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把它作为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之首,不仅凸显出当代中国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为指导,回归建设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信心与决心,更表现出新一代中央高层决策者的科学思维与战略谋划,及其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担当气势。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分析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憧憬。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替代资本主义,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把人不当人,对人的奴役,从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恰恰是解放生产力,释放劳动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全面地发展,“他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这就奠定了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地位的制度性质与特征。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发展和丰富着这一理论。在我国,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对此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如毛泽东指出,人是世间第一个可宝贵的资源,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多次告诫我们,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关键在人;江泽民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将以人为本视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习近平更是强化了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即进一步鲜明地从人的主体地位上赋予了理论的、实践的、制度的内涵与外延,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写进党的最高纲领性文献应该是第一个,也是第一次。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认识上的偏见,使得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见物不见人、认物不认人,从而挫伤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失去了活力。我们一直期望增强企业活力,殊不知这个活力正是看劳动力活起来了没有。改革开放,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年过去了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相反却呈现了异样生机的势头,甚至一些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出了问题。其实,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失误,而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修正了他的劳动关系,把社会生产关系的完善,从不注重人到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走了一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路子。亦如与西方接触交流过的人说,资本家没有不看《资本论》的,他们正是从《资本论》中看到了他们的死结,领悟了怎么样依靠人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发展到现在。
在我国,尽管领袖们都拥有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的意识,但实践中却往往事与愿违,包括改革开放,招商引资、购买国外设备和工艺技术,多出现重物轻人、以及人—机—物的适应与对接,大大减低了改革开放的边际效应,使我们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代价,浪费了珍贵的时间能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协调,现在看来,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政策上,我们都是应当深刻反省的。显然,一是没有真正关注和解决好人的问题,或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没有真正明晰人在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并不都是积累率低、分配方式不完善、地区行业条件差别因素,也有人们到底应当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地位的问题。农民工工资低,拖欠农民工工资几乎成为经济社会常态,就是因为农民工没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地位,整个经济社会没有把农民工看成是一个个的产业劳动者,只讲农民工群体,不讲农民工主体,不从制度、体制、机制上给予主体地位,农民工也许什么时候都是经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这一群体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难免在什么时候形成对社会秩序的冲击荡涤。
二是没有从生产关系、制度体制层面,落实人的经济社会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需要从制度体制机制上体现和保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体在内的全社会劳动者,都应该自由地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在愉悦劳动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享受着应有的利益和社会福利待遇。令人欣慰的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不仅重新诠释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本然内容,更是把此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立论基础和轴线坐标,必将大大调动劳动者与党、与国家一道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新动能、新贡献。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不是一般地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而是有着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必须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同时,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会要求,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促进人的就业创业、人的收入增长、以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等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