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了“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的新要求,这是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思路的重大转型,是中华民族城市建设理念的根本提升,也是认识和理解何谓“新型城镇化”的点睛之笔。当前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正在快速扩张,怎样理清和打牢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艺术品位,把全省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和谐美丽、文化厚重、开放鲜活、催人奋进、具有中国气派、中原特色和地方风格的现代人文城市,把广大城区打造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深刻反思城市的概念
什么是城市?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是事关城市科学的基本问题,是事关能否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多少年来,我们把城市理解为军事中心、政治中心、商业中心、交通中心、工业中心、经济中心等等,特别是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阶段以来,我们基本上完全以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作为惟一判断标准和价值选择来思考和谋划城市建设问题,城市地位以GDP总量排定次序,城市土地和空间利用以最有利于市场效益发挥为根本杠杆,城市项目摆布以最大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为基本动机,城市拆迁改造以只要有关各方经济上合算为可行性标准。以这种“经济城市”理念指导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在较短时间内问题不大,甚至还会感到具有很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城市拥挤杂乱、交通堵塞、大拆大建、空气污浊,人们在城市生活紧张、焦虑、冷漠、无助,“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城市没有文化、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千城一面。特别是城市的大拆大建问题,几乎伴随着许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全过程。随着城区土地价格不断上涨,早些年建的房子总赶不上地价上涨,不断拆掉既有建筑物重建使城市陷入拆拆扒扒的恶性循环。这些表面上看是今天城市管理层面的问题,深层次上是我们对“什么是城市”认识肤浅的问题,是我们对快速到来的城镇化思想理论准备不足的问题。
其实,由于片面的以“经济城市”单一理念主导城市建设导致“城市病”的现象不是单独在我国出现,世界上不少国家城市化进程也都出现过类似情况。一些国家围绕工业中心建设城市,随着工业中心衰败导致城市没落;一些国家围绕交通中心建设城市,随着交通中心转移导致城市萎缩;还有一些国家大量农村失地人口涌入城市,在路边、河边等公共用地上形成大规模“贫民窟”等等,这些都成为世界性的城市难题,出现了“物质上的最高成就和人文社会的最坏状况”。城市化陷阱。正因为如此,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成立了“城市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始组织力量系统研究人类的城市问题。1996年,联合国城市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博尔召开会议,通过了指导世界人居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人居议程》,这个文件第一次给什么是城市下了定义,“城市是地球上人类集中居住的区域”,也就是说,城市是“人居中心”。这是一个城市以人为本的定义,是把市民放在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中心地位的定义,判断城市和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好与不好的根本标准就是是否适宜“人居”,评选世界美好城市的根本标准就是“宜居”。城市建设要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市民在城市享受美好的生活。城市是“人居中心”学说的形成,是世界城市科学基础理论的奠基。而城市市民的美好生活,既有就业、收入、居住等物质条件的满足,有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配套,又有精神文化心灵的寄托,以及社会交往、亲情、友谊和尊严的实现,实际上就是要在全世界实现从“经济城市”向“人文城市”的转型和跨越。
建设“人文城市”,对我国是一个大课题,是中国从农耕文明为主社会向现代城市文明为主社会转型最深刻的思想解放和最新的目标设定,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指导地位的集中体现,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中国梦”的具体实现途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文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弄清其基本原理、基本内涵、发展模式和实现途径,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水平,把人的存在和价值置于城市概念的核心,形成人文城市规划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这是新的发展阶段理解“新型城镇化”的钥匙。
建设人文城市,既是文明形态从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的转型,又是发展方式从单纯注重经济到综合注重人文的转型,涉及领域十分广泛。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其突出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要从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高度,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包括乡土风情在内的各种城乡文化要素,使城市成为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有机生命体。二是以提高城市人口质量特别是市民文化素质为根本价值导向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让整个城市环境成为对市民和下一代进行教育熏陶的大学校,使城市环境处处有文化。三是高度重视城市建筑物的文化艺术品位,让每一件城市建筑物都按照文化艺术品的标准进行打造,确保城市建筑物拒绝平庸,使城市成为建筑艺术品博览园。四是对城市按照宜居标准进行生态绿化美化,让市民在城市享受到田园风光,能够看见山、看见水,能够记得住乡愁。五是每个城市都要培育自身的文化个性和地方特色,形成自己城市的独有风格。六是每个城市都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和开放性,靠文化创新力量引领市民走在时代前列。按照上述标准审视我省的城市,我们虽然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了较大进步和提升,城市形象和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但是距离“人文城市”的标准还相差较远,我们必须深化对“人文城市”的理解和认识,克服片面“经济城市”发展观的惯性思维,在城市快速扩大规模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人文城市发展路子,“既要积极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又要寄期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
