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构建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问题探讨

《中原智库》(2014)  刘战国2019-11-25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加快培育中原等城市群”,还要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中原城市群已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增长极,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加快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带动中原城市群跨越发展势在必行。2013年12月25日中共河南省委出台《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要求“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和打造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增强辐射带动全省和服务中西部发展的能力”。前几年国务院给郑州市的功能定位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当前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中部崛起、中原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郑州市的功能定位、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命题和现实责任。长久以来,复兴大中原一直是我们特有的“河南梦”,或叫“中原之梦”,其主要内涵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级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郑州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河南梦”的三大支柱,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是梦想之基。

  一、背景分析

  (一)中心城市的内涵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具备较强“聚集扩散、服务和创新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无论是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区域中心城市,抑或地区中心城市,都脱离不了中心城市的这些本质特征。

  国家中心城市必然在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从世界城市来看,他们都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未来国家发展重心加速转移和空间布局向内陆战略推进,新的经济重心很可能催生新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必然是世界或全球城市。

  (二)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中心城市发展理论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古典区位理论,农业区位论(杜能1826年提出)、工业区位论(韦伯1909年提出)。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国家的快速城市化,中心城市发展的各种理论不断涌现。伴随我国快速城镇化,新经济地理学异军突起,中心城市发展理论不断萌发。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的中心城市提供了思维框架和分析工具。

  中心地理论。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在他所著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这一理论研究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等问题。城市等级受市场、交通、行政 三原则所支配,呈现六边形网络分布。

  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佩鲁(Francois Per-roux)于1955年在《经济学季刊》的《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提出“增长极”这一术语。经济增长在一定区域内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 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 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区域产 生不同的影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an, 1957)提出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对城市群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影响深远。当相互间的引力大于斥力时,中心城市规模愈来愈大,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体系不断膨胀;当引力小于斥力时,郊区化、逆城市化占据主流,卫星城纷纷出现。

  点轴开发理论与网络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发达的经济中心(点)沿轴线(交通线路、动力供应线、河流等经济纽带)不断地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1986年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地理科学》上发表论文《2000年我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提出区域发展战略的“点轴开发理论”。只有经济联系到了一定程度,该区域就自然内生的按照“点—轴系统”模型,由点到轴,再到聚集区发展成经济区。之后,魏后凯(1995) 提出网络开发模式(Network Development Model),进一步发展了“点-轴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呈现出增长极点开发、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3个不同阶段,落后地区应采取增长极点开发,发展中地区应采取点轴开发,而发达地区应采取网络开发。

  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中心城市发展理论,例如,邓肯(O.Duncan)1950 年在《大都市与区域》提出“城市体系”理论;J·R·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核心-边缘理论” ,又称为核心-外围理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研究空间经济的主要分析工具;法国经济地理学家戈特曼1957年根据对美国东北海岸地区的考察,在《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提出特大城市区域集合体(Megalopolis)。城市化趋向郊区化和网络化,城市群的出现标志着美国空间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大都市带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产物。

  (三)国家中心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针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评价较少,但评价世界、全球城市、国际城市等方面的文献却比较丰富。综合功能研究一般采用综合性指标体系,专项功能研究一般采用某些专项指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草案)所运用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7大类43项指标。周阳,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在《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特征、功能及其评价》一文中,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和属性为基本框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比性、协调性原则,并根据 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4大类10小类40个指标,建立全面综合的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陈来卿,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功能论输赢》一文中,遵循国际性、实效性、延续性和创新性原则,又依据科学性、动态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原则,采用主题综合型方法确定为3个层次、4个大类、22个指标的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各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同小异,其中人口和经济指标是最基础最根本最具代表性的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发现问题,寻找发展路径。

  (四)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面临重大机遇

  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中心城市论都认为: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龙头,是经济区的增长极;城市群是经济区的主体,是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经济区是中心城市的战略腹地,是城市群的承载基础。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城市的地位决定城市群和经济区的地位,要想使中原城市群和经济区进入国家级,其郑州中心城市必须首先进入国家级。

  从战略趋势上来讲,我国沿海地区的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或经济区正在向世界级转型,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大国家中心城市正在向世界城市升级;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的经济重心正在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未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必然会出现多个国家级的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城市,未来最有希望成为国家级城市群是成渝、武汉、中原,最有希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是成都、武汉、郑州。

  从政策上来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原城市群已经被列入国家发展重点,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毫无疑问应定位于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那么,要想让中原城市群升级为国家级,郑州市作为龙头必须首先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所以当前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

  二、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一)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

  虽然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成渝、中原、武汉三大城市群中是最大的,具有明显的总量规模优势,但是,中原城市群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中心城市总量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这是构建国家级中心城市和经济区的主要矛盾。

