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拥有黄河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河南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旅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高校教师讲好河南故事提出了新要求。河南高校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强弘扬河南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走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繁荣兴盛之路贡献高校力量。
讲好“黄河故事”,坚守文化根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近年来,河南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立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成开放殷墟、隋唐洛阳城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沿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保护走廊,建成开放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等黄河文化博物馆群落。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高校教师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根脉的底气所在,也是讲好“黄河故事”、弘扬河南文化的信心源泉。高校教师要讲述郑州商都遗址和裴李岗文化的兴衰发展、黄河治理、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故事,以及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等,让学生了解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定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讲好“甲骨文故事”,增强文化自信。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作为主流媒体的河南日报将“了不起的甲骨文”作为重点文化IP打造,自2024年起推出“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特刊,通过深入浅出的呈现方式,让甲骨文可感可及。在今年暑期的思政名师专题实践研修活动中,教育部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教授对甲骨文如何研究传承、活化利用的讲解和介绍,为传承弘扬甲骨文文化提供了思路。高校教师应把甲骨文的学习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识、读、写的过程中熟悉甲骨文,了解甲骨文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甲骨文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千年文字“活”起来,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河南是红色基因的沃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孕育形成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近年来,河南非常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一直在探索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路径,如加快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了以红色旅游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共同发力的红色旅游格局。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讲述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故事,如学生所熟知的革命故事或革命英雄事迹、革命战争年代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等,并且注重在红色故事文本基础上弘扬红色精神,让故事有血有肉,让学生愿听、爱听,真正触动学生心灵。同时,应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赴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创新课程形式,提高文化影响力。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创新课程形式,拓宽河南文化的传播渠道,提高文化影响力。近年来,河南探索文化国际传播方式,以技术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打造了一系列彰显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海外平台被热捧,纽约时代广场新年倒计时活动为全球观众带来充满中国味的“年夜饭”,《洛神水赋》的中国式浪漫惊艳全球,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要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就应立足“两个大局”,将讲好河南故事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思考。优秀文化资源是讲好河南故事的源头活水,要全面学习掌握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课程教学打好坚实基础。同时,要创新课程形式。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要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课程,将文化遗址、文物、景点等进行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河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生喜欢的社交媒体等平台,制作和分享展现河南特色文化的短视频,提高河南文化的影响力。
新时代,河南高校教师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挖掘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通过讲述黄河文化、甲骨文文化、红色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河南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旅强省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来源:《河南日报》(2025年11月14日第12版)
统筹:吴 鹏
审核:张柏林
责编:杨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