二、提高对“人文城市”建设思想的认识
把增强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乡村小农社会相比,城市应当拥有社会化、市场化、知识化、艺术化的文化,拥有体现科学、理性、进步、开放和自由、民主、竞争、向上精神的文化,城市文化应当是可持续的文化。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精神状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也是决定城市品位和城市发展潜力的文化力量。一座城市的环境有没有历史记忆,有没有文化个性和特色,往往决定着这个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着这个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综合竞争能力和居民生活质量。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文化蕴含了城市的活力、城市的吸引力和城市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作为人居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体会不深,我们在推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小农意识和小农文化思想的影响,存在着重视实用和眼前、忽视文化和长远的现象,另一方面把城市扩张仅仅看成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物质需求的过程,导致形成的城区往往是一片片工厂区和单调乏味的火柴盒子式楼房的集聚。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简单地把工业化等同于城市化,生活区建得像兵营,城市建筑物不讲究外观艺术造型,城市街头少见雕塑等文化设施,也没有象征城市精神的标志性建筑,即便出现一些大体量建筑物,也多是火柴盒子的拉高拉长,众多城市一个面孔,谈不上特色和个性。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和穿行,看不到文化、看不到艺术、得不到教育、熏陶和享受,就像人在大沙漠中很难看到绿色一样,城市在一些地方成为钢筋混凝土筑就的文化荒漠。
在国家明确要求重视人文城市建设的今天,必须把城市环境文化建设问题突出出来,把人文城市建设作为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予以特别强调,切实提高城市政府和全社会对人文城市的思想认识。吴良镛先生指出,“自古太守多诗人”,城市领导人首先要有文化、有诗意,城市的市长应是有诗情画意之人。要认真总结过去几十年城市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建设高文化品位城市的有益经验,挖掘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中原文化的丰富宝藏,引进现代城市环境艺术的先进理念,努力使全省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得到显著提高。
三、全面把握现代人文城市的精神实质
把城市文化和传承、城市特色和个性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现代城市是人居中心,满足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的需要,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而居民的需要在物质层面基本满足之后,永无止境的就是教育、文化、精神、艺术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定要把满足居民对文化、教育、精神、艺术方面的需要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既要进行行政、商业、工业、居住等区域功能规划,进行道路、街区和通信、能源、管道等城市硬件规划,又要在精神文化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城市拥有哪些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怎样保护和传承这些资源;城市应当有什么特色,哪些因素决定我们城市的个性;怎样从总体上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整个城市的建筑物应当有什么统一的风格要求;城市的雕塑体系、广场游园体系、文化基础设施系统、生态绿化系统、居民社区生活系统怎么安排等等,都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都要形成专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特别是对于每一座建筑物从规划到建成收验都要有文化艺术标准,都要与整个街道、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我省许多城市至今尚未制定城市建筑物艺术标准,许多城市的规划部门连分管建筑艺术的科室和岗位也没有。在一些城市领导人的心目中,往往认为城市品位、城市个性、城市特色是虚幻的,经济项目才是实的。其实,人文城市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每一座城市的环境文化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是通过一座一座城市建筑物展现出来的,城市文化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努力积淀下来的。在快速推动我省城市化进程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城市的文化艺术品位,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为我省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开一个好头,打一个好基础。省内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成立城市文化和环境艺术研究会,对提高全省城市环境文化品位进行专门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都要增设环境与建筑艺术科,保证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城市环境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得到认真实施。
人文城市应有众多文化艺术要素。要有全国和世界知名大学,有高水平科研文化艺术单位,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剧作家、音乐家等等。城市要有繁荣的经济,但不能让商业广告过度炒作。要形成崇尚人文精神的城市价值观,引导一代一代市民喜欢读书、喜欢诗赋、喜欢文学和艺术,形成厚重文化底蕴。抬头见广告,出门闻喧嚣,不是人文城市的表现,而随处可见安静地阅读,才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建筑物应小型化、社区化、亲民化。
四、牢固树立“城市建筑物观赏第一”标准
