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中心带动整体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为全省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绘好国土空间“蓝图”。河南有超过50%、近20%的国土面积分别属于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在这些区域中有绝大部分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否则就会给幸福美好家园留下“伤疤”。未来,河南应完善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性作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一方面,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留白”机制,高标准绘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另一方面,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实施差异化、精准化政策,促进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好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同时,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推动不同功能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高扬中心城市“龙头”。随着河南城镇化进入中后期阶段,要素资源向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趋势越发明显,然而,当前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远大于辐射效应,引领全省发展的能力不足。未来,河南应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高能级载体,推动中心城市从“弱核牵引”向“强核辐射”转变。具体而言,应坚持“主副引领”,做强做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提速提质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增强经济资源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双引擎”功能作用,唱好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双城记”。坚持“两圈带动”,聚焦现代化都市圈的特征,完善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郑开同城化和郑许、郑新、郑焦一体化发展,推动洛济深度融合和洛平、洛三、洛焦协同联动发展。坚持“三区协同”,提升南阳、安阳、商丘等区域中心城市能级,联动周边地区积极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坚持“多点支撑”,提升重要节点城市规模和能级,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推动实现特色错位发展,形成新兴增长极。
筑牢县域经济“底盘”。河南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经济总量占比超六成,是支撑全省发展的坚实底盘和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因此,河南应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遵循,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从“一城独大”向“百城共载”转变。具体而言,要以强县富民为主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培育特色集群优势,提升县域产业能级,分类推动工业基础较好、农业优势明显、生态功能突出的县(市)错位发展,打造一批产业先进、充满活力、城乡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富裕的强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统筹推进扩权强县、要素配置市场化等领域改革,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惠民举措向基层延伸、产业资源向一线倾斜,提升县域发展位势。以城乡贯通为途径,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资源普惠共享,打造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发展格局。
打通区域合作“经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简单地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必须根据各地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通过“以点带面”提升经济总体效率。未来,河南应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内外两个层次,在区域合作中寻机遇、建载体,积极融入更大范围发展格局,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的强劲动力源。一方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依托陆桥通道和黄河纽带,聚焦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共治、要素资源共享、平台载体共建、文化旅游合作等领域,强化优势共塑和互补协作,加快推动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另一方面,强化向东联动发展,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创新跨省域对接合作机制,联动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提升沿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融入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
擦亮城市品质“成色”。坚持以人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城市成为人口和经济的重要载体,城市居民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优美环境、健康生活、文体休闲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未来,河南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治理水平,推动城镇化实现由重“量”到重“质”转变。一方面,深化户籍、土地、财政等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保障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实施更加包容的管理政策,推动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动实现精准匹配、动态平衡,确保农业转移人口“想进来”“留得下”“过得好”。另一方面,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延续历史文化根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推动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同时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宜居智慧城市,使之成为高品质生活空间。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