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平安河南 “安”字为先

《中原智库》(2014)  胜 栋2019-11-25

  打造平安河南,可以概括为“双安”、“双治”、“双基”。其中,“双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基本目标。可见,平安河南是以“安”字为先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了“安”字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可以用于国家大事,如安邦定国、居安思危;也可以用于个人修为,如安贫乐道、安如磐石、安如泰山。从字形上理解,“安”是个会意字,从宀(mián),从女。“宀”指的房屋,“女”指的是家眷。“宀”与“女”联合起来表示“家属有稳定住处”。从字义上理解,《尔雅》上讲,安,定也;唐代令狐德棻《周书·谥法》上讲:“好和不争曰安。”可见,古人对“安”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把它放在一个“好和不争”的思想高度来理解。

  现代社会是立体社会,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各种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在积累,任何一个小小的不安定因素都可能聚变为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的不安全感也在增强。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很大,社会心态就好像一个“高压锅”,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一、安源于“细”

  这里的“细”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2008年8月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奥运史上的里程碑。”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参赛国家和队伍最多、门票最多的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奥运采访团……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上万名参赛队员、7个城市、31个竞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18个相关设施、50个专用酒店、上千万人次出入比赛场馆。仅仅看这些数据,都会让人心里发怵——如何确保这么多的人员、场馆及设施的安全?奥运安保方面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压力可想而知。奥运安保的成功靠的就是“细”。打造平安河南,要从细节入手,深入排查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例如,要建立实有人口动态管理系统,完善特殊人群教育、矫治和综合干预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人口、重点整治地区和部位的管理规范。

  二、安工于“网”

  这里的“网”,一是指网络,二是指网格。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互联网上网人数为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可见,我们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是网络化生存。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才把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作为了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内容来看待。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各地在网格化管理方面取得的非常好的经验。例如,郑州郑州市坚持以网格为载体,探索建立“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干部有了“责任田”,变“坐等派活”为“主动找活”,作风明显转变,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漯河采取“一格四员”运作模式,网格化里面配置四员:网格管理员(社区居委管理人员)、网格协管员(机关包片干部)、网格警务员(片警)、网格监督员(老党员、4050人员、人大代表等),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局面。从省外看,宁夏石嘴山大武口区“4+6”运作模式、山西长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也都取得了成功经验。

  三、安成于“治”

  这里的“治”就是指社会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社会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一是发挥政府治理的主导作用,要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治安形势研判预警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机制,特别是要完善社会治理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二是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开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平等对话、相互协商、彼此谈判、规劝疏导,化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推进行业规范、村规民约、行业公约等社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协调社会关系、约束社会行为、保障群众利益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深化居民自治,保证居民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宽居民参加社会治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居民参加社会治理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居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及基层民意调查制度,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机制。

  四、安明于“信”

  这里的“信”就是信心信念。人之所以发生冲突,往往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重是利益矛盾。这种冲突在目前的中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房屋拆迁。这种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是相对容易解决的。第二重矛盾是价值矛盾,这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我们对此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认为只要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什么问题就都好办。实际上,经济上越进步,思想自由度就越高,人们越追求价值层面、精神层面的目标。怎么解决价值矛盾,就要解决核心价值观的问题,通过践行核心价值观,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信”还指“公信力”建设,要防止落入到“塔西佗陷阱”陷阱当中去。

  五、安和于“家”

  这里的“家”,当然指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一个一个的家庭平安了,这个社会才能平安。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讲究父慈子孝、举案齐眉。现代社会,大家族聚族而居的局面逐渐消失了,家庭规模小型化。今天,一些家庭正在陷入到分裂、破碎当中去。这其中,有城镇化造成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代版“双城记”现象,有离婚率上升的趋势,值得我们认真解决。要加强平安家庭建设,以家庭“小平安”促社会“大平安”,如建立“留守学生”联系卡和长效“留守学生”管理制度,开展“零家庭暴力”活动、家庭防范四字歌等。

  六、安惠于“民”

  打造平安河南,根本是为民、核心在民安。安惠于“民”,就是让平安河南建设惠及亿万中原人民,让百姓尽享平安之福,真正感受到平安河南建设对个人工作、生活的影响。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副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