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美丽河南与生态红利

《中原智库》(2014)  李庚香2019-11-25

  “领导力最终是让我们创造真正想要的未来,而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应对我们认为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现实环境”——题记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美丽中国建设,他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动表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其实质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米都斯在《增长的极限》中指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和不可控制的衰退(《增长的极限》,第17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重大进步和飞跃,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找到发展与环保的平衡点。梭罗曾经描述过那种理想的生态之境:“我们觉察到,在沙沙作响的树叶背后,那个空间里有全新的生命,没有人体验过;并且即使这个地球,也是为了比人类更神秘、更高贵的居民而存在的(《必要的革命》,第357页)”。丹尼斯·米都斯在《增长的极限》中说得好:“一个社会在经济平衡和生态平衡上处于稳定状态的概念看来也许是易于掌握的,尽管现实距离我们的经济是如此之远,以致需要一场思想上的哥白尼革命(《增长的极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在重新阐述我们关于人类困境的想法方面,我们采取的态度可以是极其有用的。它容许我们明确表示在人类社会内部,以及在人类社会和它的栖息地之间所必须有的平衡,并看出当这样一些平衡被破坏时可能引起的后果”,“全新的态度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以往的那种增长(《增长的极限》,第149页)”。当然,“自觉控制增长,促使增长结束,是一场不容易应付的巨大挑战。这种努力的最终结果值得吗?通过这样一场转变,人类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增长的极限》,第131页)”。

  今天,世界和中国都处在其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转折点。面对生态危机的巨大压力,实现向绿色发展的转型就势在必行。“每个时代都会终结——从铁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兴盛如罗马等古代帝国,或如大不列颠等现代帝国。从没有一个时代能够永久存在下去,不管其影响力有多么巨大、多么深远(《必要的革命》,第6页)”。“正如铁器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我们用光了铁。工业时代的终结,也不会是因为继续工业扩张的机会逐渐消失。工业时代走向终结,是因为个人、公司和政府组织正逐步认识到,工业时代的负作用是具有不可持续意义的(《必要的革命》,第7页)”。然而,工业文明的终结点,其实也正是生态文明的创新点。“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些危机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应对之道(彼得·圣吉:《必要的革命》,第5页)”。“除非我们的思想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否则变革就不会发生,正是这些思想造就了工业时代的巨大成功,也带来了工业时代的巨大灾难(《必要的革命》,第29页)”。“但是,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再能把负担转移给他人了,没有多少时间再能以简单化的‘治标’的方法去掩盖深层的问题,让深层的问题短期‘消失’了(《必要的革命》,第19页)”。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正在引发商业与社会环境的更大、更深刻的变化。对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当前,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观念越来越强,对良好生态和生存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要改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福祉,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河南,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河南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四个河南”、“两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路子,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3年,河南省编制了《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14年4月14日,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提要出要按照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建设美丽河南,全面提高河南的生态文明水平。当然,这种对生态问题的重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河南生态脆弱的状况。从总体上看,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染污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如何实现“两不耽误”——不耽误发展,不耽误富强,“两不放弃”——不放弃农业,不放弃生态,对于中部大省河南来说,仍然是一件富有挑战的艰巨任务。

  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

  爱因斯坦说得好:“如果用我们制造问题时所用的同样的思考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解决不了问题。”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给我们描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现在,我们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更与人们所熟悉的罗伯特·福罗斯特的诗歌中的道路迥然不同。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归根结底,要靠我们自己做出选择(《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彼得·圣吉说得好:“只有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思考,可持续的世界才有可能。今天的创新者们把自然界而不是机器,作为他们的灵感来源,他们学习如何观察自己也身处其中的更大的系统,学习如何跨越任何可以想象的边界,推动合作,由此他们展示出另一个未来是如何创造的。观察系统、跨界协作,以及立足创新而非解决问题,这些核心能力成为这场思想方式转变的基石,也最终会成为其工具和方法的基础(《必要的革命》,第10页)”。

  美丽河南建设,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面对世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此以后,人类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智慧,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资源。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深层领悟。彼得·圣吉在《必要的革命》中指出:“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能持续满足我们对食物、水、能源和废弃物处理的需求,而我们的哲学和宗教也指引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和理解自己在更大的生命世界网络关系中的位置(第2页)”。“中国拥有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并与印度一起保存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包括对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智慧传承。在对矿产资源开采依赖越来越小、对人力资源开发依赖越来越大的世界,挖掘这种深层文化智慧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关键。在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亟待修复的世界,数千年来通过人天和谐的修养来增加服务人类社会能力的儒家理念,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彼得·圣吉:《必要的革命》,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350页)”。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充分挖掘出来,是美丽河南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关注经济危机,但也重视生态危机。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蕴含着对人类命运、人类解放的极大关切,也包含着有关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想。马克思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恩格斯说得十分精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定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欧美发达国家在生态建设上基本上都是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也要求我们要把坚持和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美丽河南建设的重要内涵,提倡低碳生活,广泛开展绿色新生活运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三、以制度设计实现生态红利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但“工业时代泡沫之后的生活,只有通过这样一些人的领导力才能实现:他们能够连接过去与未来,他们所拥抱的时间尺度,远远超越了典型的泡沫中的生活之所能及(《必要的革命》第350页)”。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面对“新现实”,经济是在社会之中的,社会是在环境之中的,再也不要自己骗自己了。

  面对新的生态要求,只有坚持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长期、稳定、可靠的保障。制度具有引导、规制、激励和服务的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只有实现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5—25.)”。美丽河南建设,也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明确要求:“河南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河南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以机制创新促进资源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建设,为全省人民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美丽河南建设,一是要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它包括两个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综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讯技术与能源体系交会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坚定基础。这一变化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其实质是石油经济已经日薄西山,通过对未来的经济模式进行大胆的描述,以指引我们进入后碳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持续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工业化仍未完成的河南来说,发展仍然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河南在抓紧治污的同时,要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要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粗放高耗外延向集约绿色低碳转变,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把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与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起来,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壮大规模和提升水平为主攻方向,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提高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努力使绿色生产体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由黑色经济体系向绿色经济体系的转变,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资源开发、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利用和社会消费等五个关键环节,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坚决把污染企业从GDP的蓝子里扔出去。

  三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建设生态城市。郑州的“绿城”追求,其实体现的就是一种战略眼光。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复合生态”的理念。复合生态即是说,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整体最优的城市;应当在空间上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时间上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效益统一。城市建设与山水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立足资源环境状况,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当然,也只有这种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生态城市,才能够让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同时,要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在治理农村染污时,要讲究投入和产出。

  四是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推行生态红线奖惩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严守资源环境底线。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加快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生态涵养带,构筑起四区三带的区域生态格局,以良好的生态体系继续涵养中原这一块中华民族的“风水宝地”。

  五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是一个公共产品。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才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河南的生态文明水平。这就要求河南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这个意义上,可持续发展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眼前的现实。

  (作者系省社科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