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南乡村建设的模式及路径

《中原智库》(2014)  吴国玺2019-11-25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内涵

  生态文明背景下,河南乡村建设水平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5个方面,共20个指标。

  一是生态经济方面,主要包含C1人均GDP、C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C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C4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C5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C6单位GDP能耗等指标。

  二是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关注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等包含C7节能建筑比例、C8农村森林覆盖率、C9环境功能区达标率、C1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C11要污染物排放强度(COD、SO2、NH3-N、NOx)、C12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指标。

  三是生态文化方面,主要关注环保知识普及、生态文明认知程度、生态素质提高、生态创建活动等方面。包含C1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C14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用地面积、C15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指标。

  四是生态意识方面,关注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方面。包括C16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C17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C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五是生态制度方面,主要关注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等方面,设置C19农民自治制度、C20村务公开制度2项指标。

  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模式

  一是生态保护带动型。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兴办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二是产业发展带动型。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培植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依靠集体力量兴办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农村社区带动型。以城中村、城郊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园区搬迁村和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范围内的村庄为重点,以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为抓手,促进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中心社区。

  四是连片整治带动型。在沿路、沿河,以及旅游景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周边,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全覆盖,并按照“抓点、促线、带面”的工作思路,在全区筛选一定村作为示范村居,以路为轴,串点连线,连线成片,确保“点、线、面”统筹推进,力求实现“一整一条线,一治一大片”的整体效果,以其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充分调动群众中蕴藏的建设美好家园积极性。

  三、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推进路径

  按照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的目标与要求。加快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一)以生态化为方向,修编村庄规划。

  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明确县域内农村社区、中心村、一般村的数量、功能与定点,科学优化县域城镇发展、村庄分布、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农村社区、中心村、一般村相结合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

  搞好村庄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衔接,确保村庄布局规划和整治建设计划的实施。

  按照“规划层次不能低、乡土风情不能丢、文化特色不能少、建筑质量不能差、设计风格不雷同”的要求,因地制宜搞好村庄建设规划。突出农村田园特色、乡土气息和生态风貌,综合考虑村庄地形地貌特点,就地取势,借山用水,秉承传统,突出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配套好水、电、路、气、暖及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多提供经济适用、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风格各异的房屋设计方案供农民参考; 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切实做好保护与开发。

  (二)以清垃圾、控污水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整治。

  1、加快建立规范化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统一配置移动式垃圾运输箱和垃圾清运车,配备村保洁员;统一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配备垃圾压缩运输车; 对村庄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统一纳入市、县垃圾处理厂处理,逐步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2、加快建立多样化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城区周边村庄要“就近入网、集中处理”,铺设污水管线,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统一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管网辐射不到、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集中居住型农村社区,以及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排污量大的区域,可建设经济实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在人口密度较低、环境容量相对较高的农村区域,可采用沼气池、三格化粪池等方式就地处理; 新建村庄、改建住房须同步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或沼气池;加快推进村内河沟和池塘清理,加强河沟池塘保洁处理,提高河道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促进污水集约化收集处理。

  3、全面加快村庄“五化”建设。在农村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秸秆型煤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探索通过“硬化补水泥、绿化补苗木、美化补涂料、亮化补灯具、净化补设备”的政策,以硬化带绿化、带亮化、带净化、带美化,以国省道和县乡主干道沿路村、中心村、社区建设村、水源地周边村、旅游风景区沿线村等为重点,连线成片推进村庄“五化”建设。

  (三)以生态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仅要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要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着力发展安全高效的乡村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和创新推广,积极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2、着力发展清洁循环的乡村生态工业。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搞好传统乡村工业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严禁污染型项目到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各类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乡村工业、家庭微型企业到乡镇工业功能区集聚,实现工业污染集中治理。

  3、着力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休闲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利用田园景观、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结合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和完善,挖掘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乡土风情旅游,促进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着力发展强村富民的集体经济。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探索工业强村、农业名村、三产兴村、旅游富村等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最大限度地把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好,努力实现全通全达。农村道路要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庄要基本实现“四通五化”( 即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具备条件的区县和乡镇要将村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提升为“户户通”;具备条件的地方要通天然气、通煤气,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沼气。

  农村社区、中心村、小城镇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也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平台,要按照“人口集聚、设施齐全、服务配套、土地集约、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把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心村培育建设、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结合起来推进,加快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五)提升农民素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1、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深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由自然、自发向自愿、自觉发展。引导广大乡村企业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型; 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

  2、繁荣农村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整治中发掘生态文化,在建设中完善文化设施,大力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农村生态文化,打造形成一批组织有力、活动正常、设施完备、主题鲜明的生态文化特色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巩固和完善以村居文化大院和农村社区文化中心为重点的农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四、加快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

  1、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增强环境承载力。通过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统筹人口分布、城镇建设、国土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推进产业转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加快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粗放高耗外延向集约绿色低碳转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3、促进能源节约,推动资源有效利用。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念,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全方位全过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4、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城市生态提升工程、乡村清洁工程、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环境风险防控工程等“六大工程”,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加强区域生态网络建设,努力营造天蓝水净地绿的人居环境。

  5、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坚持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法规标准,严格管理制度,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严格法律监督,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长期、稳定、可靠的保障。

  (作者系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