  第一,横向对比郑州市处于弱势地位。郑州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与重庆、成都、武汉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从经济总量来讲,2013年重庆列全国第7位,成都列全国第8位,武汉列全国第9位,而郑州市仅列全国第19位;从功能定位来讲,重庆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已将武汉市目标定位提升到“国家中心城市”,而郑州市的定位还停留在“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第二,近几年郑州市与武汉市的差距不断拉大。 2005年郑州市GDP占武汉市的比例为73.4%,2010年下降为72.6%,2013年下降为68.5%。2005,2010,2013年武汉市在全国位次分别为17,12,9,郑州市的位次分别为23,22,19,近8年武汉市在全国上升了8个位次,郑州市上升了4个位次。郑州市与武汉市的差距连年拉大,目前相差10个位次。“郑州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就是制约郑州市、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二)城市空间框架小,组织结构不合理

  但是,无论是按照国家级中心城市标准来判断,还是横向对比来分析,郑州市与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要求尚有较大距离。国家级中心城市必须首先满足城市规模这个基本条件:一般来说,国家中心城市都是规模上的超级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应达到全国前10位,人口规模1500万左右或更高。2013年郑州市城市规模全国第19位,虽然一直在进步,但是横向对比来看近几年进步趋缓,原因在哪?根源在于郑州市尚没有建立起来超级城市的空间框架结构,发展载体太小,组织结构不合理。

  (三)未形成郑州大都市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

  国家级中心城市或者前10位的中心城市都采取了“大框架、多中心”发展模式,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所辖县(市)行政区划调整为市辖区,都市区的发展取向由“单中心”摊大饼转向“多中心”,形成网络状的多中心大都市区格局。郑州市要想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理所当然也必须遵循“多中心”发展规律。郑州市曾经提出的“双核驱动、六城支撑、十组团集聚”是立足郑州实际的创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进入国家战略,在全国也是首创,最近又提出“一中一城三区四组团”发展格局,郑州都市区“多中心”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多年以来,郑州中心城区依然停留在延续摊大饼发展阶段,超级城市大都市区的框架结构始终没有形成。近几年为何郑州市与武汉市的差距有所拉大,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武汉市都市区早已由摊大饼转向“多中心”:为了拓展城市空间,武汉市先后把所辖县(市)全部区划调整为市辖区,建立以地铁和轻轨网络为主导的通勤圈,形成郊区化多中心的大都市区格局。武汉都市区现由13个市辖区组成,分别是: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7个中心城区以及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6个近郊城区。其中,1979年由汉阳县分设东西湖区,1984年撤销汉南农场设立汉南区,1992年撤销汉阳县设立蔡甸区,1995年撤销武昌县设立江夏区,1998年撤销新洲县设立新洲区、撤销黄陂县设立黄陂区。而郑州市没有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没有建立近郊多中心、远郊卫星城的空间发展格局,缺乏发展空间。从体制来说,郑州市所辖六县(市)行政区划调整没有任何进展, “市区与郊县”双轨制的二元结构,割据分离,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合力和集群优势;从产业来说,并没有形成产业链紧密关联,中心城区的低端产业并没有向郊县(市)大规模转移扩散;从交通体系来说,中心城区与郊区县(市)之间的地铁或轻轨系统还是空白,同城化的通勤圈没有建立起来,中心城区与所辖郊县(市)没有形成实质意义上的一体化和同城化,郊区县(市)难以共享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

  (四)郑州大都市圈尚未建立

  中心城市的发展必须依托所在的经济区和城市群,一般都具有外围的经济腹地和中小城镇的支撑,形成大都市圈。而郑州目前还没有形成大都市圈,制约了发展速度,为什么近几年郑州市与武汉市差距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汉城市圈早已形成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格局。湖北省瞄准打造中国第四极战略目标,构建了“1+8”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与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周边8个城市组成城市圈,其中包括1个副省级城市、5个地级市、3个省直辖县级市。城市圈大尺度空间结构框架的建立为武汉市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武汉市厚积薄发、跨越发展、后来居上,在全国的地位持续提高,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更是着眼长远、极目远眺、雄心勃勃。

  总之,构建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国家级经济区,实现“河南梦”,机遇挑战并存,优势劣势同在,总体上是有利的,方向上是大势所趋。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关键是应提升郑州市目标定位,拉大空间框架,优化空间结构布局,构建大郑州都市区和大郑州都市圈,重构中原城市群。

  三、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

  所谓大都市区是指中心城区与紧密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是中心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时的空间组织形态,是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中心区。

  所谓都市圈,是指以一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联系紧密的众多城市地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或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一般是指内部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或城市群的核心区。

