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洒幸福——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

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评论员2019-09-23

  金秋时节,鲜果飘香,中原大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考察调研,在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他强调发展乡村旅游要“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在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他鼓励当地干群“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他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在听取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感情。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总书记十分关心关怀河南“三农”工作,并寄予厚望。2014年,总书记两次到河南视察指导,强调“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今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寄语,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总书记全方位的科学指导,是推动河南“三农”工作的重大机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准确把握“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要求,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切实肩负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把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大省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夯实更加出彩的根基。2018年,全省粮食产量达1330亿斤,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中国碗”正越来越多地盛上“河南粮”。滑县50万亩高标准良田把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融入农机作业,尉氏县张市镇推广“小麦—西瓜—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实现了一年三熟、四熟……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今的河南,已由“国人粮仓”变成“国人厨房”,并正在丰富着“世人餐桌”。水墨郝堂、老家莫沟、万亩竹海重渡沟,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西峡小罐菇香飘“一带一路”、兰考古筝奏响富民发展奋进曲、确山小提琴让世界倾听“中国好声音”,因地制宜、产业振兴,近5000万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筑牢“基本盘”,迈向“高质量”,“农”字底色成为出彩亮色,广袤而古老的中原大地生机盎然,正在发生着千年巨变。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当前,河南“三农”工作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面临着农村资源配置不充分、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融合发展缓慢等问题,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在顺应重大转变中持续推动“五大振兴”。要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始终抓好粮食生产不放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效种养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打造多彩农业品牌,引领农业现代化,让农业强起来。要着力建设美丽乡村,依托农村现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绿色发展,既保留风貌又改善条件,留住乡愁、增强乡村吸引力,让农村美起来。要聚焦农村“三块地”改革,在激发动力活力上求得新突破,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富起来。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让我们播撒种子,辛勤耕耘,在幸福路上努力向前奔跑,拥抱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