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自信”既基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逻辑和现实的巨大成就,也基于科学的思想原则,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历史、现实、未来的统一。坚定“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需,其要中之要是凝聚改革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必须让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一、前提、保证、动力:自信与共识
(一)“三个自信”:改革共识的前提。自信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团体)对自己提出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制度设计或者行动所持的坚信不移的态度以及对发展充满信心的坚定信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党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抉择,是来自于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结果。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表明,只有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达成全体人民的共识,才能凝聚成广大人民参与改革的正能量。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的:“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二)三个自信”:改革共识的保证。信念是一种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信仰是精神支柱,是行动指南。信心来自于信念,信心又是对信仰、信念的自觉认同和坚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90多年的历程中,无数次的困难和挫折一次次地战胜,正是因为有了信念和信仰,才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没有一股气、一股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如果没有对全面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没有一种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气神,那么,全面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难于面对和解决。因此,只有用信心催生责任,用信念迸发斗志,用信仰凝聚力量,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才能形成改革的合力和推动力,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办法,才会有必成的事业。英国19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曾写道:“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三)“三个自信”:改革共识的动力。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所引发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等,使社会价值判断日益呈现多元化倾向。社会价值的多样性,在扩展公民自由选择空间的同时,也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一些人是非善恶观念颠倒,美丑界限不清,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雾霾天气、毒奶粉、染色馒头到商业贿赂,从郭美美事件到官员性爱日记、不雅视频,环境污染、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官员道德等在烤问着社会良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摇着社会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心和信任。近期社会广泛热议的移民潮、留学生潮等,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民众的忧患意识,也反映着社会上存在的不自信的社会心态。因此,形成改革共识,必须正视社会存在的不自信的原因和影响自信的各种因素,让民众在享受社会发展、解决贫富悬殊、地区差别、食品安全等现实问题中树立和坚定“三个自信”。这是改革共识的内生力。
二、坚定“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党员干部的坚定信仰为示范。美国学者杰•D•道格拉斯和费西兰斯•C•瓦克斯勒在《越轨社会学论》一书中曾说过,政府是一个感染力极强的以身示教的教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在以自己的楷模行为教育整个民族。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家长制权威”的政治伦理是主导理念,政治权力置于人民权利的伦理基础之上,并由此导致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在中国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党员干部在坚定“三个自信”方面要以身示范,作榜样。美国著名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有一个著名的观察,在战争中,共产党军官总是说的一句话是“同志们,跟我来”,相反,国民党军官总是说“弟兄们,给我冲”,两句不同的话语反映着两种不同的军队形象。共产党人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和国民党,无疑是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所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所创造的人间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着眼于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做到信心坚定、行动坚决,科学推进、勇于担当。要时时处处为群众作示范、当表率,让群众跟着来、一起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树立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高度的自觉和自信为基石。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所公认,这是我们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基石。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代,尤其是进入近代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统治,中国文化中也有许多包含着封建落后、不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糟粕,如官本位、崇洋媚外、奴性人格、小富即安等。因此,对中华文化传统理性的认识,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是树立自信的前提。尤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指导,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培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自信。因此,坚定“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必须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自信为基石。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支撑。核心价值是观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它不仅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使之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而且是引领社会成员向着共同目标迈进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三个层面、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当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所指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