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在拉架、推溜完毕后,各阀把必须扳回“零”位。郑煤机总装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不这样做,各液压元件将因长期处于供液状态而损坏,出现串液、漏液现象,甚至发生漏顶事故。
及时“归零”,不仅是一种操作规范,更是郑煤机一以贯之的生存之道、成功密码。“勇于归零、善于归零,不断重整行装再出发,是郑煤机企业文化的核心”。正是有了强烈的“归零意识”,郑煤机实现了从濒临破产到行业龙头的涅槃重生;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的技术飞跃;实现了从单一煤机市场到“煤机+汽车零部件”的双主业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煤机考察调研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作为我省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的一张“名片”,郑煤机一个个“从零开始”的业界传奇值得点赞,郑煤机人勇于归零、善于归零的企业文化,更值得全省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学习、借鉴。
“归零意识”的背后是强烈的忧患意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速度加快,技术迭代周期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躺在功劳簿上“睡懒觉”,今天的标兵明天就可能落伍,甚至沦为逃兵,被市场“清零”。成就从来都是“创”出来的,而不是“守”出来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须臾不可懈怠,只有不断“归零”,不断破旧,才能不断立新,不断占据竞争优势。
“归零意识”的背后是自觉的大任于斯。习近平总书记对制造业发展一直寄予厚望,他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先进制造业这个脊梁如何挺起?欲抬头先埋头,要挺起脊梁先“弯下身腰”,保持“归零意识”“空杯心态”,点燃最初的激情,保持创业之初那种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才能不负厚望、不辱使命,不断擦亮民族品牌。
“归零意识”的背后是高度的发展自信。“归零”,不是要将记忆清空,而是要再起宏图。笃信“时”与“势”都在我们这边,笃信改革创新的深厚力量,才能更加坚定地发挥既有优势,奋勇争先闯新路。“留下技术人员、靠创新干企业”,取缔干部“终身制”,中层干部两年一竞聘;“离开行业不离开专业”,收购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电机业务……郑煤机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刀阔斧、步履铿锵。谋定而动,实至势成,企业发展就需要这样的自信与果敢。
先进制造业发展,有许多新路需要开辟,许多雄关需要去闯,某种意义上都是“白手起家”。敢问路在何方?勇于归零、善于归零,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