把城市建筑物打造成为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建筑艺术品。城市是几十万、几百万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城市是由建筑物集聚而形成的,每一座建筑物,对居住使用的所有者来说主要是享用其物质性功能,而对于广大的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来说它主要是作为一个观赏物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城市建筑物对全社会而言首先是供人看的。建造者主要管实用,政府和社会则应主要管好看。因此,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城市建筑物都必须耐看,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公共性建筑物,如市政府、车站、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艺术馆、音乐厅、体育馆以及沿街道摆布的建筑物等必须按照建筑艺术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欧洲国家的城市建筑是花冈岩的历史,他们要求城市都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艺术品博览园。中国建筑物是“土木”的历史,民用建筑因不耐久而相对轻视文化内涵。现代建筑科技进步使我国建筑业基本告别了“土木”工程时代而进入钢筋混凝土时代,我国城乡建筑物也完全有可能保持千百年而不朽,这就要求我们用“千年意识”来看待城市建筑物,赋予每一座城市建筑物永久性文化艺术生命。城市的所有临街建筑物都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拒绝没有品位的火柴盒子,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类同,鼓励设计师和建筑商勇于创新,努力建造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个性的现代建筑群。
实行“城市建筑物观赏第一”标准,是城市建设观上的一场革命。要改变算帐观念,不能认为这样会加大成本。假如,计划建造一座8000 m²的低品位楼房,如果采用新观念、新标准,可以建造一座6000 m²的高文化品位楼房,也就是把20%左右的投资用于外观造型和外表美化,二者实际效果会大相径庭,前者过不了多少年就破旧贬值甚至需要拆掉,后者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艺术品位,而且有可能不断升值具有永久生命力。今后对城市建筑物规划把关时要坚持“二八投资原则”,一定要明确总建筑造价不低于20%用于建筑物造型和外观美化投资,用投资标准控制确保城市建筑物的艺术品位。“宁要小,但要好。”要加大高等院校对环境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应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建筑艺术化的要求。
五、努力改善城市人文生活质量
城市环境的文化品位提高,对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陶冶和提高市民情操,提高整个城市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美誉度、舒适度和吸引力都十分重要。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按照现代城市科学和环境艺术的要求,切实优化人文环境。
要搞好城市雕塑体系建设。雕塑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精神的艺术化物质载体。一个城市不能没有雕塑,但也不能随意乱建雕塑。作为人文城市的集中体现,要把杰出历史人物雕塑作为城市雕塑的主要内容,用杰出历史人物雕塑传承历史文脉,张扬人文精神,教育熏陶激励市民和下一代。政府应当对本城市的城市特色、城市个性、城市精神进行科学概括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雕塑体系建设指导性意见,用城市精神丰富雕塑的文化内涵,用雕塑体系张扬城市精神。每个城市都应有标志性雕塑,凡是重要广场、重要建筑物、重要文化设施、重要旅游景点以及居民游园处,都应兴建配套雕塑,政府应明确城市雕塑的基本风格和规划建设标准。
要搞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人文城市是学习型城市,是读书城市。城市社区要有供市民读书看报和进行人文交流的场所。要规划建设图书馆、阅览室、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文化活动室、街道书院等等,公共文化设施应当高密度,做到小型化、社区化、亲民化,让居民能够很方便进入。
要搞好广场游园体系规划建设。广场游园体系建设是体现城市作为人居中心的重要表现,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城市建设理念的体现。城市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对广场游园的要求,努力为人民群众建设高品质的广场游园,为创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居民生活文化提供物质条件,组织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
要搞好城市水系和街区绿化美化体系建设。城市水系和街区绿化美化体系是城市生态文化的重要方面,有水则灵,街美则名,凡是有条件的城市都要尽最大可能扩大城市市内水面,努力营造鲜活的城市水系,优化城市生态,建设田园城市。要把街道绿化美化人文化作为所有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一切按照美的标准来要求,搞好树木花草品种选择,搞好花木造型修剪,增加树木花草色彩品种,切实增强城市的绿化艺术品质。要下力气开展街道整治和文化修复,打造历史名街、特色小街、商业街、步行街,为市民创造购物、休闲和富有文化气息的慢生活环境。
六、切实保护城市经济和历史文化遗存
从“破旧立新”、“拆旧建新”转变为“护旧建新”。在最近几年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各地都出现了大拆大建现象,“拆”字成为各城市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出现这种现象是多种历史原因造成的,有许多影响发展和没有品位的低劣建筑物拆掉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认为城市建设就该如此。大规模拆迁改造带来了很大负作用,既造成了财富巨大浪费,又使城市失去了历史感。一些百年老街看上去就像近几年新建的一样,百年校龄的大学校园就像近十年八年新建的学校一样。许多城市40、50年前建的房子已经基本拆光了,最近已开始拆30、20年前甚至十多年前建的房子。一些都市村庄的楼房刚建起三五年就又拆掉,有些大片劣质楼房建起来就是为了让拆掉。对这种大拆大建应有理性认识,该拆的一定要坚决拆,不该拆的一定要加强保护和限制不能随意拆。我国许多城市历史十分久远,千百年留下来的土城墙、砖城墙、环城水系等山川城池十分珍贵,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古代城市规划保护艺术修养”,不经意间就在“高楼大厦”建设中把这些城市文化遗存拆毁了,长此以往,必将使我们的下一代对祖国优秀的城市文化遗产茫然无知。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几百年、上千年的东西是宝贝、是文物,我们应当珍惜。但是几十年前、几年前、昨天建的东西也是历史,也是财富,也很宝贵,也应当珍惜。一个城市、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一所医院需要发展,应尽可能到新城区、新组团拓宽空间,不能总是在老城区有限地盘上“鸡蛋壳里和面”,搞一轮又一轮的拆拆扒扒,搞得老城区越来越拥堵。要从我们这一代人起,一定要走出这种循环。应把老城区看作一片“苗圃”,需要走出去扩张的单位要及时疏散到新区给提供更大空间发展。要在全社会增强“护旧建新”意识,城市应当有《限拆法》,就像“建新”需要规划审批把关一样,对“拆旧”也应建立一种评议把关限制机制,对拟拆除建筑物要进行综合评议,只要不是危房,只要不是已明显影响城市发展的,原则上不允许拆除。要处理好新区建设和老区保护的关系,努力创造一种社会利益机制,引导城市向新区发展,保护好老城区的历史文脉,让每一片建成区都能宁静、悠然、安怡下来。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