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文明河南:从培育社会资本开始

《中原智库》(2014)  张宝锋2019-11-25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文明河南就是“繁荣的河南”、“秩序的河南”,如何走向繁荣,如何实现秩序,我认为,需要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及其保证制度体系有效运行的政治文化。制度体系就是以法治为表征,深刻反映时代特点,契合本国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规范体系。政治文化是支撑制度体系的意识形态,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系统,旨在维护和捍卫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秩序性。从文化层面讲,社会资本是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通过与内部、外部的对象的长期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信任、团结、合作、互惠、平等、参与等一系列认同关系, 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精神信仰和行为范式。社会资本是政治文化的内核与要义,是内嵌在民族深处的精神之魂,是制度实践成效优劣的思想保证。

  一、社会资本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是社会繁荣和谐的基石

  (一)它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信息不对称必然造成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随之带来的必然是交易成本的提高。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是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其工作成果同时取决于代理人所做的主观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并且主观原因对委托人来说难以区别时,就会产生代理人隐瞒行动而导致对委托人利益损害的“道德风险”。社会资本以其诚信机制可以有效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使交易在“零成本”或较低成本下达成,使市场主体的预期更加确定,经济环境更加有序。

  (二)有助于克服“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增进集体行动和公共福利。“搭便车”就是不劳而获,坐享他人劳动成果。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外溢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不管有没有分担集体行动的成本。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搭便车是瓦解集体行动的第一杀手。搭便车造成集体责任扩散,个人懒惰懒散,凝聚力、积极性极大下降,整体效率降低;如若大家都搭便车,集体行动就难以开展起来,公共物品供给枯竭,大家都遭罪。

  (三)有助于消除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转变所到来的紧张,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熟人社会日渐解体,陌生人社会日渐来临。熟人社会的整合机制主要是以面子为载体的地方规范、地方知识,陌生人社会的整合机制主要是制度规范、普遍知识。但制度规范的有效贯彻还需以诚信与责任为主的社会资本的道德基石。传统的以人际关系功利取向的传统社会资本失灵,难以整合陌生人社会的原子化人群,特殊主义取向的特殊社会资本急需向普遍主义取向的普遍社会资本转变。信任、合作、责任成为社会资本最核心的价值文化要素。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繁重,如何使农民变成市民,并成功融入城市社会,使充满流动性、匿名性、高密度的陌生人社会实现有序繁荣,是文明河南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在文明河南建设中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

  (一)制度的正义良善。正义与良善的制度是孕育社会资本的沃土,必将创造出繁荣的社会资本,同时它也决定着社会资本的价值取向,制度趋恶必将改变或扭曲原本向善的心理和认知图式,塑造错误的价值编码和行为模式系统,人与人的关系要么陷于强权之下的不平等的依附庇护,要么进入极端个人主义的不合作、不信任、超级自由的原子化个人的囚徒困境。作为制度创设的主体,政府要不断地革新制度,将公平、正义、合作、互惠、诚信、民主、自治等精神内核贯穿于制度设计和实施之中,以普遍主义的信任取代特殊主义的信任,以适宜的或节制的个人主义取代极端个人主义,以民主法治代替人治。什么样的制度是正义或良善的制度?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及需求的肯定。维护人的尊严最基本的就是要维护好人的各项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意志自由、保障人的民主权利、注重伸张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平就是作为一个理性化的人类社会什么时候都不能缺少的价值观基础。

  (二)政府的公共教育。政府虽不能直接生产社会资本,但它却可以通过公共教育的投入,来改善公民素质,进而提高社会资本的存量与增量。政府举办的国民教育不仅给学生以知识与技能,还给学生以德性修养,使他们理解和运用信任、公正、平等、合作、互惠、博爱做人做事、治国理政等抽象原则,使他们明辨是非,私德公德都得到培养。实践证明,教育是提高社会资本最明显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传递人力资本,而且还以社会规则和规范的方式传输社会资本。

  (三)要有成长的制度空间。社会资本不会凭空产生,再强大的政府也难以通过强权生产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要在公民的实践中慢慢孕育、逐渐养成。公民要实践就要有实践的平台和通道,要有制度规定的可以对公权发表评论的公共空间。制度空间是主体活动的平台,就像种庄稼,有了种子,还要有土壤、阳光、水、空气等,否则种子就无从生根发芽。这个制度空间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建立与活动的章程、公权运作的范围方式、公民或组织影响公权的途径等。政府要敢于放手,要有自信,让老百姓管理自己的事务,让老百姓监督政府,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在民主实践的汪洋大海中学会民主政治的游泳技术,才能完成从草民、臣民到市民、公民的飞跃。关键不在于让不让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参与,而在于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只要规制科学合理,是不会出乱子的。

  三、复兴社区,建立密集的邻里网络

  建立密集的邻里网络是培育社会资本的至关重要的载体。在一个社区中,这类网络越密,其居民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

  (一)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投机者要面临这样的风险:既无法从未来的交易中获益,也不能从它目前参与的其他交易中得到它所期望的收益。用博弈理论的语言说,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博弈的重复性和各种博弈之间的联系性。

  (二)公民参与网络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在许多社会背景下,互动的同伴们,倾向于给那些可以接受的行为制定强大的规范,并且在各种交往场所互相交流各自的期望。这些规范因关系网络而得到加强,而关系网络则取决于好名声的确立,其中包括信守诺言、遵守当地的行为规范。

  (三)公民参与网络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的信息之流通。公民参与网络使得名声得以传递和溢美。如我们所见,信任与合作,依赖于人们对潜在的伙伴的以往行为和当前利益的真实了解,而不确定性则强化了集体行动的困境。因此,假设其他条件相同,参与者之间的交往越多,它们之间的互信就越大,合作也就越容易。

  (四)公民参与网络体现的是以往合作的成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模板,未来的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过程具有过滤装置为我们提供了连续性,那些对交换问题的古老的非正式解决方案,延续到了今天,它们使得非正式约束成为长期变迁中的连续性之重要来源。因此,政府要培育邻里网络,包括楼道网络、兴趣团体、互助网络、志愿者行动小组等。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