  “大都市区多中心”、“大城市圈多核心”的演变机理:在快速城镇化的中期阶段,“集聚规模效益递增”,城市越大集聚效益越大,人口和生产要素优先向中心城市集聚,中心城市的集聚速度明显快于中小城市,一部分中心城市演变为超级城市或巨型城市;然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当中心城市规模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城市病,生活生产成本上升,使“集聚规模效益递减”,于是人口和生产要素又开始逃离城市中心区,向近郊小城镇和远郊卫星城集聚,中心城市布局从“摊大饼、单中心”模式走向“郊区化、多中心”模式。由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周边卫星城市纷纷崛起,“城市圈卫星城多核心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西方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在经历摊大饼城市病之后,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郊区化多中心、卫星城多核心”的发展模式。我国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强度在世界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可惜的是我国许多中心城市再次重演西方国家早期摊大饼城市病,原因在于发展和规划理念滞后、割据体制障碍。其实,“大都市区多中心、大都市圈卫星城多核心”发展理论和经验都是成熟的,关键是我们应紧密联系河南实际创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特色发展模式。

  (一)构建“多中心”的大郑州都市区

  应瞄准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创新理念、规划、体制,跳出郑州来谋划郑州,大胆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破除条条框框约束,勇于创新,探索国家中心城市特色发展的“郑州模式”,积极构建“2核+3次+5卫+2副”大郑州都市区框架体系。一是强化双核带动。构建中心城市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两个核心增长极。二是拓展近郊三大次中心。分别在3个方向上规划建设郑东新区、郑西新区、郑南新区,形成都市区次中心。三是构建远郊5个卫星城。将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为“市辖区”,将六城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环境进行同城规划建设,使六城成为都市区真正意义的外围中心,形成“2核+6心” 网络状多中心格局。四是打造东西两大副中心。将巩义市区划调整为市辖区,并规划为郑州市西部副中心;推进郑汴同城化,将开封市纳入大郑州都市区,将开封市定位为大郑州都市区的东部副中心,构建“2核+3次+5卫+2副”大郑州都市区。

  (二)构建“多核心”的大郑州都市圈

  我省2009年规划了“一极两圈三层”的中原城市群总体框架体系,这是我国城市群规划中的一个创举,但是这个规划落实的不够好,这几年的决策文件中很少再强调了,原因是:政策缺乏连续性,概念缺乏进一步深化,突破口缺乏有力抓手。选择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突破口应体现3个原则:一是优先发展郑州中心城市和大郑州都市圈;二是放开搞活外围区域中心城市;三是积极推进一体化和同城化。“1+8武汉都市圈”与“1+8中原城市群紧密层”同为圈层结构,即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周边8个卫星城市,武汉城市圈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建议借鉴京津冀都市圈、武汉城市圈的概念,用“大郑州都市区”概念描述中原城市群郑汴核心区;用“大郑州都市圈”的概念来描述中原城市群紧密层,将“中原城市群1+8紧密层”转型升级为“1+8大郑州都市圈”。

  积极构建“1+8大郑州都市圈”:将大郑州都市区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当然也是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将洛阳市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形成郑州、洛阳双中心格局;将新乡、许昌、焦作、济源、平顶山、漯河等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的障碍,加快一体化乃至同城化发展,提升集聚集群功能,分工协作,协同发展,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将郑州都市圈打造成为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带动中原经济区周边区域快速发展。

  (三)构建“一体化”中原城市群

  为了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必须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中原城市群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结构重组、功能优化和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外围城市、外围城市支撑中心城市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一是提升中心区,建设大郑州都市区。将郑州市由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升级为国家级中心城市,规划郑汴同城化大都市区,将开封设为大郑州都市区的副中心。

  二是强化核心区,建设大郑州都市圈。郑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定位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开封、新乡、许昌、焦作、济源、平顶山、漯河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形成“1+8”或“2中心+7核心”大郑州都市圈。

  三是放活外围区,建设六大副中心城市。将安阳、三门峡、商丘、信阳、濮阳、周口等,6个外围省辖市设为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驻马店、鹤壁为中原经济区的支柱城市。根据中心地理论“六边形模型”,这六个省辖市均为米字型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也是未来普铁、城际、高速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设置6个副中心城市符合市场、交通、行政3个最优原则;根据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相互吸引的断裂点理论,这6个省辖市距离郑州较远,均在200km以上,受郑州中心城市的辐射较小,反而受省外中心城市的辐射较大,均处在郑州中心城市与外省中心城市相互吸引的断裂带上,设置6个副中心城市有利于集聚外省要素资源。同时,湖北省设立了襄阳副中心城市,河北省将石家庄设立为北京的副中心城市,周边省份的战略布局已经对我省的战略空间形成挤压之势,设置6个副中心城市既符合理论又符合实际,既是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积极应对区域竞争的需要。

  (作者系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