撑产业中高端迈进的政策体系,为企业减负、为制造松绑、为创造护航;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社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加强电子商务等基础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加强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为初创群体提供市场导引、技术支撑、社会交流和融资知识传播等服务;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探索建立中央带动地方、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金的联动机制,辅以政策激励,引导社会资本集聚并投向创新创业;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是人力资本需求高、研发周期短,需要交通、电力、港口等硬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等软的制度环境,需要与新技术和新产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的突破,企业自己难以解决。但这一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国内市场巨大,政府应当针对这类企业发展的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来克服,提供孵化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风险投资、制定优惠的人才和税收政策,甚至直接提供服务,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要制定关于发展众创空间的实施方案,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充分利用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科技金融相融合的手段,采取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形式,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要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把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都调动出来,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的新动力。要围绕创客群体,形成众创、众包和众筹的创新创业的生态与服务体系,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创新创业效率。
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要破除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人才自由流动组合,引导人才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服务,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要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要切实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原则上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让所有创业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的示范效应。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与样板,它既有创新要素的聚集,也有创新产业的聚集,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要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创业资源,激励高校、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服务,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要把我省以生产性服务功能为特征的“商务中心区”和以生活性服务功能为特征的“特色商业区”的工作重心放在推进创新驱动上,充分发挥其促集聚、育特色、提服务、强融合的作用,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益、功能高复合、空间高密度、就业高容量的产业集群。要充分利用河南高校、科研院所优质的智力资源,针对产业政策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并将政策实施逐步走向市场化——通过政府采购动态地获取优质高效的第三方服务,使集聚区开发区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市场主体也能够快速成长,更有效率地参与市场竞争。
总之,推进河南“三个大省”建设,要按照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其融入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建设网络强国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等紧密扣合、协同发展,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型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