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坚定“三个自信” 凝聚改革共识 扎实推进“文明河南”建设

《中原智库》(2014)  李庚香2019-11-25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没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难以完成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这种政治勇气和智慧就源于我们党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河南,当前最需要改革共识的凝聚和政治自信的树立。“三个自信”与深化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离不开自信,自信推动改革,“三个自信”是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深化改革是坚定“三个自信”的发展动力,二者统一于“四个河南”与“两项建设”过程之中。当前,河南的发展既具备了起飞的基础,又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实现河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提供思想动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高度自信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的特色。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可以说,“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高度政治自信。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会议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今中国,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同一些国家或陷入经济危机或陷入发展陷阱或陷入社会动荡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得到充分彰显。 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施全面改革,就源于这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们充满道路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越走越宽广。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坚定这种道路自信。

  (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使我们充满理论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依据发展着的实践,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被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坚定这种理论自信。

  (三)竞相迸发的制度活力使我们充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结合时代特征,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主动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逐渐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法律体系组成。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一个充满活力、促进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统一的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利益,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着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坚定这种制度自信。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当前,我国的改革之路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社会矛盾的多层次化,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爬坡过坎,需要改革发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强化改革措施,深化改革内涵,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使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发展道路扫除一切桎梏、藩篱。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难以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难以实现。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能力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句话十分深刻,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于现代化理念认知的进一步深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进一步强调,坚持改革总目标,需要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正确认识制度自信和改革的关系。从他的讲话可以看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我们必须在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不断推进治理能力建设,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能力支撑。。

  (三)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保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能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个重大推进。只有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决和增强社会活力。从基础性到决定性,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意义重大。中国的改革虽然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从根本上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巨大空间,这是对市场作用在认识上的巨大进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体制和新机制,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探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通过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缺陷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通过深化以上一系列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保障。

  三、坚定“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助推“文明河南”建设

  当今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变化、变革,受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受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受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浪潮的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极其广泛、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影响。变中有危、变中有机。正是基于对形势变化的分析判断,河南提出了坚持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核心要求,明确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四个河南”、“两项建设”,是河南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提升治理水平的实践要求,也是河南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坚定“三个自信”,凝聚强大共识;加快推进“四个河南”和“两项建设”,同样需要我们坚定“三个自信”,凝聚全省亿万人民改革共识。这是基础,是条件,更是力量源泉。

  在“四个河南”建设中,“文明河南”作为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文明河南建设,我认为,关键是要认真厘清文明河南的内涵和外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凝聚发展精气神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旨在提升全省公民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文明河南”的核心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点是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这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要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等。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抓诚信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当前诚信危机是道德领域最突出的问题。要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文明河南”建设的基础工作,增强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监测机制、评价机制和惩戒机制,有效引导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要完善诚信与社会管理相促进的运行机制,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二是抓道德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凝聚向上向善力量。道德是文明的思想基础。加强道德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是以德治国的具体实践。要创新完善公民道德制度建设,健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多措并举,善于通过教育提升、舆论引导、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扬正气、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是抓法治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营造依法有序环境。法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推进依法治省是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维护经济社会各方面秩序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要推动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改革创新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面法治观念。要加强知法守法用法教育,引导人们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行为准则,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完善法规制度,把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要求体现到法规制度之中;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抓文化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人文精神,以德润心,以文化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强省建设。

  五是抓河南形象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奠定形象基础。形象是一切文明的外在标志,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实现内宣外宣一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融,打造“大美河南”。

  (作者系省社科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