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意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本领高强、能打胜仗的社科工作者队伍,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4月17日,省社科联举办了“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主题文化讲堂,省社科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喜成主讲,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副主席苗树群、李新年及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河南。”为什么这句话现在流行不下去了?讲座伊始,王喜成同志向大家提出了这个问题,引起大家对研究、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对中原文化的重视,认识到加强“中原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把河南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王喜成同志从四个方面详细阐释了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一是源头性与奠基性。三皇五帝起于中原;文明源头发自中原;万姓之根始于中原;帝都之乡、圣贤居所定于中原。二是独特性和典型性。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石窟艺术举世震惊;建筑文化异彩纷呈;陶瓷艺术精美绝伦;墓葬文化世人惊叹;武术文化享誉中外。三是开拓性与创新性。城市的建造,耸入了文明的门槛;文字的发明,启开了民族之鸿蒙;工具的创新,开创了两个伟大的时代;智慧的迸发,点亮了万古长夜之明灯。四是集成性与代表性。政治上风云际会;军事上兵家必争;经济上繁荣发达,思想上百家争鸣;文化上百花争艳;科技上硕果累累。中原地区最先进入文明时代,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对周围产生了巨大吸引力,通过长期的融合与发展,中原文化以其原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集成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塑造着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也正是由于此在中国大地上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内聚力,以至使中国古代文明得以持续不断,成为世界人类文化中的一大奇迹。所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与中原文化的核心、主体作用分不开的。
王喜成指出,目前我们对中原文化的研究和发掘还非常有限。我们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大力创新,以全新的理念做大做强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中原、精神中原,让河南的文化资源为全省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文化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大家系统学习掌握了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了解认知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更加明确了作为社科工作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担负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