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抓住新常态机遇 完善总方略 谋求新发展

《中原智库》(2014)  张合林2019-11-25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主要特征是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要全面、辩证地认识新常态给河南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积极适应和应对新常态,完善河南发展总方略,谋求河南科学发展。

  一、发展机遇

  新常态给河南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最大的机遇是:新常态是一个相对较长的经济发展周期,表明中央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心,有望在新常态下使我国、我省经济步入集约增长、科学发展、实惠发展的良性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五个经济发展周期,现在正处第六个经济周期的爬坡期。以往经受不住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往往采取“强刺激”,主要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结果速度上去了,但又重回“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较低质量、效益、福利”的老路,失去经济转型的良机。新常态意味着我省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就新在有望实现经济转型与升级。对此,我们要有最深刻的认识,要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二、发展目标

  我省已经确立了富民强省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正确和宏伟的,当然也任重道远。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GDP衡量的经济总量已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但城乡居民收入一直较低,比如河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水平均居全国后几位。为了说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的关系或经济发展的质量,我们引入GDP含金量概念和分析工具。GDP含金量即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近似于居民收入的幸福指数(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 反映单位GDP中所推动或得到收入的量,比值越高说明GDP的含金量越高,居民的幸福指数越高,反之亦然。根据国内有关机构发布的这项数据,2009年虽然我省GDP全国第5位,但GDP含金量全国第28位即倒数第4位。

  以上分析说明,我省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导致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实惠较低,我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还不成比例。在新常态下,我省要进一步强调富民强省的发展目标,并科学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坚定的把富民放在首位。

  三、发展路径

  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cs),集聚经济的本质是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集聚经济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是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cs)和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某一产业内的企业向同一地区集中被称作地方化经济,例如众多软件企业集中在“硅谷”;当集聚经济突破产业界限,引起不同产业的企业向同一地区集中时就演化为城市化经济。同时在它的推动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大城市,并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新常态下,要认识和运用这个基本规律,积极审视的发展集聚经济,推动河南富民强省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保障措施

  当集聚经济效应非常强,以至于抵消了集聚经济的成本时,企业将向一个地区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最终诸多专业化城市也会因此而得到发展并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此,我省应实施和完善以下主要保障措施:

  (一)充分发挥我省特别是郑州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发展大物流;以大物流优势吸引和带动优势企业聚集,培育和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或集聚区;进而形成智能智慧现代大都市;并通过建设与全省各市的立体交通物流网络和经济技术合作与联系,带动全省的大发展,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和引领,形成和聚合全省集聚经济效应和效益。我省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思路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很大成效,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个载体,使其更好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一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培育壮大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聚集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自组织和竞争能力。二是进一步强化聚集区的主载体地位和核心引领作用,处理好“一载体”与“四体系”的关系,将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有机融入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中,在聚集区率先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和融合,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载体的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三是促进地方化经济向城市化经济的转换,形成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形成全省集聚经济的聚合效应和效益。

  (三)进一步加大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完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促进集聚经济发展。

  (作者系郑州大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