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部及与大区域空间组织研究

《中原智库》(2014)  杨讯周2019-11-25

  空间组织思想发端于功能区域及其相互依赖性,它是指某一尺度的社会—空间系统经由自然以及社会过程的共同作用,其内部功能日趋分化的各组成要素间进行分工与协作从而推动系统自发地有序演化,并在外力干扰下组织起来的方式。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空间组织可以同时指代空间(组织)结构和空间(组织)过程。空间结构是静态的,是空间过程的地理表征;空间过程是动态的,是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

  一、实验区内部的空间组织

  顺应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大趋势,借鉴其他地区大部制改革、减少行政层次或街区整合等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在实验区内部的空间组织中如何实现经济功能区和行政功能区的职能分解与协同配合进行积极探索,可以以行政功能区为主,也可以经济功能区为主,或行政功能区与经济功能区并重,或行政功能区与经济功能区放在不同的管理层次。

  二、与郑州主城区的空间组织

  港区位于郑州主城区东南部,空间上相对独立。作为功能区而言,距离偏远;作为卫星城而言,距离又偏近。与主城区的关系,科学路径应是:功能区—综合新区—卫星城—独立增长核—增长带动极核。从功能与规模上看,愈来综合性愈强,规模愈大;从与郑州主城区关系看,前期主要依靠主城区,中期独立性增强,后期在全市乃至中原经济区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三、与郑汴许及郑许洛等增长三角的空间组织

  增长三角一般是由3个(或更多)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生产要素上具有互补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构成的跨国或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开发区,区内国家或地区通过开展投资、贸易和技术转让,在互利基础上进行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增长三角只有具备经济上的互补性、地理上的近邻性、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政府间相互协调的可能性以及区域的可扩展性(即腹地支持度)等前提条件,并有区位指向(指特定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扩散机制(指部分经济活动和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空间近邻效应、经济社会组织的协调与推动等动力机制发挥作用时才能够形成和发展。

  郑州与洛阳、开封、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合作,可以形成多个增长三角,其中对港区发展比较重要的是郑汴许及郑许洛。对这些增长三角的形成和发展,要多方面促进和强化相互间的联系,特别是交通联系和产业分工协作,主要通过城市群和产业集群的“两群化”整合模式,实现在竞争合作基础上的规模效应和一体化发展。郑汴许增长三角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抓手可以考虑郑州航空港区与许昌新区(许长推进区)的捆绑发展,郑许洛增长三角可考虑郑州、洛阳和上街三个机场的分工合作。

  四、与中原经济区的空间组织

  河南位居我国中部,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工业大省,但其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引领产业升级的龙头。郑州航空经济实验区就是依托航空枢纽来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航空运输业、航空关联性产业、航空服务业,促进中原经济区新型经济形态的产生。这些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推动与郑州中心城区、郑汴新区等联动发展,以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航空经济形态,将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还可以弥补河南不沿边、不沿海的区位短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水平地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我们实验区集聚,形成中原经济区和内陆地区的开放新高地。

  五、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组织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战略地位,要求实验区积极参与世界产业分工,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河南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古丝绸之路的起始点之一。从现实条件看,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人口和经济总量均是丝绸之路沿线西北五省之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为河南省开通了一条当代空中丝绸之路,以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核心参与国际大循环,有利于加强河南与世界的人流、信息流、物流,有利于吸引世界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落户河南,引领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发展,将大幅提高河南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程中,河南要充分发挥航空经济实验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丝路”供应链的东方中心和价值链的高端基地的潜在优势,充分发掘潜力,在更广阔的领域,更大的空间,释放更大的效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闪光点,经济增长极,交通物流凝聚核。

  (作者系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